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5章
今天早上跟师傅去那边的车间学习,说是去学习也谈不上,我算是过去玩的。我跟师傅过去,我就在旁边,师傅去教那些人怎么烧焊,有什么要求这些。我就在旁边听着,似懂非懂,因为不懂,所以我记不住多少东西。我感触比较深的还是一个海南那边的师傅,叫师傅教他单面焊还是双面焊,我有点记不清了。师傅就叫他先把这个学好了,再教他焊其他的。师傅说,你这个都还没学会,那个更难,先学会基本的,才能去学那些相对较难得。首先得学会了走路,你才能去与别人赛跑,你都还不会走路就想着去奔跑了,这怎么行。
有时候,我们就是这样,学一件东西的时候,还没有完全会就想着去学习其他的,好学是好的,但我们也得分清主要的跟次要的。基础是主要的,你基础不扎实,学习其它有难度的也是半途而废的。今天的这群人考的是特殊工种证书,他们需要考的证书挺多的,不像我们,现在我一个证书都没有,也不知道考什么证书。他们这群人是靠这些证书评职称,加点补贴。
他们当中也有女焊工,在这边是没有看到女焊工的,听说以前是有的,只不过没多久就调去办公室里了,一般没有女焊工去现场烧焊。师傅就在那里教他们,他们把一些用过的钢材重新切割打磨,这样又可以用来烧焊了,他们大多是药皮手工焊,不是药芯自动焊。他们不用二氧化碳保护焊的时候,我过去拿来烧一下就放下来的,如果可以的话,我挺想烧焊一下,毕竟现在是真的闲。
今天闻到了乙炔,那味道真的难受,我赶紧出去。有一个师傅在换气瓶的时候,没有关紧阀门,然后把另一边接通输气管的口,把输气管喷射出来,这导致喷出一些乙炔气体,不过他立马关紧了阀门。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都戴口罩,但我没有戴口罩,不能吸入过多这样的气体,所以我赶紧出来。氧气瓶倒是没什么事,但这个乙炔瓶问题有点大,安全事项还是得多多小心。
在这现场,安全是第一,一发生事故那就是很大的事故,都是危及生命的事故,所以我们需要多多小心。这也为什么昨天,一个年龄较大的姐姐叫我帮她打磨一个铁针,我还没打磨多久,师傅就过来接手打磨。在安全这一块,师傅还是很小心的,尽快我会干这些活,他也不会让我去干,相对安全一点的事情,师傅才会让我做。
师傅平时烧焊的时候,他也不会让我看太久,如果他知道我一直在旁边,他会跟我说,看久了眼睛会痛的,你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师傅带领这群人学习,他们有什么技术上的问题,师傅都会帮他们解答,并亲自示范给他们看。他们平焊焊得比较好,但立焊就有点难度,立焊对电压电流的要求比较大,得会调这些才控制焊丝的融化速度。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师傅烧焊的时候是微小来回焊或者是M字型那样烧焊,但今天有为姐姐问他的时候,我看他在地上画的是倒三角形,我有点明白他的意思,就是立焊的时候,把留下的融丝拉上去,不让它以为重力的影响向下过多地留下。我看到师傅怎么教别人焊立焊,可惜的是我没有亲自实践过,我就简单地在地上平焊。师傅的这个方法很实用的,其他师傅应该也是这样,区别的话,我觉得师傅的第三道焊比其他师傅好,因为第三道焊一般是用来修饰美观的。师傅烧完三道焊,给我感觉就是他一道烧焊完成,因为焊迹真的很美观。
这些过来考试的人,他们烧焊的板需要自己去装配,装配好不好也影响烧焊,所以师傅也教他们怎么去装配。两块钢板打磨开坡口之后,两个板之间的间距以焊条药皮为主,然后就拿薄板在开坡口背面固定好这两块板。固定好两块板之后,在坡口的那一面烧焊,有没有烧穿就看后面的薄板有没有痕迹。不过如果他们烧三道焊的话应该会烧透的,因为第一道打底的时候,就可以烧透了。
他们烧得好不好,成品是需要检查的,听师傅说他们考试的不用拿他们烧焊的成品去拍片,但会拿去切割测试强度这些,会进行拉伸,敲打等工序。所以他们烧焊不能出现气孔这些,必须把握好烧焊时的速度。有个较年轻的师傅问师傅,二氧化碳保护焊电流电压这些什么调,师傅说的我想他也不太懂,但我也不知道我是懂还是不懂。
师傅说,你烧焊的时候,看看电流电压是否匹配,是电压大了还是电流大了,你是烧多厚的板,需要多大的电流电压等等。总的来说,就是熔丝吧!我个人感觉就是这样,因为电流电压过大,容易把板烧透了,成型不了。那个人烧焊的时候,师傅就知道了是电压过大还是电流过大,都知道是什么原因了。我感觉师傅有可能也要根据弧光来判断,带着这些疑问,我查找资料知道,电流是控制焊缝的熔深的,而电压是控制熔宽的。
知道这些知识之后,还要结合平时的经验,才知道怎么去控制电流电压这些,我想这些师傅们以后都懂的,毕竟这个是他们的饭碗。好多事情,只有经历过了,才真正的知道是怎么样的,书本上的知识可能会忘记,但是深刻的经历有可能会永远记住,这就好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阿文书于2021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