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岭军与颜书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你洗碗的声音比大象走路还响,“程雪梅无奈地说,“我住半岛酒店,明天再联系。“她拿起包包,在门口停下,“对了,岭军,你父亲的事...我很抱歉。那不是君子所为。“

张岭军只是点点头。门关上后,他长舒一口气,像刚通过了一场艰难的考试。

“所以...“颜书瑶咬着下唇,“我爸的公司真的有麻烦了?“

“看起来是的,“张岭军皱眉,“但我不明白为什么你妈找我帮忙。理论上,她应该恨我才对。“

颜书瑶摇头:“我妈一直很实际。她知道你现在的人脉可能有用。“她犹豫了一下,“你会帮忙吗?“

张岭军看着她,眼神温柔:“为了你,我会试试。“

这句话让颜书瑶的心脏漏跳一拍。七年前,他选择离开是为了保护她;现在,他愿意帮助她讨厌的父亲,还是为了她。

“谢谢,“她轻声说,“不过别勉强。我爸...他欠你一个道歉。“

张岭军笑了笑,没有回答。他走到猫爬架前,轻轻抚摸着小雨的脑袋:“看来我们的小雨今天成了最大赢家。“

颜书瑶走到他身边,两人肩并肩看着熟睡的小猫。在这个安静的瞬间,七年的隔阂似乎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此刻,他们站在一起,面对未来的风浪。

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木地板上投下条纹状的光影。颜书瑶呈“大“字形趴在床上,半边脸埋在枕头里,一缕阳光正好照在她的眼皮上。她皱了皱鼻子,像只被惊扰的猫一样往被窝深处缩了缩。

“书瑶,起床了!“张岭军的声音伴随着煎蛋的滋滋声从厨房传来,“再不起来早餐就凉了!“

“唔...世界毁灭了再叫我...“颜书瑶把脸更深地埋进枕头,声音闷闷的。

厨房里的动静停顿了一下,接着是脚步声接近。张岭军站在卧室门口,身上围着颜书瑶那条印着“Kiss the Cook“的粉色围裙——这画面本该滑稽,却莫名有种居家的性感。

“已经九点了,“他抱着手臂说,“你昨天不是说今天要去邮局取快递吗?“

颜书瑶猛地睁开眼:“该死!我的样书!“她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头发乱得像被雷劈过的稻草堆,“老王说今天最后一天,再不取就退回去了!“

张岭军挑眉:“老王?“

“社区快递站的老王,“颜书瑶一边套上皱巴巴的T恤一边解释,“耳朵有点背,总把我的名字听成'严书妖'。“她模仿着老王的山东口音,“'严书妖!你的妖怪书到了!'“

张岭军嘴角抽动:“我有点想见见这位老王了。“

“你会爱上他的,“颜书瑶光脚踩在地板上,被冰得一个激灵,“上次他非要给我介绍他侄子,说'搞文学的配搞建筑的,绝配!'“

“先知啊。“张岭军嘀咕着转身回厨房。

早餐是蓝莓松饼配鲜榨橙汁——张岭军已经摸清了颜书瑶的口味偏好。她狼吞虎咽地吃着,碎屑掉在睡衣裙摆上,引得小雨从椅子下钻出来,小鼻子不停地嗅着。

“慢点吃,“张岭军皱眉,“没人跟你抢。“

“作家与食物的关系就像流星与大气层,“颜书瑶口齿不清地说,“激烈而短暂。“

“什么乱七八糟的比喻。“张岭军摇头,却还是给她又添了一块松饼。

门铃突然响起,两人对视一眼。

“你妈?“张岭军瞬间绷直了背。

“不可能,她有钥匙。“颜书瑶擦了擦嘴去开门。

门外站着一位六十多岁的妇女,烫着时髦的小卷发,手里端着一盘刚烤好的饼干。

“书瑶啊,阿姨烤了些曲奇,想着给你送点来。“陈阿姨笑眯眯地说,眼睛却不住地往屋里瞟,“听说你这里有...客人?“

颜书瑶在心里翻了个白眼。陈阿姨是出了名的社区情报站站长,谁家有点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的耳目。

