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养朱雄英:我真不想当镇国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1章 第21~22章,朱元璋:你们的小心思啊,早就被老朱我看穿了!

朱元璋的脸色由紫转红,又由红转青,最后过了半刻钟,才终于恢复了正常。

他缓缓的深吸一口气....

这小子,这小子!!!

毕竟,李明的药给了马皇后治病的希望,这才是最重要的。

他虽然脾气暴躁,但也不是黑白部分处置不明的人。

功必赏,罪必罚,这才是天子之道。

算了,就看在治好了咱妹子的份上,不跟这个小兔崽子计较了。

看到父亲的脸色终于恢复了正常,朱标在心中松了一口气。

爹啊,人家只是说了不给你当官,可是还没说不给我当官呢!

他看向李明的眼神,也是感激无比:

“小先生请勿见怪,家父只是有些崇拜当今圣上而已,我的担心只是这药……到底能有几成把握?”

李明撇了撇嘴:

“大概……九成九吧?不过得谨遵医嘱,先测试,没反应再吃药,连吃个几天估计就差不多了。”

这年头的细菌哪见过抗生素啊?一枚青霉素下去,肯定就差不多了,唯一不确定的就是这位大娘会不会按时吃药。

古代人没文化会不会讳疾忌医啊?

听到这话,朱标顿时放下来心来。

“如此在下便放心了,不过现在,今天我们找你来,其实还是有正事儿的,您之前所说摊丁入亩之国策,在下跟父亲商量了一番,却只觉得如同空中楼阁,好看而不好建,小先生也曾说过,我大明虽然鼎盛,但皇权难下乡,那些小地主不接招的话,如此奈何?”

一来是转移话题,让氛围放缓一些,二来,他也确实有些难搞这件事。

怪不得今天就算到了这教坊司还被他们追来,看来这是又想不明白了。

李明倒也不回答,只是双手抱胸,眼神瞥了一眼朱元璋,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

朱元璋见状,也是冷哼一声。

咱能不懂?不就是钱子么?

不过,一边掏钱子,朱元璋还是一边不满的哼哼:

“你小子就是不见钱子不开口!”

李明嘿嘿一笑,直接收起钱子:

“这个嘛……你们确实抓瞎。眼下这年头皇权不下乡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毕竟就算咱们有再好的策略了,那些个人不配合,你们也没办法,对吧?不过放心,咱有办法!这就要配合我们【实事求是】派的另一项神技了——上山!还有下县。”

“实事求是派?”朱标一愣,眉头微皱,“这是什么门派?还有,上山下县镇又是什么?”

这小地主怎么嘴里的词儿,一套一套的,他都整不明白呢?

实事求是他明白,可是这又是什么门派啊?

李明笑了笑,解释道:

“实事求是派嘛,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虚的,不搞形式主义。至于上山下县镇,简单来说,就是从子民中来,到子民中去啊!懂了吧?”

朱标张大的嘴巴缓缓转过头看了一眼朱元璋。

没事,老爹也是一脸的茫然,看来是都不懂。

他像是一个小学生一样,规规矩矩的摇了摇头:

“实事求是,在下大约是懂得,只是这上山下县镇,还有什么群众……在下还是不解,请先生解惑!”

李明无奈的摇了摇头:

“怎么说的这么明白了,你们还是不懂呢?看来真是高估你们了,若是换了当今天子来,说不定咱说第一句话,他就已经反应过来了。”

听到这,朱标心头一紧,偷摸回头看了一眼。

果然,老爹的脸色又开始紫了……

李明倒也没有继续卖关子,也没有在意毕老爷的紫茄子脸,而是直接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桌上比比画画:

“这上山/和下县么,简单来说就是从寒门学子之中挑一些品行可靠的,让他们身负圣旨,直接到达最,去推行咱们的新策!”

朱标眉头一皱:

“最基层?您是说府县一级?”

李明连连摇头:

“不!是村一级!比如说吧,一位寒门学子,没有考上科举,也没有考上太学,怎么办呢?就让他去一个村或者几个村当村长,带着咱们陛下的圣旨去,专门推行新政!他们只对陛下负责,奏折也是走驿道直通京城!”

