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从少林寺武指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不用扬鞭自奋蹄

陆扬说要看过少林寺的实拍,再定太极张三丰的结局,听到这个结果的施洋平无奈苦笑,张鑫焱却是促狭一笑。

二戏同拍就是陆扬提出来的,而且得知消息的廖公对此大感兴趣。

故事梗概马显达已经报了上去,现在只等陆扬的唐样大刀、明光铠审察完毕之后跟日方交涉。

虽说剧本只有前半段并不耽误拍摄,但陆扬说结局未定,导演出身的张鑫焱、施洋平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而陆扬的实际本事如何,也要实拍之后才能定夺,这不仅涉及他武术指导的岗位,还有岗位对应的薪资。

马显达回来后,张施两人也各自跟新联、长城、凤凰三家公司的当家人商议过。

左联影业这边的决定简单,正常聘用正常给薪,按照港城影视圈的标准,陆扬有多大本事拿多少薪水。

如果陆扬可以兼任少林寺的武指、副导,还能兼顾太极张三丰的副导跟武指,左联影业的意思很明确,那就是四份薪水一起拿。

左联影业要验证陆扬的本事,陆扬这边有所保留,才是最正常的做法。

什么结局未定,在张施两位导演看来不过是托词。

“起来了,就收拾准备一下,那是你的军装,今晚跟部队的组织股长张大柱去军工厂,头发……,尽量遮盖下吧!”

调侃完,等陆扬彻底醒过神儿后,马显达就给他说了上边的决定。

与想象中的困难重重,忐忑应对斥责的结果不同,马显达的电话打了,不仅没遇上困难、没被斥责,反而被表扬了一下。

上边对于少林拳法联盟的印象可不好,如果不是新联影业稀里糊涂的收了人家的投资,知道中野里南背景的上层,绝对不会让他涉入少林寺的拍摄。

但钱已经收了,退回去容易影响正在缓和的双边关系,所以上面也就睁一眼闭一眼权当不知道。

现在被陆扬点了出来,同时又给了敲打少林拳法联盟的建议,结果不问可知。

有了廖公的首肯,军工厂的关系自然想要什么有什么,只是陆扬要进入军工厂,穿他原来那身百衲对襟衣是肯定不行的。

“马先生,昨天我想请剧组吃顿烤全羊,结果被张导拒绝了,您回来了,是不是帮我操办一下?”

听到要穿军装,陆扬直接把道髻结在了脑后,收拾利索,他才对马显达说起要仗义疏财却被拒绝的事儿。

“嗯!这是好事儿,钱呢?拿钱来,你不拿钱,我可没钱给你置办酒席……”

如陆扬所想,他要请客,马显达一点犹豫没有,就伸出了虎口满是老茧的手,这是练剑留下的痕迹,药水泡去了,剑就该拿不住喽……

“马先生,这不合规矩……”

“张导,这是江湖事,不怕没规矩,剧情之中不是也有吃狗肉的情节吗?正好让运动员们实地感受一下,陆扬,让张导给你说说戏,咱可不能胡吃海塞!”

听到要讨论剧情,陆扬心里也起了感慨,自少林寺一炮而红,国内的武指行业短期之内就是武术教练的天下。

港城那边则是袁家班、成家班、刘家班、洪家班的天下,对专业性要求极高,一般人很难入圈。

但自九十年代初程晓东带着优化过的威亚异军突起,武指这一行当的竞争激烈程度,可就进入白热化了。

到了陆扬想要进军武指这一行当的时候,单纯会动作,那只能给武指打杂。

武指不仅要懂剧本,还得懂戏,设计动作也要根据剧情来,而不是只要精彩。

但真要成了武指,又不用懂这么多。

对于陆扬这种想要成为武指,又即将成为武指的人来说,这一行当那时候的竞争,根本就不是竞争,堪比擂台上的生死搏杀。

别说现象级的少林寺跟太极张三丰了,从六十年代武侠兴起开始,到陆扬所在的时代,就是现象级烂片的剧情他都有所涉猎。

少林寺、太极张三丰这样的经典现象级,陆扬对剧情不说倒背如流,也是差不多的。

听完张鑫焱导演的剧情,陆扬的眉头就跟着剧情皱了起来。

见陆扬摆出这么一副死样,马显达也知情识趣的给了张导一个眼神儿提醒。

“陆扬,我讲的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张导问及,陆扬慢慢舒展眉头说道:

“张导,张小虎虽说背负血海深仇,但不应该将他定义为一个冷血无情、甚至于因仇恨而敌视一切的少年,吃狗肉一节,我认为昙宗师父做决定才好。”