“谢谢陈阿姨,“她接过饼干,“这是我大学同学张岭军,暂时借住几天。“

张岭军走过来,彬彬有礼地点头:“您好。“

陈阿姨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哎呀,好俊的小伙子!做什么工作的呀?结婚了吗?“

“建筑设计师,未婚。“张岭军微笑回答,却在背后偷偷戳了颜书瑶一下。

“那太好了!我侄女刚从英国留学回来,也是学设计的,你们肯定有共同语言...“

“陈阿姨,“颜书瑶打断她,“我们正要出门,改天再聊好吗?“

送走依依不舍的陈阿姨后,颜书瑶长舒一口气:“恭喜你,现在全小区都会知道我家住了个'俊小伙'。“

张岭军挑眉:“吃醋了?“

“才怪!“颜书瑶耳根发热,“赶紧收拾出门,邮局十一点就午休了。“

半小时后,两人站在社区快递站前。那是个由自行车棚改造的小屋,门口挂着歪歪扭扭的“老王快递“招牌,玻璃上贴满了泛黄的快递单和褪色的广告。

“严书妖!“一个洪亮的声音从里面传出,“你的妖怪书到了!“

老王是个六十多岁的精瘦老头,皮肤黝黑,眼睛却亮得惊人。他看见颜书瑶身边的张岭军,眼睛更亮了:“这就是你那个建筑师对象吧?我就说嘛,搞文学的就得配搞建筑的!“

张岭军忍俊不禁:“您好,王叔。我是张岭军。“

“好好好!“老王拍着张岭军的肩膀,力道大得能拍死一头牛,“小伙子有眼光!我们书妖虽然邋遢了点,但是个好姑娘!“

“王叔!“颜书瑶红着脸抗议。

老王哈哈大笑,转身从里屋搬出一个大纸箱:“喏,你的妖怪书,沉得很!“

颜书瑶兴奋地拆开箱子,里面是二十本精装书——她的新作《重逢》的样书。封面是深蓝色的,上面有一对背对背的剪影,中间隔着一条银色的河流。

“哇哦,“张岭军拿起一本,“比电子稿看起来有质感多了。“

“送给你。“颜书瑶在扉页写下“给岭军,愿所有离别都有重逢的一天“,然后迅速合上书,不敢看他的表情。

老王在一旁摸着下巴:“书妖啊,你这本书写得啥?还是那些情情爱爱的?“

“王叔!我写的是严肃文学!“颜书瑶抗议道。

“严肃文学也得谈恋爱嘛,“老王不以为然,“就像你和你家这位,多好的素材!“

张岭军突然搂住颜书瑶的肩膀:“王叔说得对,我们确实...很有故事。“

颜书瑶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偷偷掐了张岭军一把,他却面不改色。

离开快递站,颜书瑶抱着剩下的书,瞪向张岭军:“你干嘛那样说?“

“配合演出啊,“张岭军无辜地眨眨眼,“不是你让我假装男朋友应付刘美玲的吗?老王看起来像是刘美玲的升级版。“

“老王不一样!他是...是...“颜书瑶卡壳了。

“是什么?“

“是会在冬至给我送饺子的人,“颜书瑶轻声说,“是知道我熬夜写作就早上不按门铃的人。“她顿了顿,“是这七年来,为数不多真正关心我的人之一。“

张岭军的表情柔软下来:“那我更应该让他放心了。“

两人沉默地走了一段,路过社区小公园时,一个白发老人坐在长椅上向他们招手。

“书瑶!新书出来啦?“退休的文学系教授林老笑眯眯地问。

“林教授!“颜书瑶小跑过去,拿出一本书,“正要给您送去呢。“

林老接过书,眼睛却打量着张岭军:“这位是?“

“张岭军,我...朋友。“颜书瑶介绍道,“这是林教授,我写作上的导师。“

张岭军恭敬地握手:“久仰。书瑶常说您是她见过最犀利的文学评论家。“

林老哈哈大笑:“小伙子会说话!“他转向颜书瑶,“这次写的是什么?别再像上本那样虐心了,我老伴看完哭湿了三包纸巾。“

“这次...不一样。“颜书瑶瞥了眼张岭军,“是关于重逢与原谅的故事。“

林老意味深长地看着两人:“生活总是最好的老师,不是吗?“

告别林老,两人决定去超市采购。路上经过一家宠物店,小雨的猫粮快用完了。

“等等,“张岭军突然停下,“那是不是林阳?“