朱标眉头紧皱,连连苦笑:

“先生啊!刚才咱们还说过,当今圣上和当今太子肩上的负担实在是太重了,我大明村落何止千千万万?您要是这么每一个村都派上一个,真要是把陛下累出个好歹来,这良政也变成了劣政了!”

李明看着朱标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我刚才说的那半天全都白说了是吧?内阁呢?让内阁来啊!这种事儿就应该交给内阁啊!人选陛下挑,升官陛下管,他们只要审核奏折内容,总结工作成果就行了!”

对啊!

咋就把这么好用的内阁都忘了呢?

朱元璋和朱标二人听得目瞪口呆!

尤其是朱元璋,只见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猛地一拍桌子,激动地说道:

“妙啊!真乃大才!特娘的,你小子这一下子就把皇权不下乡的问题给解决了!让咱……咱这位陛下的话能够直接传达到村一级了!这下中间再也没有人能够曲解圣旨意思了!”

朱标也是连连点头,眼中满是钦佩:

“小先生果然才智过人,这上山下县镇的提议,不仅能解决摊丁入亩的推行难题,还能让朝廷更了解民情,真是一举两得!”

李明摆了摆手,笑道:

“行了行了,你俩有这给我拍马屁的功夫,还不如下次多带点钱子来呢...注意了,我不收大明宝钞,行了,不跟你们闲聊了,我也该回去了……”

毕竟,台上的那位小仙子已经不跳了。

唉……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

朱标一看李明真的是打算收拾东西要走,他赶紧站起身来,对着李明鞠了一躬,随后就开始掏袖口:

“小先生,多谢您为家慈施药,些许酬金,还请您……”

李明却不等他掏出钱来就直接摇了摇头,摆手道:

“罢了罢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好歹阿雄叫了她一声奶奶,而且我也很喜欢她……这药,就不用钱子了。”

“哼!咱算是看明白了,你就收咱的钱,连咱儿子的钱都不收!”

朱元璋嘴上冷哼了一声,可是心里却已经对李明这个小兔崽子越来越满意了。

果然是个有情有义的好小子,咱老朱喜欢!

李明这里的日子终究还是一闪而逝的,作为皇帝一家子,还是要回到皇宫里去的。

相约下一次见面。

李明还提醒——想要跟咱键政,就多带点钱钱来!

次日。

朝堂之上,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殿内的文武百官。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目光则在面色各异的群臣之间微微扫过,嘴角带着一抹难以言喻的微笑。

就在刚刚,他已经派小太监把手中的那些黄纸分发下去了。

“诸位爱卿,前几日咱就已经工部尚书说了,今年好像收成不咋地,是吧?”

群臣一听就知道这话音儿不对劲,于是立刻接连下跪:

“臣有罪……”

“哎呀,咱就跟你们聊聊而已,什么罪不罪的,平身吧!”

朱元璋大手一挥:

“自打开国以来,虽然前几年赋税很少,可是后面因为接连的用兵,灾荒,赋税一直在往上加,虽然每次加的不多,可是长此以往,却也不是好事,为此朕思虑许久,终于在一位大才那里求得一富国强兵之良策,名为摊丁入亩,各位,手中都已经拿到了吧?看看!”

黄纸已经分发完毕,识字的都赶紧拿着读起来,不识字的武将们则是赶紧看向一旁熟悉的文官,让他们帮着介绍。

可是读着读着,众人之中忽然一年轻的官员站了出来:

“陛下!是何人敢出此计?其用心歹毒臣实在是难以言说!臣只求陛下立刻诛杀此獠,免除后患!”

呵。

确实够歹毒的,对你们这些地主来说很歹毒吧。

朱元璋摆了摆手,眯着眼说道。

“不必如此激动,陈爱卿,有话但说无妨,你先说说,这人怎么就用心歹毒了?”

说话的人正是六科给事中陈文远。

只见陈文远先是大礼参拜,随后咬牙切齿的说道:

“此等国策虽然乍一观之,确实能够短时间内为我大明户部添上几笔收入,可一旦推广开来,必然会动摇我朝国本!陛下,皇权虽大,不下乡县,这是自古皆然!我朝本就靠着那些地主安稳下方,可一旦试行此策,必然会招致诸多地主不满,到那时我大明顿时就是兵患四起,天翻地覆啊!”

