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章 举步维艰
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崔常有热情太过,陆扬也不免带着担忧看向了一旁唯唯诺诺的组织股长张大柱。
可这位张股长被崔常有连怼了两次,也变作了缩头乌龟。
即便看到陆扬的眼神儿示意,他也当没看到。
跟着崔常有走到仓库门前,看着斑驳的门窗,锈迹斑斑的锁头,就知道这处军工厂的处境并不好。
“陆指导,这几个仓库原本是车辆修理车间,当然也能修坦克,你们随便用……”
崔常有并没有让几个人参观的意思,大概一说车间的用途,就带着三人走过了车间。
联排的几个车间,都有通向山体的通道,除了连廊一样的连接通道外,还有一条路直通山洞。
陆扬身旁的张大柱虽说欲言又止,但被崔常有两次敲打,知道两人之间差着好多级别,他也不敢再说什么。
陆扬虽说知道进山洞有些不妥,但也只能客随主便。
“陆指导,这就是咱们存放报废材料的山洞,你看,这还是抗战时小鬼子的坦克,那叫一个皮薄,这是老美的坦克,也不咋样,一样的皮儿薄馅大。”
听着崔常有的介绍,看着山洞两边锈迹斑斑的坦克,陆扬看了看履带护板,就止住脚步问道:
“崔厂长,到这就行了,这几辆坦克的履带护板就够用,如果有车辆的减震弹簧最好,我要打的刀具,厚度在五个厘到一公分之间,这些材料能用吧?”
陆扬倒是想参观一下军械库,但看张大柱的表情,显然现在的所见,已经超出了他的接受能力。
“这些不好,用咱们的坦克护板吧,那可比弹簧钢强多了,减震弹簧只是弹簧钢,坦克护板你可以当做防弹弹簧钢来看,用这种钢材打刀,磨好一次基本不用再磨了……”
涉及到钢板型号,以及火炮型号,崔常有也有纪律。
刚刚的幺零五缩脖炮,现在的防弹弹簧钢板,才是他的底线所在,只是陆扬不知道罢了。
“崔厂长,我们的道具有可能出国,而且很有可能是去岛上,有些涉密的材料,您就别介绍了,麻烦!”
知道崔常有必有所求的陆扬,索性就把道具的去处说了出来。
他只是来做影视道具的,因为涉密被审察,那多不值当?
“没事儿,都是四五十年代老大哥的配方,军工大厂也在出口,保密上没有要求,陆指导,你放心好了,纪律我们比你清楚……”
崔常有给了一颗自认为的定心丸,就想带着陆扬继续深入山洞。
见身旁的张大柱一直摇头,陆扬也没吃崔常有的定心丸,而是说道:
“崔厂长,司机同志卸了车是不是要回驻地,我还想看看车上旧马鞍的出皮率,咱们就走到这吧?”
陆扬不想深入,崔常有也不强求,听到旧马鞍的出皮率,这位崔厂长接着话茬说道:
“陆指导不知道咱们这里是修械所吗?旧皮料、旧装备、旧衣物咱们这不仅多的是,还有专门的被服车间,这么说吧,马鞍、护具咱们有,降落伞也有……”
崔常有随口说来,陆扬却听在了心里,‘降落伞’这三个字,可比防弹弹簧钢板有吸引力。
“崔厂长,咱们这的伞绳多吗?都是什么颜色的,可以染色吗?”
复原明光铠,除了甲片、皮料之外,最重要的原材料就是甲绦。
原本陆扬还想让少林寺剧组,去南边的丝绸厂专门定制一批丝织甲绦,现在听到有降落伞,那还要什么定制的甲绦?
“那太有了,陆指导想要几吨?除了伞绳、降落伞,同样材质的牵引带我们的仓库里也有几十吨,染色,我们厂倒是有池子,只是技术一般……”
修械所所在的山中基地,之前就是附近的储备仓库之一。
但仓库里的东西,并不是修械所可以随意变卖的。
对修械所来说,仓库里的东西再多,也只能是慢慢腐败变质的摆设。
因此陆扬问及,崔常有言语之间,并不拿这些淘汰军资当回事儿。
但崔常有不当回事儿的东西,对陆扬来说却是材料宝库。
已经举步维艰的修械所,也是难得一遇的综合加工中心。
见陆扬没了言语,以为他看不上修械所一般般的技术,崔常有便解释道:
“咱这之前是修械所,虽说各种设备都有,但咱只负责维修这一项,因此没有什么高精尖人才。”
“但咱们厂能涉及的加工范围却很广泛,从打铁、裁缝到染织,都会那么一点点……”
说到修械所的杂,崔常有也借机说出了礼下于人的诉求。
“陆指导,我们这样的杂乱小厂,家底虽大但杂乱无章,人员虽多却又没有很好的技术,亲娘不要咱了,咱就得四处讨饭,这些年咱补过锅、修过鞋,这日子呀……不好过!”
