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2章 剽窃
在《不速之客》发行的一个星期内,港岛内销量就已经突破了六万张,看起来不多,但港岛人也不多啊,销量达到五万张就已经可以称之为“白金唱片”了,更何况如今唱片行业式微,这个成绩足够引起业内的重视了。
林谦都能想到现在飞图那边是个什么样的心情,本着完成合约就好的理念去给程奕铭出专辑,整张唱片成本最高的恐怕也就是那首《樱花树下》了,这还是程奕铭自己出钱买的歌,而且现在程奕铭和飞图的团队基本上完全闹翻了,不可能再和他们续签,当然也不会给这张专辑做任何宣发,但是飞图又确实没少在这张专辑上获利。
他为了支持程奕铭,斥资买了好几箱唱片寄到爷爷奶奶家送给那些同事朋友们,然后收获了一大片吐槽的声音,夸赞的声音基本都是说程奕铭的唱功和主打歌《樱花树下》写得好的,但是吐槽的声音是喷几百条完全不带重样的。
比如说《不速之客》专辑里面有一首歌叫《越狱》,是C-pop风格,按理来说找个街区拍个MV成本也没多高是吧,结果MV的背景是从别的MV里面抠出来,让程奕铭自己摆几个Pose摆点表情出来对个口型,敷衍的令人发指……
这样的专辑在港岛能卖到现在这样,不管是程奕铭、林谦还是飞图唱片那边,都是没想到的,林谦想的是这张专辑可能会有小范围的传播有一些销量增长,然后《樱花树下》隔个几年可能在流媒体时代翻红,根本就没想过《不速之客》能做到这样的成绩。
这一周,林谦不止忙着自己专辑的事情,还给不少人写了歌,原因嘛……自然是发布会那天欠了不少人情,不过这种高效率写歌带来的副作用就是他没空去每一首钻研编曲了,基本上就是自己唱个Demo就交稿了,给了他们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中午是林谦一天难得的休息时间,下楼吃饭的时候,手机里传来几声振动。
夏聪:“给你打电话怎么不接?”
夏聪:“人呢?(疑惑).jpg”
林谦看见夏聪发来的消息,拉开通知栏这才看见好几条未接电话提示。
“聪哥,什么事啊?”林谦给夏聪回了个电话。
夏聪在电话那头深呼一口气,不知在酝酿着什么情绪:“你碰上逆天了。”
“怎么个事儿?”林谦扒了口饭,随后问道。
“你这周发给他们的东西不是已经不包含编曲了吗?你给辛薇写的那首《最后一页》,她自己找的宫羽音乐的姚兴编曲。”
“最逆天的来了,今天正好是单曲发行的日子,我去听了一下,署名直接把你的词曲全去了,变成了姚兴一手包办的词曲,结果歌里面一个字都没动,只有署名变成了他。”
林谦握紧了拳头,咬牙切齿,整个人直接红温:“姚兴……他怎么敢干这种事?还是辛薇自己也默许的?”
“我去挖了一下这个人,这人以前也没少干这种事,就把那种不出名的小创作人的歌改个署名就成他自己的了,去年就剽窃过宝岛一个地下乐队的作品,别人在走起诉流程的时候突然撤诉了。”
“这赤裸裸的剽窃……”林谦强压住火气,“辛薇在想什么,就找这种人编曲?”
“你还别说,姚兴编曲上确实是有才华的,我去问了辛薇,她声音都带哭腔了,听上去也不知道这个事,而且编曲是她的团队帮忙找的,她没有话语权。”
“那……姚兴既然敢干这种事,家里背景应该不小吧,不然这种事情发生一次业内名声就臭完了,还敢出来蹦跶?”林谦越说越激动,“还有,那些人就吃这哑巴亏,这不得告死他?”
“我了解到的是,姚兴的父亲姚志远是港大的法律系教授,叔叔姚志平是宝岛音乐协会的理事,关系网很庞大,他之前剽窃的都是那种没出头的小歌手,也没什么热度随便压一压就下去了。”
“那难怪了,但是我不会吃这种哑巴亏的……我有个发小在华政上学,学的就是法律,我去找他问问。”
“你去吧。”
林谦迅速吃完饭,回到家,舒舒服服地打开空调,随后播出了一通电话,对方秒接。
“明修,我碰到了个麻烦事儿。”
林谦开门见山,从小穿尿不湿长到大的交情无需套话开场。
“怎么了大歌星?”陆明修调笑道。
“去你妈的,我真有正经事……”林谦随后将整件事情经过向陆明修完整地说了一遍。
键盘敲击声骤然停止,陆明修的声音瞬间严肃:“原始工程文件还在?注册过版权吗?”
“工程文件、Demo录音、创作手稿全在,版权在华夏音乐著作权协会备过案。”
“那就简单了。”电话里传来钢笔划破纸张的沙沙声,“宝岛那边虽然有自己的著作权法,但根据《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我们可以在大陆起诉。你先把证据链整理好……”
“话说,你不是有公司吗,为什么不找公司的法务?”陆明修终于没忍住问了出来。
“他在港岛这边有关系,我不想在港岛起诉他,太麻烦了,他既然有关系,就让他用不了关系。”
闷热的中午,暴雨突然倾泻而下。
林谦望着玻璃上蜿蜒的水痕,眼神锐利如刀。
他想起那些被剽窃却无处发声的音乐人,这种不要脸的盗贼就应该付出代价。
“明修,你有没有那种负责处理这种事的学长或者导师?我这次……要的不止我自己的署名权,也要让这种窃贼付出代价。”
“我知道了,我会找他们帮忙的,不过……这个事情如果要是在大陆打官司,那可就闹得很大了啊。”
“越大越好,我会联系其他的受害人,发起集体诉讼。”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雨滴拍打玻璃的声音像某种愤怒的鼓点。
挂断电话后,林谦打开电脑,开始整理所有证据。
工程文件、创作手稿、邮件往来、甚至是创作时随手录制的视频片段,每一个文件都标注着精确的时间戳。
一切准备就绪,林谦给夏聪发了条消息:“聪哥,你负责联系一下其他的受害人,这个事情不能就这么算了,如果这样的人都能在乐坛里占得一席之地,那永远也别谈什么复兴什么崛起了。”
夏聪:“你想干什么?”
林谦继续回道:“他不是在宝岛和港岛都有关系么?就把事情闹到大陆去开庭,闹大了就算他的爸爸叔叔想保他也没办法了。”
凌晨三点,林谦的邮箱收到陆明修发来的文件。那是一份详尽的诉讼策略,附带着近几年类似案例的判决结果。
最后还附了一条留言:“我导师很感兴趣,说这类案件对完善两岸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