“此言大谬!”

户部尚书徐继业一甩衣袖:

“些许地主,即便是造反,只凭陛下手中这些谋臣猛将,顷刻之间便可去除,何来兵患四起,天翻地覆之说?陛下,臣以为,此等国策确实是良策无疑,只是推行起来稍有麻烦,但一旦成功,必然让我大明国力更盛!臣为陛下贺!”

“哦?”

朱元璋淡淡的一笑,轻轻的摆了摆手:

“贺就不急了,诸位爱卿,他们两个这个观点,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臣以为不妥!”

“臣以为徐尚书所言极是!”

看着台下的文武大臣,一个又一个的跳出来,分列在两旁,朱元璋嘴角的笑容越发的灿烂了。

他已经大概看清楚了。

那些本就身家清白,贫苦出身,而且一心为国的都以为这国策确实是有奇效,而那些家中产业巨大,富贵出身的,无疑都是跟着陈文远站在一起……

“陛下,摊丁入亩虽是良策,但乡野之地,皇权难以下达,恐难以推行啊!”

一位身在前排,年迈的武官站了出来,语气中带着几分忧虑,连那花白的胡子都在跟着颤抖。

“是啊,陛下,乡间地主众多,若是强行推行,恐怕会引起民变!老臣虽老,也愿意再为陛下披坚执锐!只是臣实在不愿意再看到这华夏大地再添上一笔腥风血雨了!”

另一位老臣也附和道,眉头紧锁。

朱元璋冷笑一声,目光如刀,直直的盯着这两个站出来说话的老头。

这俩人,一个是江夏侯周德兴,另一个则是南雄侯赵庸。

还什么腥风血雨?狗屁!

他俩为啥反对?

难道真的是因为他们两个担心这一政策实行不了吗?

恰恰相反!

这两个本就是自家封地最大的地主!

要是这摊丁入亩的国策一下来,他们两个的收入可是要受到大影响的,所以必然要站出来!

朱元璋冷冷的瞪了一眼二人,并没有搭理他们,而是继续闭嘴不言。

看着底下的文武百官已经规规矩矩地分在两旁,此刻百官之首的韩国公李善长也知道,是自己该出场的时候了!

他站了出来,拱手道:

“陛下,摊丁入亩虽是良策,但眼下时机未到,不如暂且延后,待时机成熟再行推行。”

朱元璋眯了眯眼,脸上毫无变化,心中却在冷笑。

李善长这话说得冠冕堂皇,明面上看上去既满足了他这个皇帝的心意,又平息了朝堂之上两大派系的纷争,可是实际上呢?

实则,不过是想拖延时间,保住自己的利益罢了。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如电,扫视着满朝文武,声音低沉而有力:

“行了,不必再争吵了!还一个个忠心为国……装的倒是真像啊!”

群臣闻言,纷纷低下头,不敢与朱元璋对视。

朱元璋冷哼一声,继续说道:

“你们以为朕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你们这些勋贵,个个都是大地主,摊丁入亩一旦推行,你们的利益必然受损。所以,你们千方百计阻挠,是不是?”

殿内一片寂静,无人敢应。

朱元璋冷笑一声,缓缓走下龙椅,走到李善长面前,目光如刀:

“李善长,你身为百官之首,难道也和他们一样,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天下百姓的死活吗?”

李善长脸色一变,连忙跪下:

“陛下,臣不敢!臣只是为天下百姓着想,皇权下乡,确实困难,稍有不慎,便是大祸!臣只是怕摊丁入亩推行不当……”

朱元璋冷哼一声,不再理会李善长,转身回到龙椅前,目光扫视着满朝文武,声音洪亮:

“你们以为朕没有办法推行摊丁入亩?你们以为朕的皇权下不了乡?可笑!”

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声音如雷:

“朕告诉你们,你们的小心思早就已经被看穿了!”

啊?是谁?

群臣闻言,纷纷抬起头,眼中满是震惊与疑惑。

李善长更是脸色一白。

我靠,难道陛下又去找那个掉钱眼里的小兔崽子了吗?

他妈的,我错过了什么?

咱老李现在满心只有懊悔!

坏了,今天站队站早了!本来他只是想着帮陛下和稀泥的,谁成想这下被陛下当典型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