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清学子的有效学习方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涂格子法

你是否看了无数励志视频,但每次都只能拥有三分钟热血,无法持续?你是否明知道该好好学习,但一次次被困难打败,前功尽弃?正常,太正常了,千万不要灰心!这一节我想和你分享的是我使用多年,不断迭代后,既实用又易用的学习方法——涂格子法。让学习就像一场你为自己设计的专属游戏,快乐闯关,无悔青春!

1.2.1 如何从学习中获得快乐

提到学习,你会想到什么?上课?作业?考试?辛苦?痛苦?不喜欢?那只是应试模式下的学习。如果老师讲课没有逻辑,那你不喜欢上课是正常的;如果作业繁多冗杂,那你不喜欢作业是正常的;如果考试考不好就会被教训指责,那你不喜欢考试也是正常的。如果因为以上原因而感到辛苦和痛苦,那就更正常了,说明你是个有感情、有感知能力的正常人。但如果你因此说自己不喜欢学习,那你对学习的认知就太狭隘了,你对自己的认知能力也太低估了。

你有没有熬夜看小说到凌晨三四点,紧追剧情,甚至为喜欢的小说续写改编?你有没有一天2倍速追剧18集,和剧友相谈甚欢,甚至去做创意表情包?你有没有打游戏不分昼夜,研究攻略,只为闯关成功?发现新鲜事物,想办法深入了解,并获得一定的反馈,这就是学习的本质。在这个层面上,学习是每个人的本能。因为我们正是通过不断学习才进化成了今天的自己。

那为什么我们喜欢看小说、追剧、打游戏,却不喜欢学习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呢?因为前者是自主选择的探索,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并且相对容易获得正反馈。当这些条件被打破,你会发现连打游戏都变得没那么有趣了。

(1)你被动选择了一款游戏,因为教练说打这个游戏出成绩最快。

(2)你需要每天训练10小时以上,精神高度集中。但你的队友可能没你努力但天赋比你高,训练时间短但成绩比你好。

(3)定期举行队内队外的竞赛,并且进行排名。排名低的会被教练指责,令家长失望。

结合(1)(2)(3),你还觉得自己会喜欢打游戏吗?你的喜欢能让你支撑1个月吗?能支撑1年、10年吗?

如果你长期无法从一件事中获得快乐,那你是很难坚持的。学霸们为什么能成为学霸,因为他们的天赋+努力+方法,使得他们在学习这一领域内能获得有效的正反馈,支撑着他们继续前行。就像闯关一样,每过一关都能得到奖励。这样逐渐锻炼出的自信,会让他们在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时就像遇见游戏中的大BOSS(头目)一样,紧张且期待。

1.2.2 你不是不喜欢学习,只是不喜欢考试

对于求学路上的朋友们来说,这场游戏中的大BOSS,绝对是考试无疑了。在1.2.1小节我们发现,其实我们是有求知的本能、探索的能力和接受反馈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只是考试这个大BOSS太难了,我们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它。在面对考试方面,普通人与学霸产生了心态分异和方法分异。

心态分异:普通人在考试前,已经开始焦虑万一考砸了该怎么办了。想到考试就仿佛在凝视深渊,头皮发麻。想复习,却觉得毫无头绪、全无章法;不复习,又觉得心绪不宁、自责内耗。恨不得眼睛一闭一睁,考试这一天就过去了。而学霸在考试前,则是有条不紊在磨刀,磨刀霍霍向考试。情绪稳定,实力在线,直接闯关。

普通人在考试后,往往不愿面对那些试卷。毕竟面对痛苦,逃避是人类的本能。但学霸却能把考试当作助手,而非敌人。毕竟,除了中考、高考、考研这类大型考试能够决定你未来一段时间的人生走向,像月考、期中考、期末考这样的小型考试都是检验性质的考试,而非选拔性质的考试,它们最大的作用就是告诉你下一阶段的方向在哪里。

方法分异:如何为自己设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为自己的人生游戏设定关卡呢?重新梳理一遍你的错题,并进行分类处理。把那些你确实没有思路的重难点,你错了之后直呼“该错”的题,整理到错题本上。把时间花在刀刃上,你可以使用“巧用错题本法”。

(1)把试卷正反面复印。

(2)把错题的题干裁剪下来,粘贴到错题本上。

(3)先看着正确答案学会解题思路,再在粘贴好的题干下面自己重新做一遍错题,做完后用红笔批改。此时再做错的,就真的是重中之重的题目,可以用红笔重新誊抄正确答案,并用白纸盖住答案反复尝试解题,直至可以完整独立解出。

