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财神砸在娱乐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金钱的诱惑

看了一会,郑午很快就没了兴趣,短视频上他什么美女没见过,都快免疫了。

看别人都在忙,郑午两根手指也开始痒痒。

好想念钞票在指尖捻动的感觉。当了几天骡子,这一下子清闲了,他还不适应了,真的是一天打工人,一世打工魂。

为避免再次主动变骡子。

他跟李得宝说了声,就去永盛后门口杵着等人。

刚站着,当值的门卫就从窗口跟他打招呼,“郑哥,亲自来等人啊。”

郑午一时有点飘。

瞧瞧。

咱郑午如今也是称哥的人了!

果然一战成名。

“嗯,来等我老乡,你今晚当值?”

郑午陪着笑摸兜,才发现自己没带烟。他会抽但没瘾,所以经常性忘带,也可以说是故意不带,主打一个白嫖。

“可不是,我们比不得你做生意的自由。”

门卫递了根出来,还笼着火给他点了。

两人没什么营养的聊了两句,门卫就打电话到车间:“田组长,郑哥找你……在哪?他人就在后门外。”

他是中层干部,不必动手做事,除了必须呆车间盯着生产进度外,其实很闲,巴不得有人在上班的时候找他出去谈私事。

带薪摸鱼,幸福感爆棚。

以至于出现很多新名词。

带薪吃早餐。

带薪拉屎。

带薪叠元宝。

田源出来后,表现得很浮夸,“哎呦,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我大名鼎鼎的郑哥,稀客啊稀客,您老人家叫小的我出来,是有几千万的大生意要谈?”

“得得得,别阴阳怪气的,我就问你个事,你们厂还招人吗?”

“招!怎么会不招,你又不是不知道整个特区都缺人。”田源想起他的交际圈,又加了个条件,“至少初中毕业生。”

郑午嗤了声,“没毕业,只认识26个拼音字母,就问你要不要吧。”

“你都开口了,我敢不要?”

“这还差不多。”

正事就说完了,田源吐了口烟圈,却诉起苦来,“前天那事还没完。”

吓得郑午一激灵。

“那混蛋从联防队跑出来了?”

血勇之气一旦散了,他其实挺后怕的,万一当时那人脑子缺根弦来真的呢,他是不是又得重生一回了?

“瞧你那熊样!能不能有点出息。”

田源恨铁不成钢的踢了他一脚,“我是说,厂里想把我塑造成见义勇为的典型,请记者来采访。”

“这是好事啊,出名要趁早,等等,你这表情,意思是你还不乐意?”

“我要成典型了,我不就陷在这厂里了?短时间离职都不好意思提。”

“啥?离职?”

郑午就奇了怪了,“不是吧哥们?你这高高在上的干部还能当厌了?”

“一个月熬死熬活才600多,他们一晚上400,你觉得我心里能平衡?我又不像你一样,不拿钱白干活想当圣人。”

“……”

郑午一时无话可说。

他还以为老班长是个官迷呢,一天到晚背着手在车间里瞎转悠,看谁不顺眼就骂谁,骂得别人忍气吞声,骂得自己神清气爽,摆明的高人一等,多舒服。

却没想到权力也抵不过金钱的诱惑。

怪不得现在那么多当官的停薪留职,非要扑通扑通的下海经商呢!

见同学半晌不说话,田源踩灭烟头,有些难堪,“是不是让你很失望?”

“怎么可能。咱就喜欢你实话实说,谁不想发财呢!现在这个社会,不是以前了,有钱才会有尊严。”

“所以我想辞职出来,跟他们一样摆夜市。我受够了这种日子,饿不死也富不了,一眼就能看到头……”

田源惆怅的一脚踢飞石子,“太熬人了。”

“不是,我理解哥们想发财的急切心理,但这事我们可以慢慢谈。”

“怕我跟你那俩口子竞争?”

“别误解,我的意思是条条大路通银行,咱不需要都去端那一碗饭吃。”

“你有别的门路?”

“当然,眼前就有一个。”

90年代赚钱的门路还少得了,随便倒腾点啥都能日进斗金。老班长都帮自己砍人了,还能不给他指条发财路?

“快说说。”

“你知道务工人员平常都喜欢看录像吧?咱们就开录影厅!你也知道现在外来务工人员的娱乐方式少,放假除了跳舞遛冰,就是看录像,很有赚头的。”

“……我总感觉录影厅里藏污纳垢的,不干净。”

“哎哟我的哥,你还跟万人摸的钱洁癖上了!再说了,干不干净还不是得看老板,咱就赚那份干净的钱不就是了?”

“……我考虑考虑。”

“行,考虑好了跟我说一声。”

两人分别后,郑午又去摊上坐了一会儿,见新来的两人干得很顺溜,又说了张红梅进厂的事情搞定,就悠哉悠哉的拎着一盒海鲜炒饭回院子了。

路口又看见大黄了。

正坐在地上舔它的腿。

郑午一时兴起,嘬嘬的唤它。

结果这家伙居然朝他吠两声,把郑午吠得莫名其妙。

你还能不能认清仇人了?

我昨晚又没撵你,一直骂你的人也不是我,就算你那钛合金狗眼不好使,你那几亿个嗅觉细胞的狗鼻子还不好使吗!

就故意一跺脚。

也没很响。

结果吓得这家伙‘嗷呜嗷呜’的惨嚎着跑了。

一瘸一拐的。

小样还挺可怜。

完全没了昨天晚上的老大架势。

估计这家伙没开眼,不知尿哪台奔驰轱辘上,被揍惨了,腿都瘸了。

说不定骨头都断了。

狗没影了,也不知道跑哪个旮瘩独自舔舐伤口去了,就像离婚后的自己,人财两空不说,还留下个刚能拖油瓶的三岁儿子,还不是得自己躲起来自愈。

郑午一时有些黯然。

这可是自己出厂遇到的第一个活物……

回到院子,香辣咸鲜的炒饭很快治愈了他低落的情绪。

几口美味下肚,可怜的大黄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美滋滋的吃完,录像厅的事也理出了头绪,反正就是租场地买影碟买录像机啥的。

成本比卖宵夜高,但它不脏不累还轻松,适合那位除了当干部啥也不会的老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