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9章 撤退
为了制定一个详实的作战计划,皇太极几乎是熬了一夜。
这不禁让皇太极无比怀念范文程还在的时候,这些事务,范文程可以做得井井有条,而且效率比他还高多了。
可惜现在皇太极身边就缺了范文程这样的智囊高人,许多事,皇太极不得不亲力为之。
眼看着帐外天色渐明,帐内的蜡烛已快燃尽,皇太极有些疲倦了,打了个哈欠,正准备休息一下。
忽然,岳托急冲冲地闯进来,神色慌张地禀报道:“大汗,大事不好了,明军于丑时三刻突然袭击了龙井关,我军难以抵挡,龙井关失守了。”
建奴入关之后,由于龙井关等关口处于后方,皇太极也仅仅只是派一个牛录的兵马来驻守,大安口、洪山口、汉儿庄、马兰峪这些地方亦是如此。
区区三百人,想要挡住明军的偷袭根本就不可能,所以龙井关的失守那是必然的。
皇太极不禁是眉头一皱,明军偷袭龙井关?
这确实有些让他出乎意料。
毕竟龙井关处于建奴军的大后方,明军想要偷袭龙井关,那就得绕过建奴的大军才行。
明军这一行动,完全让建奴的斥侯没有察觉,显然是明军找到了他们所不知晓的隐密小路。
紧接着,皇太极又得到了明军攻克大安口和洪山口的消息,这让他的眉头完全拧成了一个疙瘩。
如果仅仅丢一个龙井关,对于建奴来说,影响是不大的,但大安口和洪山口全都失守,皇太极自然是坐不住了。
因为建奴的整个后勤补给线被明军给切断了,十万大军就陷入到了困境之中。
皇太极目光死死地盯在了那一张简陋的军事地图上,思忖良久,不禁是冷汗涔涔。
明军拿下龙井关大安口洪山口,目标可不仅仅只是想要切断建奴后勤补给线这么简单,而是想要鲸吞他的十万大军呀!
崇祯竟有这么大的胃口吗?
自从萨尔浒战役之后,明金攻守易势,建奴在军事上对大明取得了压制性的优势,这让皇太极乃至建奴高层都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明军羸弱不堪,只能是依靠城池打防御战,在野战之中,明军根本无法和建奴军匹敌。
所以就算遵化拿不下来,皇太极都没有一点担忧的,毕竟他们进可攻退可守,来去自如,明军根本就奈何他们不得。
但没想到明军居然会抄袭他们的后路,企图将十万建奴大军包了饺子。
这是何其的大胆和狂妄呀!
皇太极也从未想到明军会有这么疯狂的反击招数。
所以皇太极派兵驻龙关井等地,也仅仅只是区区一个牛录三百人而已。
如果皇太极担忧后路的话,断然不会仅仅只派这点人马的。
这个时候,得到了消息的建奴诸贝勒贝子一齐涌到了皇太极的大帐之内。
他们后路被抄了,后勤补给完全被掐断了,十万大军吃喝拉撒每日消耗甚巨,如果他们无法打破明军的包围的话,很可能会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许多的贝勒都对这次皇太极的行动表示不满和反对,其中反对态度最为坚决的是大贝勒代善和三贝勒莽古尔泰。
莽古尔泰自然是不必说了,他和皇太极之间早有芥蒂,根本就不希望皇太极借此次出征获取功劳来巩固汗位。
而一直支持皇太极的大贝勒代善这次也没有全力赞成皇太极的计划。
在代善看来,皇太极这次的行动实在是过于冒险,转战千里,孤军深入,一旦行动受挫的话,建奴必然会遭受到难以承受的损失。
所以代善觉得对付明朝,还是应当以稳妥为主,重点去攻击锦州宁远,循序渐进,不要采取这种极为冒险的进攻方式。
在行军途中乃至抵达老城,准备对龙井关等地发起攻击之前,代善还劝说皇太极退兵呢。
此番进攻遵化不利,代善更是几次劝说皇太极放弃进攻退守关外。
而这一次龙井关大安口洪山口的失守,让代善彻底地慌了,得信之后的第一时间,他就冲到了皇太极的大帐,大声地嚷嚷起来。
“老四,你优柔寡断了,早听我的一句,又何至于搞得这么被动?龙井关丢了,大安口洪山口也丢了,这下咱们可真成了坛子里的王八了,就剩下任人宰割的命。”
皇太极被他这么一斥责,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阿哥勿急,我这边自有计较,龙井关失守怕什么,我们夺回来就是了,明军不过是些土鸡瓦狗之流,有何惧怕的?”
代善有些急眼了,道:“土鸡瓦狗?可就是这些土鸡瓦狗,守着遵化挡着路,现在又抄了咱们的后路,你说咱们在这儿耗下去有用吗?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夺回龙井关,赶紧退兵,你哥我这把老骨头,还不想葬在这儿!”
代善看到了一眼陆续赶过来的各个贝勒贝子,道:“大伙儿说说,是不是这个意思?”
其他的贝勒贝子一听,皆是连连点头,大多数人都支持收复龙井关火速退兵,大家都不想埋骨异乡。
皇太极一看,众怒难犯啊,本来他还有着一些反击的计划,但建奴诸将皆不买帐,皇太极也不得放弃了其他的想法,传令下去,兵分三路,去夺回龙井关、大安口和洪山口。
第一路由多尔衮豪格率领,去攻取龙井关。
第二路由莽古尔泰济尔哈朗率领,去攻取洪山口。
第三路由皇太极亲自指挥,以岳托多铎为先锋,直取大安口。
这三路不管是哪一路率先攻克,其他的两路人马即刻放弃进攻,转道已拿下的关口,所有的大军全部从这个关口撤退,不再于明军恋战。
毕竟这三个关口都是长城的隘口,皆是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建奴军只要攻破一处,撤退就没有任何问题了,不需要空耗兵马去抢夺另外两个关口,徒增伤亡。
至于断后的事嘛,皇太极自然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蒙古各部。
因为在他的眼里,蒙古人就是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