洪荒演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九重混沌天地间,蚩冥神力开天地

天有九重。

第一重,叫太初天。没有星辰转动,有气而无形状,这是黑罡风,瞬息吹过千里之遥,力量迅猛,带动三垣二十八宿,以及土、木、火、日、金、水、月轮等各重天,由东向西转动,一天绕地一周,转过一度。它们的外面则是混沌之气,空旷无边。也有的说太初天外面是太易天,混沌天,悠远无边。

第二重,为经星三垣二十八宿天。距太初天很近,被带动旋转极快,自西向东旋转,一年相差一分,60年转过一度,7000年转过一周。在此以下八重天,都自西向东旋转,但都为太初天所带动,因此在下面观看,都是东升西落。

第三重,填星,即土星天。离太初天稍远,被带动旋转较慢,自西向东,一天差一度,28年旋过一周天。

第四重,岁星,即木星天。离太初天更远些,转动也更慢些。自西向东,一天差一度,12年为一周天。

第五重,荧惑,即火星天。离太初天更远,被带转也较慢,自西向东,两天差一度,两年为一周天。

第六重,日轮天。离太初天远,转动慢,自西向东,一天差一度,一年为一周天。

第七重,太白,即金星天。离太初天远,自西向东,一天差一度,一年为一周天。

第八重,辰星,即水星天。离太初天远,转动缓慢。自西向东,一天差一度,一年为一周天。

第九重,月轮天。离太初天最远,且离地近,转动最迟缓。自西向东,一天差13度,一月为一周天,其经星分为六等。第一等最大,径356里,其余依次递减,至第六等最小,径260里。日径1750里,月径600里。其余五星只土星、木星最大,径340里;太白星径114里;辰星(北极星)径60里。

每重天各相距9万里。每重天中间间隔一重气,而日轮与经星间,相距则是各重天相距的两倍。所说的差,是说太初天自东向西,各重天自西向东,与太初天相差。就是所说的天道左旋,日月五星右旋。一度,就是在下望天上一尺那样长。这九重天相互包容,日月星辰都固定其中,随天转动。天体透明无色,因此能透光,像水晶玻璃一样。而内外有如一体,星星则仿佛是石头,滑润有光泽。因此在下面看,能穿透九重,愈远愈明。

地大直径9万里,厚28636里,离月轮天,周围隔海45000里余。地面是土,土下是沙石,沙石下是浮岩,浮岩下是海,海之下仍是天。能不和天一起运动,是因为地之四旁底下都是海,像被浮起的船。地之东是潮海,水随天升,船上去就被颠覆;地之西为溜海,水随天入,船上去就会陷下去。地之北为冰海,海水常年结冰,船行受到阻碍;地之南为热海,海水像热油,船去就被焚毁,这是终古而不可靠近的。天东升而西没,因此海水自西北而向东南流动。

天地之数,止于一元。一元共129600年。元统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会。每会10800年。会统率30运,每运360年。运统率12世,每世30年。此前的天地,也是万国九州,花花世界。无奈运行到申会,昼夜失去次序,寒暑颠倒,五谷不生,人类日益稀少。到了酉会,无君无长,也不知有文字。至戌会之初,千里之内才得见人烟,没有五谷,人只能吃土,也没有衣服。男女相遇就交合,交毕即分开,有所生育,只知母而不知有父。道路不通,以后渐渐无人亦无物。到了亥会,昏昏暗暗,山川日月归于乌有,天地混蒙。到了子会,逐渐开明,生出日月。再到丑会,又生出水土沙石,渐渐凝结而形成地。到寅会,在大荒山腰,受天地灵秀,蕴日月之光华,遂孕有灵通之性,内育人胎。

蚩冥

忽一日,咔嚓轰一声巨响,山腰崩裂,生出一个人来。学爬学走,餐风饮露,食草饮水,渐渐长成。龙首人身,身长亿尺,头角狰狞,神眉怒目,獠牙露齿,遍体皆毛。此人就是蚩冥。他爬上山顶,用手摸天,感觉到天之体跃跃欲动。走到地上,用足仔细踹踹地面,感觉地之体凝凝而欲静。天渐渐高起来,地渐渐低下去,将要分开,仔细一看,见昆仑山顶和月轮天相连,坚不可破。天性想动而不能动,地性想静而不能静,天地相连,两不相得,人物难以生存。盘古心中想道:“一定要有一件东西,将连接处撑开,自然天清地宁,万物各得其所。”东寻西找,事有凑巧,一天行至西方,找到了先天之器,一幡一图。蚩冥估量其重万斤,于是右手持幡,左手执图,用幡撑,图演,用功多时,忽然一天将天地分开,有如天崩地裂,大响一声,天地两分,轻清者为天,渐升高而运转,重浊者为地,渐低下沉而凝静。天地遂分为二,在上名为天,在下名为地,混沌初开。此后,阴阳交配,生灵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