崔常有四处诉苦,对驻军的组织股长张大柱来说,就是给部队丢人,见他要强求于人,张股长也没再忍让。
“崔厂长,陆扬同志是港方剧组的武术指导,来厂里是做道具的,有些话不能说,要注意影响!”
这次崔常有也没怼正气四溢的张大柱,只是重重一声叹息之后,带着几人出了山洞。
“崔厂长,如果在能力范围之内,我肯定会帮着你们走出困境,但我的能力有限,还只是一个不算真正进组的武术指导……”
走出有些压抑的山洞,陆扬也给崔常有做了解释,只是不等他说完,这位崔厂长却打断道:
“陆指导,我们要的就是你这句话,我们厂虽说没了亲娘,但还挂着军工的牌照,因此这一千多口子工人,三千多口子家属,就不能跟地方企业混为一谈。”
“厂子不能动,人员不能混淆,设备不能增加、减少,像我们这样规模的千人厂,脚下这路可就艰难了,不管陆指导是哪里来的,咱不还是一样的人吗?”
“厂子举步维艰,上边一句自谋生路说的简单,但三四千口子人哪那么容易自谋生路?这些年咱们压过锅、做过壶,还产过饮料、冰棍,可这路呀……”
“陆指导,情况就这么个情况,我们想要自谋生路,就只能在产品上下功夫,您是剧组的指导,指定要比我们见多识广,我们要的就是你的主意。”
跟陆扬一样,崔常有也是个善于抓住机会的人,虽说不知道面前这位陆指导的来历,但并不妨碍他有注就押。
一旁的组织股长张大柱,知道陆扬只是个山村少年,并不能按照老崔的想法给他出主意,正想提醒一下崔常有,陆扬却开口说道:
“崔厂长,如果是这样,事情就简单了,我做道具需要时间,这段时间我看看厂里的设备工艺,尽可能给你们出个主意……”
“陆扬同志,你……”
见陆扬一如初见时的张口就来,对他印象不咋样的张大柱就想打断他的胡吹乱侃。
“小张,没你的事儿,你特么别瞎‘吭吭’哈,老子十四岁参军,啥场面没见过?”
张大柱刚开口,就被崔常有粗暴的打断了。
老张对陆扬印象不佳,老崔对这个部队的组织股长也没啥好印象。
“陆指导一看就是心里有本的人,跟你这种啥本事没有,就会扯老婆舌的犊子可不一样,人往那一站就有股子精气神儿,那话咋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见崔常有这个信球货不给人说话的机会,还搞上人身攻击了,张大柱索性就隐瞒了陆扬的出身。
张股长倒要看看十四参军的崔厂长,知道陆扬是个土坷垃的时候,又该怎么来收场?
“崔厂长谬赞了,咱们先拿几件样品出来看看?我要看降落伞、伞绳,以及布料、皮料,我一边做剧组的设计,再一边熟悉厂里的设备、工艺怎么样?”
如陆扬能轻易取信张施两位导演,马显达这位总裁判长一样。
他虽然不是崔常有口中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但言语之间,不经意露出的词汇却能恰到好处的卡在点上。
“行!那我就安排人卸车,小张,你没什么事儿就跟车回去吧,我这用不着你……”
崔常有也不跟嘴上似的是个没城府的人,见驻地的组织股长张大柱看陆扬的眼神儿不对,他就想把这个碍事儿的给撵走。
“崔厂长,这不合规矩!”
