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1章 文碑题字,学宫崩塌!
“大哥,你说文碑?”
陆云帆侧过头,看了看纯玉石打造的两米高石碑说道。
“说来话长,这其实代表我们象山书院和应天书院的理念之争!或者说各自前行的道路不同!”
陆行舟有点不解,“理念,道路?”
转向京城的方向,陆云帆淡淡地说道。
“大哥,之前我们不是说到,大玄开朝后,文道圣贤一脉断绝嘛。”
“应天书院的想法,就是贯彻应天二字,彻底依附皇权,入朝堂做事。”
陆云帆走到石碑前,然后用下面的刻刀写下一行字。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应天书院选择的道路,他们认为将典籍中的想法和理念贯彻到为人处世、治理天下,就能够走出新路。”
下一刻,石碑上出现水波荡漾般的景象。
如同在湖中丢入一块石头,泛起阵阵波浪,将上面的九个字消去。
“显然,他们并没有成功,如今朝堂中尽是杨党,亦或是依附杨党之人。”
“靠着经文典籍,可斗不过这些人,更无法贯彻他们的想法来治理大玄朝。”
陆行舟摇摇头说道,他离得近,更知道现在的朝堂是什么鬼样子。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皇位上的景帝一心修行,不问国事,更喜欢大动土木修建宫殿,亦或是炼制昂贵的丹药。
下面的杨党和官吏们,盘剥百姓和吃喝享乐起来,就更加肆无忌惮。
其他人要么加入,和光同尘,要么被打击报复排挤。
陆云帆深以为然,继续说道。
“所以,象山书院的大儒们认为,入世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除非出现一位励精图治的中兴皇帝,否则朝纲和天下只会一步步败坏下去。”
“可以说应天书院如今选对了皇帝,但又选错了皇帝。”
陆行舟知晓,对方在说如今的景帝。
具备励精图治的能力,但中后期放弃了中兴,转而修道。
陆云帆说着,指了指面前的石碑郑重地说道。
“所以象山书院的大儒,选择了新学问,希望能开辟出新的道路。”
“不过文碑已经存在三百年了,至今无人能在上面留下字体。”
说着,陆云帆又在上面写下了很多字词。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无一例外,这些字词都在文碑的阵阵涟漪中,消失不见。
“大哥,你来试试?”
陆云帆忽然想到了什么,把刻刀递给了对方。
“我?”
陆行舟接过了刻刀,“大儒们研习几十年,都无法做到的事情,我肯定也不行。”
“大哥试试吧,这算是书院中的例常活动吧,每年大儒和我们都会整合新的想法,尝试刻字。”
陆云帆只是一笑,没有说出来的是,所有尝试都失败了。
即便有些不错的学问,但因为不成体系,只是存留的时间长一点,依旧消散了。
“这里没有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想到的东西刻上去。”
“哪怕不是象山书院的,大儒们也乐意看到书院之外的其他人来尝试。”
“毕竟从零到一的开辟之路,比一到一百的研习难太多了!”
听到这番话,陆行舟也没了心理负担。
拿起刻刀,回忆着脑海中有什么可以刻在上面的字词。
“仗义死节报君恩,流芳百世万世名。”
陆行舟在文碑上,刻下了一句马屁话。
只看得陆云帆发笑,“大哥,你这个可不行。”
“应天书院的观念,可比你这个还要肉麻,但依旧失败了。”
说着,陆云帆拿过刻刀在上面刻下了。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随后,这两句话都在水波般的涟漪冲刷后,消失不见。
“看吧,这个方向试过太多人了。”
接过了刻刀,陆行舟继续在脑中搜刮着。
忽然,有一句话跳了出来,他随意地刻录着。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陆行舟不记得自己是哪里看过这句话的,但印象比较深刻。
“这句有点意思?”
旁边的陆云帆饶有兴趣地看着,他刚进象山书院的时候,也有雄心壮志。
想在文碑上留字,震惊所有人,只是失败太多次打击得让他将这个想法深藏于心。
“人心就是天地的道理,天下没有任何事情和道路,是存在于人心之外的?”
陆云帆不断回味着大哥写的这句话,和他之前看过的都不一样。
“嗡。”
文碑水波般的涟漪再起,但并没有冲刷掉这句话。
“嗯?”
陆行舟看着文碑上泛起的涟漪,正在一遍遍冲刷自己的这句话。
“这算什么?”
他转头看向陆云帆,不曾想对方已经瞠目结舌,呆呆地看着石碑。
“大哥,你,你成了?”
陆云帆没想到,自己做梦都在欢喜的事情,被大哥一个武夫做到了!
“嗡,嗡。”
文碑泛起的波浪频率越来越快,密密麻麻,仿佛在不断冲刷这句话。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陆行舟刻在上面的话依旧存在,未被消去。
“嗡嗡嗡!”
文碑本身仿佛被启动,开始颤动,连带着整个学宫颤动。
偌大的黎九渊雕像,都开始不断晃动着。
“唰唰。”
上方的灰尘和细小杂物开始砸落,祭祀台上的蜡烛和果盘也开始晃动。
“走!”
陆行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怕学宫直接倒塌了砸到自己。
拉着目瞪口呆的陆云帆跑出学宫。
“咻!”
在他们撤离的时候,一道赤红色的光芒从文碑直冲云霄。
冲破了天空的云朵,哪怕在白天也清晰可见!
“咔嚓!”
横梁断,学宫应声倒塌,如同遭受地震一般。
“糟了,这不会和我们有关吧。”
陆行舟心中一惊,这学宫可是象山书院的标志建筑。
好端端地,被自己弄塌了,这得赔多少钱?
一想到自己不再是之前一穷二白,有张府给予的上百两银子。
陆行舟就拉着陆云帆,“快走,快走!”
被发现了,不会取消自己象山书院的学习名额吧。
想到这里,陆云帆也慌了。
两兄弟沿着旁边的小路,带着东西就往远处仓皇逃窜。
……
一盏茶的功夫后。
从半山腰快速赶来的大儒们,吃惊地看着倒塌的学宫。
“谁,谁干的!”
望着学宫成为一片废墟,大儒们气愤不已。
对于象山书院而言,此举等于宣战!还是不死不休的那种!
有大儒皱着眉头,看着废墟说道。
“你们刚才有没有看到,这边好像有一道赤红色的光芒冲天?”
“难道是某个粗坯武夫干的?”
有人第一时间,想到了武者的气机外放。
能弄塌学宫,起码是七品六品的武者外放的气机!
“无论是谁,都得找到他重责!”
大儒们气愤地喊道,幸好祖师爷的雕像够结实,损伤不大。
“等等。”
有大儒走到了破碎的文碑前,震惊地说道。
“快过来看,文碑破碎了!”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快步走到废墟中文碑的方向。
文碑破碎,但上面部分遗留着一行字。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看到这句话后,大儒们纷纷口吐鲜血。
“噗!”
多口鲜血出现在破碎文碑上。
吓得大儒们连忙遮掩石碑,控制自己不再去想那句话。
“这是谁写的,光是看了就让吾等境界不稳!”
“难道,有人刻字成功了!”
“是文道圣贤体系新的道路吗!”
有人忍不住又低头看了一眼文碑上半部分,然后再次口吐鲜血,境界震荡。
下一刻,那人吃惊地喊道。
“坏了,我,我掉境界了!”
短短几个呼吸,他就从七品仁心境,掉落到了八品修身境。
一句话,威力之甚!
听到这句话,其他的大儒们纷纷转过身,在心中默诵经文典籍。
不敢再看文碑上的那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