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5章 西军驰援路线
国舅朱孝章听闻后,也咬咬牙:“我也再捐一千石,绝不能落后!”
随着捐粮数额的不断变动,梅执礼忙得不可开交,不停地让人更新名单。
在这激烈的竞争中,最终的十大首善名单逐渐确定下来。
荣德帝姬赵金奴以一万两千担的捐粮数额稳居榜首,李师师以一万担紧随其后,国舅朱孝章等也凭借着追加后的捐粮数额,成功保住了十大首善的位置。
此外,前任宰辅李邦彦、唐恪二人,后来居上,挤入了前十。
为了照顾各方面的情绪,赵谌又增设了分榜,分别是宗亲十大首善、朝臣十大首善、士绅十大首善、商界十大首善和巾帼十大首善。
最后皆大欢喜,筹集的粮草超过了两百万担。果然汴京的潜力是巨大的,有钱人真多,有粮食藏的也是五花八门。
赵谌终于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有了这些粮草,应该可以支撑到三路勤王大军赶来。
……
此时,韩世忠和翟兴正率领着宋军和义军,在金营后方与金兵运粮队展开激烈战斗。
金兵虽拼死抵抗,但在宋军和义军的猛烈攻击下,渐渐难以支撑。粮草车队火势凶猛,金兵们惊慌失措,阵脚大乱。
然而,就在韩世忠等人准备乘胜追击时,金兵的援军赶到了。
为首的将领挥舞着长刀,大声喊道:“宋军休得猖狂!”说罢,率领手下骑兵冲杀过来。
这位金兵将领看着粮草营地的惨状,气得七窍生烟:“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烧我大军粮草!今日定要将你们全部斩杀!”说罢,挥舞长刀,朝着韩世忠冲去。
韩世忠毫不畏惧,迎头而上,与金兵将领战在一处。
韩世忠见状,毫无惧色,大声喊道:“兄弟们,不要慌乱!援兵马上就到,我们与金兵拼了!”
双方陷入僵持,战况异常激烈。
就在韩世忠等人命悬一线之际,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岳飞率领的援兵终于赶到。
金兵将领见势不妙,知道再打下去对自己不利,只得下令退兵。
此次袭击,金兵运粮队护送的粮草全部被摧毁,金兵损失惨重。
……
在陕西长安,范致虚已经接到顾行舟带来的诏书,陷入了沉思。
攻打潼关,并非易事。潼关地势险要,金兵防守严密,一旦失利,不仅西军会遭受重创,还可能影响整个战局。
顾行舟见范致虚面露犹豫之色,连忙说道:“范大人,如今汴京危在旦夕,应天府也在苦苦支撑。
只要西军出现,康王大军也不会再犹豫,汴京之围可解。太子在密信中也言明了破关玄机,还望大人三思。”
范致虚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道:“顾指挥使,我并非惧怕金兵。只是此事关系重大,容我与各位将领商议一番。”
于是,范致虚立刻召集众将,商讨作战计划。
众人围聚在沙盘前,神色凝重。
范致虚指着沙盘上潼关的位置,说道:“如今太子有令,让我等避开潼关。大家说说,有何良策?”
想要从长安出发营救汴京,攻打洛阳时,若想避开潼关这一险要关隘,有三条路线。
一是走北线,渡黄河,走河东。
从长安向北至蒲津渡渡过黄河,进入河东,沿黄河北岸东进至河阳或怀州,再南渡黄河沿汴水东进。
这条线已经行不通,太原、真定失陷后,整个河东几乎都在金人金人手中。
二是南线,经武关道,迂回南阳盆地。
从长安向东南出武关,进入南阳盆地,再北上经方城,进入许昌、汝州一带,再东进直扑汴京。
这样可以完全避开潼关,利用南阳盆地的平坦地形快速行军,金人在南阳附近兵力有限。
三是禁谷小道,奇袭潼关后方。
从长安东出后,不走潼关正面的崤函道,转而通过潼关南侧的禁谷绕至关后,突袭守军。
唐末黄巢攻潼关时,曾派偏师走禁谷绕后,导致潼关守军溃败。
但是无法大军通过,小股部队很难复制黄巢攻破潼关的壮举。
府州知州折可求说道:“潼关易守难攻,正面强攻,恐怕伤亡惨重。我们可派一支精锐部队,绕道敌后,再配合正面佯攻,或许能有胜算。”
他说的是第三个选择。
环庆路主帅王似则表示担忧:“此计虽好,但绕道敌后,路途艰险,且金兵必定有所防备。稍有不慎,便会陷入重围。”
熙河路主帅王倚则主张南线出兵,“走南阳可以跟李相公呼应,更加安全。”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十分激烈。
最终,范致虚综合众人的意见,制定了一个详细的作战计划。
首先是范致虚亲自坐镇,佯攻潼关吸引守军主力,然后是派折可求率精锐从南线迂回,经武关道迂回南阳,救援汴京。
折可求领命后,深感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即刻挑选西军精锐,准备踏上南下迂回救援汴京的征程。
临行前,范致虚紧紧握住折可求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折府主,此次行动关乎汴京存亡,西军精锐尽付与你,务必确保安全,与李相公会合,解汴京之围。”
折可求神色坚毅,抱拳应道:“范大人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随后,折可求率领着五万精锐西军,踏上了南下的道路。大军开拔之前,顾行舟先行一步,直奔应天府而去。
顾行舟抵达应天府后,第一时间把西军南下之事告知了李纲。
李纲心中大喜,立即召翟兴、翟进兄弟,“两位将军,西军精锐不日就到南阳本相命你兄弟二人率领义军与西军会合。”
翟兴、翟进兄弟接到李纲的军令后,不敢耽搁,迅速集结义军,向着折可求的行军路线赶去。
南阳义军熟悉当地地形,对周边的山川道路了如指掌,这无疑是西军的一大助力。
数日后,折可求的西军行至一处山谷。
此处地势险要,两侧山峰高耸,中间一条狭窄的道路蜿蜒而过,正是设伏的绝佳之地。
折可求心中警惕,下令全军保持戒备,缓慢前行。
就在这时,前方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