“屁的规矩!你来了又吃又喝又拿,还不补钱票,我特么招待不起你,中午吃顿好的,麻溜的给老子滚犊子……”
在修械所找点能用能穿的,也是驻地那边的福利,只是不像崔常有说的这样,驻地什么不补。
驻地跟修械所同属幺八零师序列,自然会有来自原单位的补贴,只是驻地处于将裁未裁之际,修械所也被划出了师属序列,待遇自然是大不如前。
见崔常有这信球货有的没的乱说,张大柱索性就不跟他拉扯了。
有些事儿就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但跟车离开修械所,他也没这想法。
“张股长,刚刚的情况你要回去汇报一下,我想让张鑫焱导演过来看看,如果东西可以用,剧组也该拿出部分费用的……”
陆扬这话就是崔常有想听的,他也补充道:
“小张,回去给剧组说说,如果补费用咱们想要港币,这就属于创汇了……”
上边的命令语焉不详,只说全力配合,老崔也乐得借用这次机会,把平时不能变卖的陈旧物资处理一部分,以解决修械所举步维艰的困境。
上边已经说了要自谋生路,因此崔常有必须抓住一切机会来维护这个千人厂的生存。
有了这话,张大柱也只能点头了,估计他说要给驻地打电话,崔常有也会按照保密纪律,让他回驻地口头汇报。
走出山洞,来到崔常有说的车间,里面也不像陆扬想象的一样灰尘遍布,处于废弃状态。
几个车间,斑驳陈旧的只是外观跟锁头。
车间地面上虽说有尘土,但显然是经常打扫的。
堆放在角落里的小型设备,也都被苫盖的整整齐齐。
崔常有找来的工人们精气神也很不错。
眼中并没有张大柱跟随车司机对未来的迷惘,有的是干练与坚韧。
只不过工人大多岁数偏大,一个年轻人也没有。
对工人们拿来的样品,崔常有也是如数家珍。
“陆指导,这是老蒋那时候乐山保险伞厂出的降落伞,当年用的都是最上等的白绸,卖给老美的玩意儿,咱这有个几百副。”
“这是当时的将校服、毛料的,虽说没了扣子、皮带,但东西是好东西,也没糟烂朽坏,这些皮包也是部队累年淘汰下来的,都是好东西……”
崔常有口中乐山保险伞厂用最上等白绸做的降落伞,当年什么样陆扬不清楚。
现在的样子,就跟他身上的对襟衬衣一个样,除了没有棉花壳形成的黑点,也是灰黄灰黄的,但依旧带着丝绸光泽。
没有扣子跟腰带的将校服,质地也不错,但颜色不敢恭维,暗黄绿色,感觉很阴沉。
部队累年淘汰的皮包,跟陆扬同车来的旧马鞍都是深棕红色,完全符合剧组对道具颜色的需求。
布料的颜色,陆扬虽说不太满意,但降落伞丝绸的灰黄,却符合电影的年代感,只是采纳与否,还得让剧组的导演、服装做决定。
“崔厂长,衣服类或是包装类的布料,厂里还有吗?布料类的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我也拿不了主意,需要剧组的导演跟服装定夺。”
给修械所厂长崔常有说明情况之后,陆扬这才找到一脸不忿的组织股长张大柱说道:
“张股长,真得麻烦你跑一趟了,剧组用新布料做道具服装也是一种浪费,如果这里的能用,厂子也能得到相应的收益,这是两利共赢的一件好事儿。”
回去拉导演、服装师这个理由,可比被崔常有撵走好听的多。
张大柱瞪了老崔一眼,也不管什么中午吃顿好的,转头就出了车间。
陆扬也婉拒了崔常有中午去厂招待所吃饭的邀请,说是导演、服装师来了一起吃,就开始招呼厂里的工人,拆卸拉来的旧马鞍。
除了旧马鞍,车上还有几十套破旧的刺杀防具。
对驻地的抠搜,老崔嗤之以鼻,招呼一声,车间也就多了几十副半新不旧的刺杀防具。
确认过旧马鞍的出皮率后,陆扬就拿出了唐刀的图纸。
手工锻打,不仅耗时费力,而且还做不标准。
所以剧组要用的刀剑类道具的打造标准,陆扬就选择了机加工。
机加工听着复杂,其实就是气焊切割出形状之后,以磨床,也就是砂轮或是砂带机打磨成型。
跟崔常有交流之后,陆扬要用的设备,修械所不仅有,而且数量不少。
陆扬之前在驻地问的修鞋缝纫机,修械所的数量不多,但却有十几台缝制帆布的电动缝纫机。
设备齐全、材料充裕,陆扬也接受了崔常有的建议,用坦克履带护板作为磨制唐刀的原材料。
镶装刀具的铜材,修械所虽然没有现成的铜板料,但有崔常有口中六十块钱一个的榴弹炮弹壳,以及各种大大小小的炮弹壳、高射机枪壳。
除了黄铜弹壳之外,崔常有还真给陆扬拉来了两根报废的幺零五缩脖炮炮管。
有所谓的保密纪律在,对这俩炮管陆扬也只能是摆手婉拒。
除了铜材之外,镶装刀具的鞘材也是必需品之一,当陆扬提及红木色的时候,崔常有这个厂长也很大气,直接让人拉来了几个材质疑似红木的大柜。
看着面前的仿竹节红木衣柜,再看了看旁边雕着花鸟人物的大柜,以及两个素面大柜,陆扬吞了吞口水问道:
“崔厂长,衣柜的做工很好,毁了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