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线上的流浪与抉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在川西探访牧民家

于是她就在草原上等他的到来。犹记得那天,她在草原上搭了个天幕帐篷挡阳光,在那里等了他一天,他翻山越岭直到天黑才到达,她很感动也很开心,想不到这么快就能见面了。她带他先去寺庙附近的小餐厅吃点素食,然后带着他回到了露营的草原上。夜黑风高,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把两只狗狗放出来尽情奔跑玩耍,他们靠在车旁边一起仰望星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久别重逢,他们都静静的陪伴着彼此,她很想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却又怕他误会还有机会越陷越深,在没有确定能给他想要的未来之前,他们发乎情止乎礼,静静的躺在草原上,一起看着漫天繁星,风呼呼的吹过,吹不走他们重逢激动的心情。

第二天早上起来煮完东西吃,他就决定也像她之前那样去直播一下寺庙,看有没有流量,能不能涨点粉丝。贝贝一个人停留在草原上,看着狗狗们。时不时的有土拨鼠出现来活跃氛围,她决定找点事情做,于是去捡牛粪来烧火煮热水来洗澡洗头。草原上没有其他燃料,却不缺牛粪,牧民们都是用牛粪来烧火的,她想尝试一下。捡好牛粪一边直播在一边在烧热水,远处的牛羊,炊烟袅袅的牧民帐篷,热烈的太阳光,在这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显得格外的和谐。

这时候有6.7个小孩从她的帐篷旁边走过来,看到拴在车旁边的两个可爱的小狗发发和旺旺,他们就很想跟小狗玩。不得不说的是,这两个小狗颜值都很高,发发是蝴蝶犬,可爱聪明还很温顺,平时走在路上回头率都很高的,抱在手里就跟猫咪一样懂事乖巧,让人爱不释手。旺旺是只柴犬,可爱的外表,倔强的个性,萌萌的仿佛能骚动人的内心。她经常把它放在副驾,去取个快递或者路边停下来买个东西都会引来很多人的羡慕和赞叹。小朋友们过来问能不能跟狗狗玩,贝贝就叫他们自己注意安全不要被咬到就行了,于是接下来跟小朋友交流起来。她把车上的一些零食水果都拿出来给他们吃,刚开始他们还是有些不好意思,慢慢的就放开了轻松随意起来。他们告诉贝贝说他们是刚刚去河边游泳回来,路过这里。她问他们“小朋友们,你们是住在这草原上的吗?”他们都七嘴八舌的抢答贝贝的每一个问题,生怕回答晚了一样。“对啊,那边就是我们家”“什么?你们都是一家人?”那个看起来比较大的姐姐说“他们都是我的弟弟妹妹”她数了一下,在眼前的就有6个小朋友,然后就问他们“你们家有多少个兄弟姐妹啊?”,姐姐说“有11个兄弟姐妹”,问“那你排行第几呢?”从跟他们的交流中,贝贝知道了,他们家就是在离她1000米左右的那个牧民帐篷,家里10个兄弟姐妹,最大的哥哥20岁在县城打工上班,余下的9个都在家,这里比较大的姐姐在家里排行老四今年14岁,过几天9月份开学就上初一了,去镇上读书,最小的8岁是个弟弟,也在这里跟着一起玩。因为他们都读书了,会说普通话,他们父母都是不会普通话,只会藏语。那时候刚好在开直播,直播间的人也听到这个让人很惊讶的消息,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家庭生10几个,太让人不可思议了。直播间的人叫她问他们“你们都是同一个妈生的吗?听说藏族有的会娶好几个老婆呢”,他们告诉她说他们都是同一个的妈妈,他们的妈妈39岁,问他们爸爸多少岁,他们就不知道了。因为旁边就是亚青寺,她就问他们,家里是不是有亲戚在那里当尼姑或者喇嘛,他们告诉贝贝,这边的藏族每家每户都会有人在寺庙里面修行的,尤其是姐姐说说“我以后长大了也要去当尼姑的”,这句话直接把她震惊到了,第一次听一个小朋友的愿望是长大了当尼姑,然后她再问其余几个小朋友,他们也说长大了要当尼姑和喇嘛。直播间的人也都听到了,真是让人震惊的理想。她问他们,“为什么想当尼姑和喇嘛”,她以为会是信仰或者其他什么民族文化的回答,他们却说“当了尼姑和喇嘛就会有寺庙供养,不愁吃喝,我们父母也会有很好的福利”。这下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了,也许每个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吧。

