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叛逆
离家的念头,第一次变得如此强烈。
我已经习惯了沉默。习惯了饭桌上他们的交谈与欢笑与我无关,习惯了回家后没人在乎我什么时候进门,习惯了在这个家里,自己只是一道不被关注的影子。
但是习惯,不代表接受。
高一开学那天,我会故意晚回家,绕了几条路,走进一家网吧,坐在最角落的机子前,盯着屏幕发呆。
旁边几个同龄人玩得正欢,喊着、笑着、骂着,我却一点都不想参与。
我只是不想回家。
不知道坐了多久,直到网管走过来提醒:“小朋友,身份证。”
我怔了怔,站起身,把身上的零钱拍在桌上,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晚风有点冷,我把手插进口袋,沿着街道慢慢往家走。
家门口的路灯亮着,透过窗户,能看到客厅里温暖的灯光。
继母正哄着弟弟入睡,父亲坐在沙发上,拿着手机轻轻刷着什么。
这个画面很温馨,很和谐——只是不属于我。
我在门口站了很久,直到冷风把我的耳朵冻得发红,才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门。
继母的目光在我身上停留了一秒,然后轻声说:“回来了?饭菜给你留着,在锅里。”
我没理她,径直回了房间。
“下次早点回来。”父亲淡淡地说了一句,连头都没抬。
我攥紧了拳头,手心里全是汗。
我开始频繁地晚归,甚至夜不归宿。
去网吧、去学校后面的篮球场、甚至有时候就在公园的长椅上坐一整晚。
我在试探,试探他们会不会担心,会不会管我,会不会像从前那样,在我晚归时打电话催促,甚至气冲冲地跑出来找我。
但没有。
一次都没有。
某天晚上,我喝了点酒,醉醺醺地回到家。
继母看到我的样子,皱起眉头:“你喝酒了?”
“管得着吗?”我嘲讽地笑了一下。
父亲放下手机,目光落在我身上,沉声道:“你现在像什么样子?”
“学你啊。”我摇摇晃晃地靠在墙上,笑得很轻,“反正你早就不在乎我了。”
空气安静了几秒。
继母轻轻拉了拉父亲的袖子:“算了,她还小……”
“她还小?”父亲冷笑了一声,站起身,走到我面前,语气压抑着怒火,“你自己看看你现在像什么样子?”
“我像什么样子?”我嗤笑,“你在乎过吗?”
父亲的脸色一点点沉下去,最终,他叹了口气,低声说:“随你吧。”
然后,他转身回了房间。
那一刻,我心底最后一丝期待,也彻底熄灭了。
我申请了住校。
学校离家不远,走路二十分钟就到,但我还是执意要住进去。
拿着收拾好的行李站在家门口时,继母有些惊讶:“你真的要住校?”
“嗯。”我没什么表情地回答。
父亲只是淡淡地“哦”了一声,然后转身回了房间,连一句挽留的话都没有。
我咬了咬牙,拖着行李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家。
住校的第一晚,我一个人坐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发呆。
宿舍里其他人已经熟络地聊起来了,有人讲着自己家里的趣事,有人抱怨爸妈太啰嗦,还有人炫耀家里给自己买了最新款的手机。
“然然,你家里呢?”有人随口问我,“你爸妈是不是也特别管你?”
我笑了笑,没有回答。
他们不会理解的。
我已经没有家了。
周末回家,发现家里比我离开时还要陌生。
客厅里的摆设换了,墙上挂着一家三口的合影——父亲、继母和弟弟。
我的房间被弟弟的玩具占据了一半,甚至床头还摆着他的奶瓶。
“你怎么突然回来?”继母有些惊讶。
“怎么?”我冷笑,“不欢迎?”
她犹豫了一下,才说:“当然不是……只是你不是说,住校更方便吗?”
“嗯。”我轻描淡写地应了一声,拎起背包,“那我走了。”
她张了张嘴,最终什么都没说。
从那天起,我更加坚定地不再把那里当成“家”。
住校后,我学会了很多事。
我学会了独立,学会了照顾自己,学会了不再期待父亲的关心。
我开始努力学习,不是为了什么未来的希望,而是因为我知道,只有自己能靠自己。
我开始攒钱,偷偷做些小兼职,给自己买需要的东西,再也不去问父亲要一分钱。
父亲偶尔会发信息问我:“生活费还够吗?”
我每次都回:“够。”
他再也没有多问过一句。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母亲还在,一切会不会不一样?
如果她还在,我是不是仍然会是家里的孩子,而不是被遗忘的可有可无的存在?
但没有如果。
母亲已经不在了,家也已经不属于我了。
我只能靠自己,走完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