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写作变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网络文学的传播风向及变化

2023年4月7日,2023年全国网络文学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会上发布了《2022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从文本出海、IP出海、模式出海到文化出海,网络文学将中国故事传播到世界各地,日益成为世界级文化现象。

网络文学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走向海外的重要载体之一。从兴起到发展,它的成长速度是飞快的。十余年的时间,网络文学的传播风向也一直在变化,一部分作者带着网络文学成长,一部分作者追随着它成长的步伐。

一、从免费到付费再到免费

网络文学最早兴起是在贴吧、论坛等免费平台上,那个时候很流行同人小说,譬如把金庸小说里面的几个角色拎出来进行二次创作,作者也不图挣钱,就是写自己喜欢的故事,吸引同道中人和自己交流。感兴趣的读者就会回帖、顶帖,就会有更多的读者看到、参与交流,作者得到鼓励,创作的兴致就会更浓。

后来各大网站陆续建立,作者也有了创作的平台。为了吸引更多的作者来创作,网站会和作者签约,作者在平台上发表作品,网站支付作者稿费,并负责推广作品,让读者能够看到。起初看小说都是充值领取书币这样的付费方式,充值的读者越多,作品自然也就越赚钱,网站会扣掉推广和运营费用,将剩下的钱分给作者,这就是作者能够拿到的稿费。

付费的阅读模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后来,七猫中文网、番茄小说等免费网文阅读平台陆续上线。读者打开手机软件(App),页面上会有广告,但文字是免费阅读的,如果不想看广告就需要充值会员,平台通过广告费和读者的会员充值费用赚取收益,支付作者稿费。读者不用花钱,平台和作者还能赚钱,皆大欢喜。于是付费模式受到了冲击,免费模式很快成为主流的阅读模式。

如今付费平台和免费平台都有,读者可选择的范围很多,作者也可以作为自由人签约不同的平台写作,大多数的平台都是“签书不签人”,所以作者可以同时和好几家网站合作,流动性大是网文市场的一个特点。

二、具有IP属性的文化现象

网络文学从一个比较小众的圈子逐渐变成一种具有IP属性的文化现象,和网络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早些年电脑还没有开始普及,很多作者还在手写,或者只能趁着休息时间去网吧等地方“码字”。马伯庸曾经分享过,他最早开始写故事就是每周末去网吧更新,看读者的回复,中间会有一个时间差。所以最早一批写网文的作者大多都是兼职写作,而且相对来说都是经济水平还不错的作者。

现在网文市场作品越来越多元化,作者也越来越年轻化。随着越来越多的网文作品被影视公司看到并改编成网剧、电视剧、电影,网文市场也开始走向IP化。

网络文学一直在适应社会和网络的发展变化,成了文化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越来越追求正能量和高品质的作品输出,顺应时代的转变和发展。

知识卡片

IP类的作品自带广告属性,传播迅速、广泛,如《斗破苍穹》《庆余年》《盗墓笔记》《河神》这些男频网文,《甄嬛传》《芈月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你好,旧时光》《东宫》等女频网文,都成了热门的大IP。爱奇艺还专门出了一个“迷雾剧场”,主要播放由悬疑小说改编成的网剧,品质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