原剧之中,张小虎失手闷死白无瑕的阿黄,毁尸灭迹一事,完全符合一个江湖少年的定位。

但看电影的可不是江湖少年,现实世界也不是拳脚厮杀的江湖。

失手闷杀黄狗,没有忐忑的心情,直接就想着毁尸灭迹,埋了黄狗又给挖出来烤了,还能谈笑风生的吃了,‘残忍冷血’都不足以形容。

这样的引导,对于在国内以一两毛的票价,创造一亿六票房的少林寺来说,绝对是世界观上的硬伤。

“杀狗之后忐忑无措,寺监走后,不该由张小虎决定黄狗的归宿,而是该由昙宗师父来决定,掩埋碑林受阻,河边掩埋又可惜了这条好狗,您说呢马先生?”

陆扬提的建议,一下就说到了张鑫焱跟施洋平的心里,反抗是左联影业的宗旨不假,努力上进也是,而残忍可不是!

“是啊!一条狗跟个羊的大小差不多,好几十斤肉呢!”

马显达的回答,才是一个真正有生活的中年人该有的犹豫。

“杀狗、埋狗、吃狗肉,如果都由张小虎来做,显露的只能是他人性中的残忍、自私、冷血无情,后续的埋狗、吃狗肉由昙宗师父来做,才是一个中年人对现实的最大无奈!”

“少林寺众武僧,对世道有恨,跟王仁则有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畅快淋漓,施暴于外物,那就把他们塑造成了一群暴徒。”

陆扬用一只狗被处理的过程,将三人引入了剧情中,他则是在想白无瑕谅解张小虎的那一节,也过于草率、轻浮了。

虽说也是由昙宗师父承担了所有,但还是跟张小虎不能直接吃狗肉一样,需要昙宗师父以父亲的威严,强令白无瑕给出谅解。

“陆扬,我在吃狗肉之前,还设计了武僧们抓青蛙给张小虎恢复元气的剧情……”

张导讲戏之前,陆扬把昨天收起的五百块钱交给了马显达并说道:

“马先生,这都给我说馋了,咱们今天就吃个烤全羊,要大个的烤全羊,这些钱都买了羊跟药酒,留下剧组的剩下的给驻军,不是他们照顾,我进不了剧组。”

接过刚刚没有接到的五百块,马显达走之前,也给了几人警告。

现在看来,不去追究陆扬的来历是完全正确的,如果他没有进组的机会,那少林寺这部电影就要留下主角残忍自私的硬伤。

陆扬的这些表现,马显达需要汇报给廖公,只有廖公认可太极张三丰的这位编剧,接下来的推进过程才能顺顺利利。

“那先让张导给你说说剧情,我回来之前,你可不能讲,要听大家一起听,不然我不去给你办酒席,羊是咱们自己烤还是找人烤?”

“当然是自己烤了,不亲身烤过就没有生活,马先生就按民族吃法备料,如果可以,部队这边最好也吃烤全羊,他们也会参与拍摄吧?应该多些江湖气……”

在张小虎身上,陆扬要压抑他刀头舔血、漠视生死的江湖气,但在群演身上,他又要这种江湖气。

“好法子,兵匪一家么!张导,这小子挺有生活的,他的建议应该认真听一下,但听之前你们要等我……”

说完,马显达就匆匆跑出去筹备药酒跟烤全羊了,张导则是继续给陆扬说戏。

来去匆匆的马显达,见三人没有抛开他独自讲戏,进屋之后也一人给分了一支烟。

点上烟,陆扬这才说起了张鑫焱导演担心的武僧捉蛙,这一节在电影审察过程中也确实被人提出过异议,但最终有惊无险的通过了。

“张导,捉蛙不错、毁菜有错,寺监无错、武僧有错,武僧放蛙、转而捉鱼,则人人真善!若武僧捉鱼途中,再有白无瑕送鸡蛋一节,那剧情就融通喽……”

“武僧放蛙、转而捉鱼,则人人真善!好呀!这个转折可真是太好了,河中捉鱼反而能贴合武僧们的活泼跟不甘寂寞……”

张导感慨,陆扬适时的说道:

“张导,如果水中捉鱼,再搭配一些灵活欢快的套路,马先生,比如象形拳中的猴拳,一猴踩水边卵石脚下一滑一起之间,力由虚空来,岂不是看点?”

