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第2版(列国志·新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著名城市

(一)万象市

万象市位于万象平原南部的湄公河东岸,与泰国东北重镇廊开市隔河相望。面积392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847平方公里,2015年人口为820940人。下辖9个县483个村。万象市城区成月牙形,蜿蜒分布于湄公河河畔,故有“月亮城”的美誉。又因该地区盛产檀香木,万象市又被称为“檀木之城”。

万象市是一座历经2000多年沧桑的古城,相传公元前300多年由当地部落首领武里珍带领部落成员兴建,取名“永珍”(武里珍之城)。公元8世纪为文单(陆真腊)国都,14世纪开始成为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1560年,澜沧王国从琅勃拉邦迁都万象,从此,万象进入了经济繁荣的黄金时代。佛教在万象普遍传播,塔銮寺、西孟寺、玉佛寺、西刹吉寺、英奔寺、翁德寺、米赛寺、瓦岱寺、西凯寺、喷赛寺、喷肯寺、农本寺、宗泊寺和西艺寺等佛教寺院先后建立,这些寺庙现成为老挝重要的历史古迹。18世纪初叶,万象成为万象王国国都,后沦为暹罗国属地,由于几经战争而逐渐衰落。1893年,法国殖民者占领老挝,万象成为法国殖民当局的统治中心。1945年,老挝宣告独立,万象成为当时老挝王国的首都。20世纪50年代,美国取代法国侵入老挝,万象成为美国的军事基地。1975年12月2日,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万象成为共和国的首都和政治、经济、交通、文化、宗教中心。

(二)琅勃拉邦市

琅勃拉邦市位于老挝北部南康河与湄公河的交汇处,海拔2290米。城区面积9平方公里,2015年人口为5万人。琅勃拉邦城沿湄公河延伸,市内地势平坦,市郊群山耸立,宛如绿色屏障,整个城市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市区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西萨旺·冯路,另一条是景基萨腊路。主要历史建筑物有富丽堂皇的王宫、古朴的佛塔、金碧辉煌的佛寺和少数新建的商店、宾馆。

琅勃拉邦市是老挝历史名城,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1353年,法昂建立澜沧王国,定都孟骚,巴利语称孟骚为“苏万纳奔”(意为黄金之地),后将孟骚改名为香通(亦译为芒相通、香东等)。澜沧王国建立之初,吴哥王将一尊高1.3米的琅勃拉邦金佛送给老挝,作为其公主嫁给法昂王的陪嫁。1560年,塞塔提腊国王迁都万象时,将香通改名为“帕纳康琅勃拉邦”(意为佛都),后来人们将其简称为琅勃拉邦。经联合国专家组考察,琅勃拉邦全市有679座具有保存价值的古老建筑物。1995年12月,琅勃拉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因民风淳朴,自然生态保存完好(被公认为东南亚传统与殖民风格保存最为完好的城市),老挝成为西方游客追求的“世外桃源”。

佛教传入老挝后,琅勃拉邦成为老挝佛教中心,寺庙、佛塔林立,仅市区内就有30多座寺庙,居民笃信佛教,是名副其实的佛都。其中被列为东南亚名寺的有香通寺、迈佛寺和维春寺等。琅勃拉邦的佛塔有其独特风格,王宫对面普西山山顶的宗西塔,塔身呈四边形,塔顶有如含苞待放的莲花。维春寺内的玛莫塔,形状如西瓜,故而维春寺又被称为西瓜寺。这些佛塔均被列为东南亚的名塔。

琅勃拉邦手工业久负盛名,主要的手工艺品有金银器饰品、陶器、丝织品等,手工业以家庭作坊为主,其次是合股合作的手工作坊。各类手工艺品在琅勃拉邦形成了传统的加工区,如金银器饰品的制作集中于班瓦塔地区,陶器制作集中于南康河河岸的班潘銮地区,丝织作坊集中于班帕澳地区,鱼肉加工集中于班巴坎,点心加工集中于班考柯,米线加工集中于班法普,果肉干加工集中于班帕孔地区。琅勃拉邦的部分地名就是以其出产产品来命名的,如班昌维意为梳子制作工匠村,班昌孔意为铜钟制作工匠村,班昌亥意为陶器制作工匠村。

