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养朱雄英:我真不想当镇国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5章 ,高度蒸馏酒的工艺

与此同时,皇宫内,御花园。

朱棣、徐达、蓝玉三人正坐在凉亭里,一边喝茶一边闲聊。

朱棣手里捏着一块糕点,眉头微皱,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陛下今天在朝堂之上,可是有一些怪怪的,而且那个摊丁入亩的主意,到底是谁出的?我怎么感觉有点像是陛下自己呢!”

蓝玉大大咧咧地问道,嘴里还嚼着一块糕点,说话有些含糊不清:

“是不是陛下假托别人之口啊?”

徐达慢悠悠地喝了口茶,瞥了蓝玉一眼,淡淡道:

“就连这么多糕点都堵不住你那张能够惹事的嘴吗?上位怎么说,咱们就信什么,这是作为臣子的道理。”

蓝玉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

“我就是好奇嘛!诶!我最近还是听说陛下好像在搞什么微服私访,难不成这次的这个计策,就是微服私访带回来的?”

徐达愈发的皱眉:

“你小子,仗着上位宠爱,越发的肆无忌惮了!就连陛下的行踪你都敢打听,也就是咱们三个在这,换了任何一个文官来都得参你一个大不敬!”

朱棣呵呵的说道。

“徐叔,不必如此,蓝将军也只是关心陛下,您放心,谁参他咱也都得护着,必然不能让那些坏了心肝的人自毁咱大明长城!更何况,您也说了,咱这是哪儿?御花园!没人会那么惹是生非的!”

劝完了徐达,朱棣转头又看向蓝玉:

“蓝将军,你从哪听说的这些?”

蓝玉满不在乎的舔了舔手指:

“还能从哪儿?朝廷里边已经有不少文官都开始说起这事儿来了!毕竟跟咱们这些勋贵相比,他们才是这摊丁入亩受损最大的那个!”

徐达也是微微颔首:

“虽然没有证据,但我也的确听好几个文官说过这事了,老四,你可得给上位提个醒,这宫内宫外,可不能让他们连成一片啊!上位现在稍微一动,就有不少的眼睛盯着!”

“不止呢!不光是咱们上位,甚至就连皇后那边,也有人看着呢!”

蓝玉舔完了手指,又拿起一块糕点:

“咱可是听说了,陛下最近一次出门的时候,就连皇后娘娘那边也给带出去了!”

“你!”

徐达恨铁不成钢的看了一眼蓝玉,紧紧的闭上眼睛不再说话。

这小子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朱棣听到这里,眉头皱得更紧了。

他放下手中的糕点,低声说道:

“母后?她怎么也……她的身体可一直不太好啊!这次出去,难道是去寻医问药了?”

徐达看了朱棣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他放下茶杯,缓缓说道:

“殿下不必过于担忧,皇后娘娘吉人自有天相,想必陛下自有安排。”

蓝玉却没注意到朱棣的担忧,依旧自顾自地说道:

“说起来,陛下最近带回来的那些计谋,还真是厉害。前几日那个摊丁入亩的政策,自打咱大明开国,我还没见过那些文官吃过这么大的亏呢!看他们那副连爹妈没了都没有的哭丧脸,咱是真打心眼里的高兴!”

武官勋贵们虽然也有损失,但看着文官损失更惨重,他就打心底的高兴。

徐达闻言,轻轻摇了摇头:

“蓝玉!慎言!朝政之事,不是你我武官需要去插嘴的,至于文官那边,你说归说,不要惹是生非!”

蓝玉挠了挠头,嘿嘿一笑:

“我说哥哥,我这不是在咱们几个面前说说嘛,又不会传出去!这里除了咱俩就只有老四,他就是一个实心眼的厚道人,他能传出去?老四你自己说,你传闲话不?”

朱棣却没有接话,他的心思早已飞到了别处。

母后的病一直是他心头的一块大石,虽然父皇从未在他面前提起,但他能感觉到,父皇最近的行事风格变得有些急躁,甚至有些……不按常理出牌。

“殿下?”徐达见朱棣有些出神,轻声唤了一句。

朱棣回过神来,勉强笑了笑:

“没事没事,只是有些累了,刚才说到哪儿了?”

---

日头已经升得老高,无论是自家有田的农户,还是那些给地主干活的佃户,都已经早早下地干活了。

有些麻利的甚至已经把上午的活干了一大半,开始在河边地头修整,准备熬过中午最热的时候,下午继续干。

而此时,李明才慢悠悠地从床上爬起来,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

不是他不能睡了,是他憋醒了。

不过即便如此,李明也没有急着起床,而是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习惯性地在脑海中默念了一声“签到”。

【叮!每日签到成功,奖励:高度蒸馏酒的制作图纸!】

李明一愣,随即瞪大了眼睛,睡意全无。

高度蒸馏酒?这可是好东西啊!

这年头酿造出来的酒基本上都是低度数的黄酒和米酒。

想要弄到高度数的酒就必须一遍一遍的土法蒸馏,费时费力不说,还要浪费大量的粮食,然而即便如此,也只能够弄到三四十度。

真正具有杀菌效果的酒精最少也得七十五度!

李明赶紧在脑海中查看图纸,发现上面不仅详细记录了制作方法,连原料比例、蒸馏器具的构造都一应俱全。

好!

这下太好了!

如此一来,不仅仅给他里面添了一笔致富的财路,以后受到外伤也终于有办法杀菌消毒了!

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啊!

“阿雄!”李明冲着门外喊了一声。

“干嘛啊哥,我砍柴呢!你再不起,给你做的饭都要凉了!”

阿雄那已经开始逐渐有点从稚嫩脱胎到少年的声音从院子里传来。

别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阿雄也保留着这个习惯,只有李明是日晒三杆才起床,雷打不动的咸鱼!

“还吃啥饭,砍啥柴啊!快去去整点粮食来,嘿嘿嘿……为兄要弄点好东西……”

李明笑得有些狡黠。

阿雄一听有好东西,立马来了精神,屁颠屁颠地跑出去找粮食了。

李明则开始琢磨着怎么把这高度蒸馏酒给弄出来。

他一边想着,一边穿好衣服,走到院子里,抬头看了看天,日头已经晒得人有些发晕。

“天气真好,这日子,真是悠闲啊……”

李明感叹了一声说道。

“大哥,你要这么多粮食干嘛?”

不一会儿,阿雄就扛着一袋粮食来了,他卸下粮食就满头大汗地问道。

李明神秘一笑,“待会儿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