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 灵帝的抉择
洛阳皇宫的德阳殿内,气氛凝重得近乎窒息。汉灵帝刘宏坐在那宽大却冰冷的龙椅上,双眼布满血丝,死死地盯着殿下神色各异的群臣。他的面庞因焦虑而略显扭曲,往日里那身彰显帝王威严的华丽龙袍,此刻也仿佛成了沉重的枷锁,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如今黄巾军势如破竹,朕的江山危在旦夕,诸位爱卿究竟有何良策,能解朕之困局?”刘宏的声音沙哑而疲惫,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透着深深的无助与绝望。
朝堂之下,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却始终无人敢率先站出来给出一个能让皇帝满意的答案。就在这时,起义军将领皇甫嵩,这位身形高大、面容刚毅的中年武将,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出队列。他身着一套沾满尘土与血渍的铠甲,虽略显凌乱,却无损其周身散发的英武之气。
“陛下!”皇甫嵩单膝跪地,声音洪亮且坚定,“当下我军士气低落,屡战屡败,实乃兵力与军心之故。依臣之见,可拿出皇宫钱财及西园良马,赐予前线军士。钱财能解将士们生活之忧,良马可壮我军战力,如此必能极大鼓舞士气,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一些大臣面露惊愕之色,毕竟皇宫钱财与西园良马,皆是皇帝平日里最为珍视之物,如今要拿出来,谈何容易?
与此同时,李想,一位身形清瘦、目光敏锐的大臣,也急忙出列。他神色焦急,拱手向皇帝说道:“陛下,党国之祸积怨已久,其影响深远。如今黄巾军势大,倘若党人与黄巾军合谋,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我大汉江山恐将万劫不复!”李想一边说着,一边偷偷观察着皇帝的脸色,额头上已满是细密的汗珠。
汉灵帝听了二人之言,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纠结万分。他缓缓站起身来,在龙椅前的台阶上踱步,脚步沉重而迟缓。皇宫钱财,那是他肆意挥霍、享受奢华生活的保障;西园良马,皆是千里挑一的宝马,他时常引以为傲。可如今,要将这些心爱之物拱手送人,他实在是心疼不已。但他也非常清楚,若不采取有效措施,黄巾军一旦攻入京城,自己恐怕将死无葬身之地,更别说什么财富与宝马了。
想到此处,汉灵帝停下脚步,抬起头,眼神中透着一丝挣扎与决绝。他望着殿下的群臣,仿佛在寻求最后的支持与认同。“诸位爱卿,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是该守住朕的财富,还是该为江山社稷放手一搏?”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显然内心还在做着激烈的斗争。
一时间,朝堂上议论声更大了。有的大臣认为,钱财与马匹乃身外之物,若能借此挽救江山,不失为明智之举;而有的大臣则面露难色,觉得如此做法实在太过可惜,毕竟这些都是皇家的财富象征。
就在汉灵帝犹豫不决之时,一位年迈的大臣颤颤巍巍地走出队列。他名叫杨彪,历经几朝,德高望重。“陛下,老臣以为,当下局势危急,江山为重。钱财与马匹虽珍贵,但与江山社稷相比,实乃微不足道。若能以这些换取将士们的忠心与斗志,平定黄巾军之乱,那便是值得的。望陛下三思啊!”杨彪一边说着,一边重重地咳嗽了几声,声音中满是沧桑与忧虑。
汉灵帝听了杨彪的话,心中一动。他再次望向皇甫嵩与李想,见二人眼中皆充满了期待与坚定。终于,他长叹一声,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也罢!朕就依二位爱卿所言。拿出皇宫钱财及西园良马,赐予军士。”汉灵帝的声音虽然低沉,但在这寂静的朝堂上,却显得格外清晰。
随后,汉灵帝又陷入了沉思。党人之事,一直是他心中的一块心病。如今黄巾军势大,若党人真的与黄巾军勾结,那局势将更加难以收拾。经过一番痛苦的思索,他咬了咬牙,下定决心。“传朕旨意,在壬子日大赦党人。”汉灵帝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与不甘,“朕希望,他们能念朕之恩,为朝廷效力,共同对抗黄巾军。”
旨意传出后,朝堂上一片震惊。许多大臣都没想到,皇帝竟会做出如此决定。但在这危急时刻,也无人敢提出反对意见。
为了进一步增强朝廷的实力,汉灵帝还要求各公卿捐出家中的马匹,以充实军队。同时,下诏推举众将领的子孙及民间有深明战略之人,到公车署接受面试。
公车署前,一时间人头攒动。前来面试的人形形色色,有的身着儒服,手持书卷,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有的身着铠甲,腰佩长剑,眼神中透着英武之气。他们都怀揣着一腔热血,希望能在这乱世之中一展身手,为朝廷效力,拯救天下苍生。
一位名叫郭嘉的年轻书生,也在人群之中。他身形修长,面容清秀,眼神中却透着超越年龄的睿智与冷静。他望着公车署的大门,心中暗暗发誓:“今日,我定要在此崭露头角,为这混乱的天下,寻出一条出路。”
在众人的期待与紧张之中,面试开始了。考官们提出了各种关于军事战略、治国理政的问题,应试者们则纷纷各抒己见,激烈地辩论着。郭嘉凭借着自己卓越的见识与敏锐的思维,脱颖而出,引起了考官们的注意。
而在皇宫之中,汉灵帝在做出这一系列决定后,心中依旧忐忑不安。他不知道,这些措施是否真的能如他所愿,挽救东汉王朝于水火之中。但此刻,他已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这些举措上,以及那些愿意为朝廷效力的臣民身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廷逐渐开始有了新的变化。士兵们得到了钱财与马匹,士气大振,训练也更加刻苦。而那些被赦免的党人,也纷纷表示愿意为朝廷尽忠。各地举荐的人才,也陆续充实到了朝廷的各个部门。然而,黄巾军的威胁依旧如高悬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东汉王朝能否在这一系列举措下,扭转战局,摆脱困境?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而历史的车轮,正缓缓地朝着未知的方向滚动着,等待着所有人的,将是更加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