(4)注明题眼(试题考查的重点主旨所在)、突破口(从哪个条件开始解题)、关键的套路和小结论(可以用在其他题目中的精华)。

除了重难点外,还有一些题目,你本可以得分却失了分。

(1)马虎导致的计算错误。

(2)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会的题没有时间做。

(3)太紧张导致考试时思维混乱,当时不会做的题,过后很快就会做了。

这些题目无须放到错题本里,但你可以计算这些题目的总分数,作为“增值分”。你的“原始分”+“增值分”,就是你下一阶段考试的合理“目标分”(考试目标分的设定)。

1.2.3 快乐的小格子

在1.2.1小节,我们明确了要从学习中获得快乐才能可持续学习;在1.2.2小节,我们发现了现阶段学习中最大的困难来自考试;在1.2.3小节,我们将共同打造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学习游戏。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还可以从一些“过来人”身上找到一些灵感。

内耗、焦虑、没有获得感,不只是学生党的专属,更是打工人的常态。小红书的官方账号收集了许多年轻人的故事。他们有的曾经是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员工,有的是写字楼白领,有的是即将毕业的应届生,从快餐店老板、保洁员、服务员到宠物美容师,年轻人试图通过这些“不费脑子”的体力活,重新夺回对生活的掌控和内心的秩序。快餐店老板的日常就是买菜、洗菜、切菜、炒菜、打菜、洗碗,做完就下班。繁重、机械的肉体拉练,让年轻人短暂回避了精神上的痛苦。同时,可以被量化和肉眼可见的劳动成果,也给他们带来了即时、确定的满足和成就。说白了,就是用外在的匆忙和喧嚣来麻痹内心的不安。

这里的重点在于,学习成果往往是难以量化的。很多时候,虽然我们上了一天学,却往往不知道自己实质上得到了哪些东西,没有获得感会让疲惫失去意义。因此,我们要为自己设置可量化的系统,增强获得感。人生不过三万天,如果宏大的目标会让你陷入虚无,那么把每一天都过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仅高效,而且快乐,也许就是人生真正的意义。

我们只需要一张白纸,画好5×6的格子,每个格子代表一天。每天睡前,请你把这一天所有帮助你变得更好的事情简要记录下来,示例如下。

(1)学习类:学物理1.1节;背50个单词;写一篇800字的作文;整理10道错题。

(2)个人成长类:看一部《大师》纪录片;看一场演讲比赛;读一本书。

(3)生活习惯类:护肤;跳操15分钟;跑步2公里;和朋友舒适相处。

涂格子法示意图如图1.2所示。

图1.2 涂格子法示意图

用短短几十个字概述这一天所做的能帮助你变好的事情之后,请你为这一天的小格子涂上颜色。

(1)如果你今天觉得很快乐,请为你的小格子涂上明亮的黄色。

(2)如果你今天觉得心情不好也不坏,请为你的小格子涂上理智的蓝色。

(3)如果你今天觉得超难过,请为你的小格子涂上一层黑色。

如果这一天有考试出了成绩,请在小格子上进行以下操作。

(1)分数达到“上次原始分”+“上次增值分”,即“本次目标分”,请为自己增加两个黄色小格子(画在30个小格子的背面就好)。

(2)分数与“上次原始分”持平,请为自己增加一个黄色小格子。毕竟,激流中维稳不退,已经需要很大的努力了,也很值得鼓励。

(3)分数低于“上次原始分”,不用对小格子做任何操作。

设置这样的机制是为了告诉你,去参加考试,至少不会让事情变坏,反而有可能让事情变得更好。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将帮助你更好地面对考试。

如果你读到这里,立刻找来了一张白纸,准备开始涂格子,那真是再好不过了!人生不过三万个小格子,明亮的黄色越多,说明你的人生越快乐;小格子内的文字越多,说明你的人生越充实。我亲身实践了几年,惊喜地发现,一天越充实,做了越多能帮助自己变得更好的事情,晚上回想时心情就越好。那是一种自洽、宁静、幸福的感觉,让人不自觉沉浸其中。充实了几天后,再和朋友们一起去快乐玩耍,那真是吃什么都香,看什么都新奇。再也不会内耗焦虑,玩得心安理得。

反之,有时候一天明明什么也没做,好像一直在休息,却非常不开心。我曾经有一天,睡到中午12点才起床,起床后就开始刷手机,头昏脑涨刷了2个小时才匆匆点外卖,吃完饭后又开始漫无目的地刷短视频、看小说直至深夜。那一天我的小格子是黑色的。

朋友们,我们都想过上充实快乐的人生,都想实现自我价值。坚持运用“涂格子法”,每当你内耗焦虑的时候,这些小格子会给你以下提醒。

(1)去做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吧,活得久一点,增加小格子的数量。

(2)去做令你充实快乐的事情吧,要开心一点,增加黄色小格子的比例。

(3)你的每一天都是清清楚楚的,你的情绪是连贯又具有突发性的。

它们能帮助你更好地观察自我,过好自己的生活。

行动起来吧,朋友们!祝我们都能拥有更多更明亮的小格子!把这场量化的游戏玩得开心,玩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