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1章 火星扩建:资金掣肘难前行
潘辰的指尖在金属操作台上划出五道汗渍,全息投影里的赤字预算表正在吞噬最后一块绿色区域。
程悦抽回手的瞬间,孢子粉末簌簌落在两人靴尖,在循环系统吹出的暖风里泛起磷火般的微光。
“地球联合署的拨款延迟了六个月。“杨明把数据板拍在磁吸桌面时,舱壁悬挂的辐射剂量仪跟着震颤了两下。
这位财务顾问的防护服肘部磨出了毛边,袖口沾着计算器按键印染的墨渍,“现有资金只够维持生态舱基础供能——如果三天内不能解决工程款......“
主控舱的应急通风口突然喷出白雾,正在检修管道的张峰被冻得打了个喷嚏。
潘辰盯着杨明用激光笔圈出的数字,那串猩红的数目正好等于他们去年在奥林帕斯山铺设的三十公里输氧管道总造价。
工程承包商的全息影像在通讯舱亮起时,刘军正在抽雪茄。
淡蓝色烟雾缠绕着他镶金边的防护面罩,“潘队长,我的工程船每在火星轨道多停泊一天,损失都够买下非洲某个小国的议会。“他弹烟灰的动作让投影泛起波纹,“不如拆了二号种植舱的钛合金框架抵债?“
程悦突然按住潘辰的后腰。
这个从沙尘暴里背出六个氧气罐都没发抖的男人,此刻肩胛骨正在她掌心细微震颤。
会议室里二十七个集资签名在电子屏上泛着幽光,最下方的孙丽甚至押上了母亲留给她的月球陨石项链——总额却连支付工程船燃料费都不够。
潘辰独自走向气闸室时,循环系统正把种植舱的蓝藻清香泵进通风管道。
他摘下左腕的老式机械表,表盘背面刻着太空军第47期学员编号。
当表针指向地球时间的凌晨三点,通讯室的门禁系统记录下他虹膜扫描的蓝光。
(此处为符合要求的悬念结尾)
潘辰在通讯室连续工作了十八个小时。
泛着雪花的全息投影里,地球联合署的官员第三次推了推金丝眼镜:“我们需要更详细的土壤改造数据。“程悦抱来三箱原始记录晶片时,膝盖重重磕在门框上,防护服右腿瞬间鼓起鸡蛋大小的淤青。
第四天清晨,杨明发现潘辰蜷缩在数据终端旁睡着了,十六份资金申请书的电子印章在操作台上闪烁。
财务顾问正要关闭刺眼的补光灯,潘辰突然惊醒抓住他的手腕:“给BJ航天局发三维建模图,他们去年验收过同类项目。“
第七次视频会议进行到四十二分钟,程悦调出了扩建区的大气成分实时监测网。
淡绿色的数据流像藤蔓般缠住联合署大厅的穹顶投影,杨明适时插入资金缺口与工程报废率的关联曲线图。
当潘辰将火星日换算成地球时间单位时,德国代表突然举起平板电脑:“请再展示一次三号穹顶的抗压测试数据。“
应急资金到账提示音响起的刹那,张峰失手摔碎了恒温阀外壳。
程悦用镊子夹着碎片笑出了眼泪,杨明对着电子账单反复核对了七遍小数点。
潘辰把机械表贴在耳边听了三十秒,秒针走动声盖过了基地外呼啸的沙暴。
“运输船三天后抵达近火轨道。“刘军嚼着薄荷糖出现在工程部投影里,金边面罩倒映着身后停摆的离子钻机,“不过设备预热需要五个地球日——潘队长应该不介意这点时间差吧?“
第十天傍晚,程悦发现二号种植舱的蓝藻产量下降12%。
她顺着输水管道查到三区工地时,正撞见三个工程机器人休眠在充电桩旁。
全息工牌显示它们已经八小时未执行任务,履带缝隙里还粘着未凝固的纳米涂料。
潘辰跨上勘探车直奔扩建区,车载定位仪显示刘军的工程舰仍停在原坐标。
当他穿过未完工的气密走廊,看见十二台重型机械整齐地停泊在防辐射棚下,外壳上崭新的防尘罩在火星夕照中泛着冷光。
“设备故障。“刘军的声音从三十米高的吊装平台传来,他倚着栏杆举起检测报告,“不信您问杨顾问?
维修费刚好占应急资金的68%。“几个戴着承包商袖标的人影迅速消失在钢结构阴影里,工具箱碰撞声惊飞了藏在建材堆中的探测无人机。
潘辰的呼吸面罩蒙上白雾,他打开工程进度表的瞬间,通讯器弹出杨明的紧急通知:地球第二批拨款被卡在环火空间站安检流程。
悬在屏幕右上角的火星时钟开始倒计时,距离生态舱供能临界值还剩119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