陆扬说着,就拿起桌上的一个茶杯盖,试了几下才弄出了不倒翁的样子。

“张导、马先生,这就是太极张三丰中,张君宝悟道太极的那个不倒翁,武术动作速度受限,咱们不妨在少林寺中,隐秘的实验一下……”

少林寺的动作打戏,虽说堪称经典,但在影视剧的表现手法里,却过于注重人的作用了。

影视圈就是拍摄电影的工厂,威亚之类虽说不契合少林寺的拍摄理念,但一些矫正动作或是展现动作美感、威力的辅助道具,还是要用一下的。

毕竟荧幕上的武术只是艺术加工,并不需要过分实打。

陆扬这边不用扬鞭自奋蹄,也是在抓住一切机会,给剧组的三个领导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估计去了军工厂,也不是三五天能完成任务的,万一中途出现变故咋办?

想要杜绝变故,就只能让三人对他的印象不可磨灭。

“好!真好!陆扬,你等一下,我把我的剧本拿给你,你在做道具的过程中,再好好琢磨一下剧情。”

陆扬的两个提议,涉及的是一连串片段的更改,现在的张导也很兴奋。

稍微一改,原本忽略的情节,带给观众的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左联影业不是单纯的盈利组织,这一点对张鑫焱来说尤为重要。

陆扬提及的‘真善’,也是廖公对少林寺这部电影的期盼,情节的稍微改动,就让真善二字扑面而来,所以张导也就有了让陆扬帮他参谋剧本的想法。

陆扬听到张导要拿他自己的剧本,也知情识趣的说道:

“麻烦张导再给我拿一本空白的剧本,我有什么想法就写上去……”

陆扬虽说有修改少林寺剧情的能力,但整部少林寺的灵魂却是导演张鑫焱。

自己有多少水分,陆扬清楚的很,小打小闹敲个边鼓还可以,真让他上手操刀调和万家口味,那他差的还远。

而且他也不想成为任何一部电影的导演,导演这活过于操心受累,不如做个敲边鼓的来的惬意。

“陆扬,你说的那个不倒翁,也一遭在军工厂做了,但军工厂的效益不太好,如果花销太大,你要给剧组打电话汇报,这是剧组的电话号码。”

陆扬自己不用扬鞭自奋蹄,马显达无所谓,但刚刚联系到的军工厂处境却有些堪忧。

这也是时代的一个缩写。

军工厂协助虽说接到的是命令,但马显达心里有数,千八百的花费,以及几十几百个人工投入,对于一个厂子来说不算什么。

但超出这个范围,别说十几万、几十万的花销了,几万都有可能压垮一个处于悬崖边缘的企业。

“马先生,张导说这个训练场有批旧马鞍,我做铠甲皮带用的到,而且需要的数量不少,您能不能给协调一下?”

与别人出入剧组需要熟悉不同,陆扬本就熟悉剧组,再加上他也善于抓住一些机会,因此跟几人相处起来,也有些自来熟。

剧组还没进就敢掏钱请客,马显达这位武术界的总裁判长来了,他嘴上虽说称呼‘马先生’,但张口劳动人家的时候却十分不客气。

“情报工作做的不错,这没问题,你需要多少?”

与军工厂一样,这处骑兵营地处境一样堪忧,马显达估计,如果不是少林寺剧组的到来,这处骑兵团的营地,很快也会被荒废。

进入八零年代,供给制已经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几年前格外珍贵的粮食,这几年口子扎的也不是那么紧了。

换做五六年前,陆扬的五百块钱,马显达可不敢接,接了也买不来羊只。

现在就不同了,按照部队炊事班给的答复。

陆扬的五百块至少可以买十只羊,他要的药酒,则是马显达让人去郑州的一个老关系那找的,也花不了几十块钱。

八零年,除旧迎新的年代,虽说洪流的阴影仍在,但就跟少林寺剧组一样,人们的尝试无处不在。

“马先生,群演如果按照几百人的数量来算,就得按照个人衣料的面积,结合旧马鞍的出皮量,来确定所需的数字。”

听到陆扬把群演也计算在内,马显达面色一沉说道:

“小陆,咱们的拍摄资金有限,群演就没必要着甲了……”

“马先生,军工厂那边有修鞋的那种缝纫机吗?如果有,皮料不计算成本,一百个人工,差不多就可以做成两三百副皮甲,而且皮甲的使用寿命很长。”

马显达要压缩投入,一心想要创造辉煌的陆扬,自然不能看着群演布衣上阵,太不真实。

少林寺中最令武行们吐槽的就是王仁则的那副甲,除了装饰屁用没有。

陆扬要做少林寺的武指,自然不能让以后的同行戳脊梁骨。

“尽量压缩成本,我再给你问问部队的刺杀护具,如果可以简单蒙皮就比没有要好的多。”

点子多、花钱就多,这就是陆扬在马显达眼中的负面作用。

如果他的点子起效还好,弄不来资金,少林寺的正常拍摄都要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