阿福去山坡上直播,看起来效果不是很好,太阳还没下山他就买了菜回来,整个寺庙方圆几公里都是吃素的,都没有肉菜卖,在阿福到来之前贝贝都吃了好几天的素食了,不管是餐厅还是菜市场都不允许卖肉类。晚上的草原很冷,风很大,天黑小朋友们就回家去了,他们邀请贝贝两人明天去他们家里做客,她犹豫了,因为她车上没有额外的礼物能送给他们了,想着过两天到镇上去买点礼物再去拜访。

接下来几天,阿福又去寺庙的山坡上直播,还是没什么效果。他就决定不去了,我们就在草原上晒太阳,牧民家的小朋友们都喜欢他们的小狗,每天都过来找他们玩,小朋友们会跳很多藏族舞蹈,一边直播一边欢歌载舞,大家都很开心。小朋友告诉他们这边草原是他们村的,总共有10几户人家在这里放牧。

这天他们买好了一些礼物,零食牛奶之类的,决定去小朋友家拜访一下。一群人,他们七八个小孩,加上贝贝和阿福,浩浩荡荡往他们家出发了,说实话这还是她第一次亲自走进牧民的毡房。这是一个下午,小朋友们说他们家的牦牛都回来了,这个时候去可以骑牦牛,慢慢的离他们毡房越来越近,牦牛越加清晰,大概数了一下有60头左右的牦牛,围在毡房周围,他们的妈妈正在挤牛奶。贝贝和阿福过去微笑打招呼,说“你好,扎西德勒!”小朋友妈妈只是笑笑,说着他们听不懂的话,她才想起来藏民不会说普通话。打过招呼小朋友们就领着他们进她家里,在门口的时候她就看到盖房子的毛毡只有薄薄的一层,是黑色的只能勉强挡阳光,如果下雨的话,肯定会漏雨,这一大家子怎么躲雨呢?初来乍到,又不好意思问。小朋友们很热情的给他们倒上酥油茶,他们家没有茶杯,是捡来的矿泉水瓶切开之后拿来当杯子用,入乡随俗他们也不好意思挑剔,她问他们要不要吃糌粑,她就说“那就尝一点吧”。接着就看到小朋友们把角落里的一袋可能是青稞粉的东西用手抓了一把出来,放到另外半个矿泉水瓶里面,再倒了一些酥油茶,放几颗奶酪颗粒,交给冬冬,告诉她用手搅拌捏一下就能吃了。她按照他们的方法,捏好之后尝了一下,手指头那么大一块,她吃了都吞不下,好不容易吞下去都快要呕吐了,只能忍住,毕竟在别人家吃东西吐出来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再观察他们的家,全屋是个大开间靠近地面都是漏风的,没有所谓的房间,屋顶薄薄一层应该会漏雨,在毡房的一面,铺着一些板子,板子上有一些被子,大概铺了3.4个这样的床。他们的爸爸睡在其中一个床上,他们打了招呼孩子爸爸也不会说普通话,就笑笑招招手意思就是叫他们随意。小朋友跟他们介绍说谁住这个床,谁又睡那个床,晚上地上还要打个地铺睡两个人。另外一个角落堆着一些衣物,他们说家里的衣物都在那里,整个屋子中间有一个炉子架起一个高高的烟囱。就是这个一个10几平米的毛毡房,要容纳12口之家,连一张吃饭的桌子都没有,看着有些心酸。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们分冬夏牧场所以这个临时的住所才简单的搭建,问小朋友们他们也是不太懂的,只知道他们妈妈每天煮一壶酥油茶,他们饿了就自己捏糌粑充饥,根本就没有一天几顿饭之说,也从不做菜,她不知道藏族家里是不是都这样,确实是她前所未见的一面。从他们家出来,孩子们带她尝试着挤牛奶,跟他们拍一些照片视频,准备天黑他们就要回去了。要离开他们家的时候,小朋友们依依不舍的拥抱,叫贝贝和阿福有空再来他们家做客。贝贝也告诉他们说“”我车上有一些衣物,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我晚上回去收拾收拾,改天送给你们”。想不到第二天一大早,贝贝刚起床,一群小孩就过来了,说来拿衣服。她装了一麻袋的衣服给她们拿回去自己分,她之前只听说雪区的小朋友生活条件艰苦,看别人捐赠过衣服,这是第一次感受到他们真的很艰苦。夏天都这么冷,难以想象他们的冬天有多冷,还吃的那么少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