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印关系研究:理论创新与战略选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总论:国际格局演变视野下的中印关系

2017年6月18日,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界进入中国洞朗地区,双方对峙两个多月,这是自1987年以来中印在边界上发生的最严重对峙。这一事件对之前中印关系的良好走势造成了逆转,也对未来中印关系的发展投下了阴影。洞朗事件是中印两国近年来发生的最严重的一次边境对峙,这次对峙和以往的类似事件存在重大差别,其中最主要的差别在于洞朗事件发生在无争议的领土上。洞朗地区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是被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所确定的。而以往的对峙都是发生在双方都承认的所谓争议区,中印两国的国境线从未正式划定过,对于很多地方边境线的走势、某个具体地点到底属于哪个国家,双方向来各执一词。在这些地方发生的对峙,可以说是在“争议区”发生的,双方也因此有了一定的外交协调空间。

然而,在中国看来,洞朗地区并不是争议领土,在这个地方发生对峙事件,其性质非常严重,中方的反应自然要比对两国其他类似对峙事件强烈得多,反应力度也要大得多,持续时间也相对较长。这也是为什么“洞朗对峙”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最终在2017年8月28日才得以化解。2017年6月18日发生洞朗事件之前,中印两国之间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态势还算比较稳定。尤其是在2014年和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印度总理莫迪进行互访,为双方奠定了一个相对较为良好的合作基础。短短的两年之后,双方在边境上却发生了非常严重的事件,如何看待一段时间以来中印关系的走势,并且以洞朗事件作为一个转折点去看未来中印关系的发展,是中国学术界和政策界都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