(三)巴色市

巴色市位于老挝南部占巴塞省的湄公河与色敦河的交汇处,海拔854米,城区面积10平方公里,2015年人口为5万人,是老挝第四大城市。巴色市是老挝南部通往越南、柬埔寨和泰国的主要水陆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湄公河流过城南,色敦河流过西区,通过湄公河往南可到达柬埔寨和越南,并可从胡志明市出海,往西北可达沙湾拿吉、他曲、万象等其他主要城市。渡过湄公河,可通过占巴塞—泰国乌汶拉沙塔尼公路到达泰国东部主要城市。陆路交通也比较方便,通过13号公路干线往东南可达柬埔寨和越南的主要城市,往西北可达老挝中、上竂地区和主要城镇,往南亦有多条公路连通南部和东部重镇沙拉湾、拉芒等地,并可进入越南南部地区。

巴色市现为占巴塞省省会和老挝南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东30公里处是占巴塞王国的都城巴沙,现仍然保留着许多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区,包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瓦普庙。巴色市西北郊区是老挝主要的鱼米之乡,盛产水稻、咖啡、棉花、烟草和热带水果等。

(四)凯山·丰威汉市(原名沙湾拿吉市)

凯山·丰威汉市原名沙湾拿吉市,“沙湾拿吉”意为天堂之地,为纪念老挝党和国家的创始人凯山·丰威汉同志而改为现名。该市位于中寮沙湾拿吉省的湄公河东岸,隔湄公河与泰国东北部重镇木达汗相望,是老挝第二大城市,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2015年人口为5万人。凯山·丰威汉市沿湄公河岸南北伸展约7公里,东西宽1~4公里。市内有锯木、碾米、丝织、藤竹加工等工业作坊,以及商店、公司等。凯山·丰威汉市地处老挝最大的平原沙湾拿吉(更谷)平原的西部,其市郊广阔平坦,是老挝最主要的水稻产区之一。

凯山·丰威汉市是老挝中、下竂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军事重地,现为沙湾拿吉省省会,也是全省经济、文化中心。湄公河是凯山·丰威汉市的天然交通运输线,往东南可达巴色市和孔埠等下竂城镇,往西北可达他曲、万象和琅勃拉邦等主要城市。13号公路和9号公路是凯山·丰威汉市的陆路交通要道,通过13号公路向南可达下竂各省,往北可达中、上竂地区,通过9号公路可达中、下竂重镇孟平和色崩等地以及越南沿海城市,并可连通越南的铁路和公路干线。跨过老泰湄公河友谊桥,通过泰国木达汗可达乌汶拉沙塔尼、那空帕侬和乌隆等地。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下,凯山·丰威汉市已成为次区域东西经济走廊上的重要城镇。

(五)他曲市

他曲市位于中寮甘蒙省的湄公河东岸,与泰国东北部重镇那空帕侬隔湄公河相望。他曲市既是甘蒙省省会和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寮地区重要的商业贸易城市。城区面积4平方公里,2015年人口为3万人。他曲市交通方便,沿13号公路往北可达上竂各主要城镇,往南可达下竂地区和柬埔寨、越南两国。沿12号公路东行可达中寮东部地区和越南的广治、洞海和荣市等城市。渡过湄公河可通过泰国的那空帕侬到达泰国其他城镇。