宠物店橱窗前,林阳正专注地看着里面的一窝小金毛,表情梦幻得像个看到糖果店的孩子。

“林阳?“颜书瑶叫道。

年轻人猛地回头,脸瞬间红了:“颜作家!张老师!你们怎么在这?“

“买猫粮,“颜书瑶说,“你呢?想养狗?“

林阳不好意思地挠头:“就是看看...我公寓不让养宠物。“他眼睛突然一亮,“对了,小雨喜欢那个猫爬架吗?“

“非常喜欢,“颜书瑶笑道,“谢谢你这么破费。“

“不客气!“林阳兴奋地说,“我按张老师给的设计图选的,他说要实木的,平台间距要适合小猫跳跃...“

颜书瑶转向张岭军:“你给的设计图?“

张岭军咳嗽一声:“就...随手画的。“

林阳崇拜地看着张岭军:“张老师太谦虚了!那个设计考虑了猫的行为学和力学原理,简直可以申请专利!“

三人聊了一会儿,林阳接到姐姐的电话匆匆离开。颜书瑶看着他的背影,忍不住笑了:“他崇拜你就像小雨崇拜猫罐头。“

张岭军摇头:“他只是太热情。“

“热情是好事,“颜书瑶轻声说,“我已经很久没有那种热情了。“

张岭军看了她一眼,没有接话。

超市里,两人推着购物车穿梭在货架间。张岭军像个精准的采购机器,直奔目标商品;颜书瑶则像被糖果吸引的孩子,不断往车里扔各种零食。

“膨化食品不是正餐,“张岭军严肃地说,拿起一包薯片看了看成分表,“而且这个反式脂肪酸含量——“

“——但它的碳水化合物能直接转化为灵感!“颜书瑶抢回薯片扔进车里,“作家必备营养!“

张岭军摇头叹气,却还是放任她往车里塞了两大包薯片和三盒巧克力。

经过冷藏区时,一位穿白大褂的促销阿姨拦住他们:“帅哥美女,尝尝我们新出的酸奶吧!买二送一!“

颜书瑶刚要拒绝,张岭军已经接过试吃杯:“谢谢。“

促销阿姨眼睛一亮:“哎呀,小伙子真懂行!这是我们公司最新研发的产品,添加了益生菌和胶原蛋白...“

张岭军认真听完介绍,尝了尝样品,然后——让颜书瑶大跌眼镜地——和促销阿姨热烈讨论起酸奶的菌种选择和发酵工艺。

“你...懂酸奶制作?“离开冷藏区后,颜书瑶难以置信地问。

张岭军耸肩:“非洲项目里有个酸奶合作社,我帮忙设计厂房时学了一点。“

“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吗?“颜书瑶半开玩笑地问。

张岭军突然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有。我不会...忘记你。“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颜书瑶心里激起层层涟漪。她慌乱地抓起一包旁边的糖果:“试试这个吧,新口味...“

排队结账时,前面站着个年轻妈妈,怀里的小宝宝一直冲张岭军笑。

“他喜欢你,“年轻妈妈笑着说,“平时很认生的。“

张岭军做了个鬼脸,小宝宝咯咯直笑。颜书瑶看着这一幕,胸口莫名发紧——大学时他们曾半开玩笑地讨论过将来要几个孩子,张岭军坚持要两个,说独生子女太孤单。

“你还好吗?“走出超市时,张岭军关切地问。

“嗯,“颜书瑶勉强笑笑,“只是...想起一些事。“

回程路过小区花园,几个老太太正在打太极拳。为首的看见颜书瑶,立刻招手:“书瑶!来跟阿姨们练练!整天坐着写作对身体不好!“

“不了,李阿姨,“颜书瑶笑着拒绝,“我朋友在...“

“朋友?“李阿姨眼睛一亮,上下打量着张岭军,“这不是陈姐说的那个俊小伙吗?“

张岭军彬彬有礼地点头:“您好。“

“哎呀,真是一表人才!“李阿姨热情地说,“会打太极拳吗?“

十分钟后,颜书瑶憋笑憋到内伤地看着张岭军被一群老太太围在中间,笨拙地模仿着太极拳动作。

“不对不对,“李阿姨纠正着他的姿势,“要慢,要柔,像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