(六)川圹市

川圹市位于上竂的查尔平原中部,原为川圹省省会驻地,是老挝上竂的战略要地,面积1.6平方公里,2015年人口为1万人。“川圹”意为大象挡路之城,城内以十字街为中心,查尔平原至北汕公路从此通过,十字街西北段为华侨街和老挝街,东北部为川圹市场,市场东北为越华街。城北有布商非塔、台仿塔等许多文物古迹。城东南为南担河和南牛河所环绕,是川圹的农业区。川圹的主要交通线是7号公路和查尔平原—北汕公路,7号公路往西北通往琅勃拉邦和万象等地,往东达越南中部地区。7号公路中段有支线与6号公路相连。

(七)桑怒市

桑怒市位于上竂华潘省中部、会芬高原北侧的一个峡谷中,海拔994米,面积1平方公里,2015年人口约1万人。桑怒市是老挝东北部重要山城,是上竂地区前往越南的重要关口和历史名城,历史上一度被越南封建王朝占领,成为多纷争之地。桑怒也是老挝反殖民反帝斗争中的主要根据地。桑怒市城东40公里处的万赛,在老挝解放战争中是老挝人民党和爱国战线中央机关所在地,成为老挝解放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被誉为老挝革命圣地。桑怒的交通要道是6号公路,该公路往南连通7号公路,往西连通13号公路,往北连通上竂1号公路,往东则可达越南木州,并连通越南北方公路网。

(八)丰沙里市

丰沙里市位于老挝最北省份丰沙里省中部,海拔1380米,面积1平方公里,2015年人口约6000人。丰沙里是老挝最北部的主要山城,是老挝上竂地区通往中国的重要门户。丰沙里市坐落在普法山主峰西南侧。城区南部有丰沙里省主要政府机构、银行和医院等,城北有汽车站、学校等,东区东部的越华街是主要的商业区。丰沙里的主要交通路线有丰沙里—中国勐腊公路、丰沙里—孟略乌公路、丰沙里—孟夸公路和丰沙里—纳莫公路。从丰沙里往东20公里至哈飒可通过南乌河进入湄公河。

(九)琅南塔市

琅南塔市位于老挝上竂西北部琅南塔省的南塔河、南元河和南通河交汇处,海拔500米,面积1平方公里,2015年人口为5000人,是老挝上竂地区通往中国的主要贸易口岸和琅南塔省省会。琅南塔市坐落于南塔盆地中央,城区西北部为省政府、市政府主要机构和医院所在地,城区东北有市场和飞机场,城区西南为部队营房、居民住宅区,城区东南部为主要商业区。琅南塔的主要交通路线有:琅南塔—孟新公路(往北可达中国的景洪市和勐腊县等地)、琅南塔—会晒公路、琅南塔—纳堆公路(连接西北2号公路)。

(十)孟赛

孟赛位于老挝上竂地区中部乌多姆赛省的普托山和普雪比山之间,海拔670米,面积0.5平方公里,2015年人口约4000人,是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后兴建的城镇,是上竂地区的交通枢纽和乌多姆赛省省会。孟赛城沿2号公路兴建,城内主要是政府机构、商店和饮食店。孟赛交通方便,老挝西北1~4号公路均在此交会,北通中国,南达琅勃拉邦等地,东接越南公路网,西连湄公河渡口北本等地,是老挝发展最快的城镇之一。

(十一)会晒市

会晒市位于老挝上竂西部博胶省的湄公河东岸,隔湄公河与泰国东北部重镇清孔相望。海拔380米,面积1平方公里,2015年人口为1万人,是老挝西北部通往泰国的主要贸易口岸和博胶省省会。会晒城沿湄公河而建,背山面水,西北部为群山所环抱,东南面有南浩河和会果河。城区有一条主街,沿街为商店和学校,城南为政府机构和医院,城东为部队营房和缅寺。会晒的主要交通路线有湄公河,通过湄公河往北可达中国云南景洪等地,往南可达琅勃拉邦和万象等老挝主要城市。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深化,会晒已成为昆曼公路上的枢纽,老泰友谊大桥建成通车使得会晒与泰国东北部地区的交往更为通畅和便利,会晒也成为南部经济走廊上的主要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