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从扬州十日开始再造乾坤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1章 出则为夷狄

“嘿嘿,小爷,高!”

张百户笑着对朱慈烺比了个大拇指:“小爷放心,您吩咐的事情基本上都安排妥当了,穆虎派人来跟小爷禀报,他暗中招揽四散的锦衣卫旧部,重新联络构建锦衣卫的线报网络,如今麾下聚集的北京南逃而来的锦衣卫士卒约莫有百十来号人,其中北镇抚司四十二人,南镇抚司二十六人,仪鸾司十来号人马,穆虎让您放心,再给他一段时间,锦衣卫的摊子就能重新支起来了!”

朱慈烺点了点头,却又是叹息了一声:“锦衣卫在京城十五个千户所,如今却只剩下了这么点儿人。”

张百户闻言脸色也是凝滞了下来,随后沉默许久之后,方才是闷声对朱慈烺道:“神京破城之时,虽骆大人已经投降,但弟兄们却并不愿意投降,与贼逐巷的抵抗,大多数兄弟都是……都是那个时候,没了。”

张百户低着头抹了一把眼泪,却又是急忙的吸了吸鼻子,对朱慈烺拱手道:“不过小爷您放心,咱们锦衣卫就算是只剩下一个人在,那也是天子亲军!只要是小爷您的命令,咱就是拼死,也不给您跌份儿!”

朱慈烺闻言,心情不由得有些沉重,自己,真的当得起这些人的信任,当得起这份大任吗……

锦衣卫的日子很难过的,除了他高祖父嘉靖帝的好基友陆炳在位的时候锦衣卫的地位稍微回暖了一些之外,锦衣卫自从永乐年间之后那是小二黑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混到最后就连京城的锦衣卫都要靠收保护费这种地痞流氓的行为才能勉强维持生活,至于军饷?关宁边军和戚家军都讨不来,你们锦衣卫作为自己人反正也没什么别的事儿,就先苦一苦吧!

这一苦,苦了二三十年……

锦衣卫们被迫只能干些收保护费的勾当,明明是飞鱼服绣春刀逼格拉满,实际上却是被老百姓当面背后的看不起羞辱,至于飞鱼服……早没了!

除了祖辈有一身儿之外,他们这代人哪穿得起飞鱼服?官服都是要自制的,他们就算是有这个资格穿,也没这个财力买,所以到如今还穿飞鱼服的锦衣卫那是少之又少。

都惨成这样了,说实话锦衣卫在破城的时候居然还有人甚至是大部分锦衣卫奋战到了最后一刻,人家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若不是为了这“天子亲军”四个字,谁不想活命?谁不想高官厚禄?连指挥使都投了,他们却依旧在奋战,在为皇帝争取最后的时间,所为者不过一句话:“报君黄金台上意”!

不只是他们,还有史可法,宁浤,李士淳……

这些一路上帮助自己的人,没有这些人自己不可能走到这里走到今天!

而他们这么帮助自己,难道真的是为了什么利益?

不是的,谁会在乎一个亡国太子?谁会想从他身上攫取到什么?他对他们最好的利益,就是别添麻烦,自己找个僻静的地方等死!

而他们却依旧选择了帮助朱慈烺,甚至是付出毕生积蓄,乃至于生命的代价!

为的不过是那四个字……

中兴大明!

自己……真的对得起这么多人的信任吗……

朱慈烺有些茫然的坐到了床上,他在几个月前,也不过是一个刚刚考上研还在帮老师看店的大学生啊!

他真的扛得起这样沉重的责任吗……

他拿什么担起这破碎的江山?就光靠着不怕死?死在扬州,对他而言或许是一个最好的归宿,然而对于这个江山呢,对于这些如此信任他的人呢?

自己死了,他们怎么办?

“小爷!”

朱慈烺茫然的低着头时,张百户似乎是感受到了朱慈烺的茫然,掀起衣服单膝跪在地上对朱慈烺拱手:“小爷,标下等,在等候您的命令!”

朱慈烺回过神来转头看向张百户,在看到张百户的眼神之后,朱慈烺迷茫的神色也渐渐的平静了下来。

我已经,无路可退了!

朱慈烺这样想着,从怀中掏出了那封早就准备好了的书信起身递给了张百户:“你将这封信交给穆虎,让他务必亲自走一遭,要他亲自去送,对了,记得穿飞鱼服去送。”

张百户有些为难的挠头,现在去哪儿找飞鱼服?不过朱慈烺既然有了这个吩咐,张百户也只能是把这个问题丢给穆虎自己解决,躬身应了一声之后接过了书信,草草的看了,只见上面写着一行刚劲虬结的颜楷:

“大明太子朱慈烺敬奉书于宁南伯左公良玉!”

左懋第的使团很快就离开了张家湾,并且接下来的一段路途很显然左懋第等人就不会再体验一下这些“乡土人情”了。

因为清廷的礼部官员又奇库亲自前往张家湾迎接的左懋第等人,说是迎接,实际上就是押送,从张家湾启行之后,南明使团就陷入了清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多尔衮派遣了三百人的骑兵队伍押送左懋第,一路上一言一行都要跟清军报备,自然是引起了使团中大多数人的不满。

反倒是之前一直十分傲然的副使马绍愉此时看着这些旗人士兵蔫儿了下来,只能是对自己人陪着笑:“暂且忍耐,忍耐,待进京见了他们主事的,再作计较。”

不管他到底是真的要跟多尔衮计较计较,还是只是托词,他们都没这个机会了。

十月十二日,左懋第亲捧弘光御书自正阳门入,一路上寂静无人,想来是清廷已经得知了左懋第等人在临清遇到的拦路哭驾的情况,所以左懋第等人一路上只有清军押送,没见一个百姓。

一路直接走到了鸿胪寺内,又奇库对左懋第拱手笑道:“贵使今日便先下榻此处歇息,明日我等再行拜会。”

虽然双方如今的关系不明朗而且左懋第也因为之前的事情对清廷多戴几分有色眼睛,但是又奇库此人只是一个礼部官员,并且汉话说的十分流利。

据他自己所说他是属于正蓝旗叶赫那拉,从小生活在辽边,经常和父祖一起前往大明贸易,并且因此从小就接受的是大明这边的教育,心中更多的是崇仰汉学。

左懋第还以为他是个外满内汉的香蕉人,因此来了交谈的性质,然而聊了两句之后,又奇库便劝说南明去掉皇帝尊号,一起并入大清,并且对左懋第直言不讳道:“哀哉大明国祚,今日已尽,臣等本为建州卫士,今日入关,所为者报先帝之仇,存续国统,此汉之代秦,又如明之代元,不过国朝更迭也,公何以奉伪君而裂国家?”

左懋第闻言脸色便沉了下来,冷哼一声拂袖而去,又奇库心里纳闷,后来找着好几次机会和左懋第搭话左懋第都不再搭理他,直到又奇库细心的请求左懋第赐教,并且总归是要告诉自己哪里错了才是。

左懋第这才是指着自己的身上和又奇库身上道:“若为一家,何以汝之所着,非我之所着?”

又奇库一愣,紧接着劝说道:“今虽如此,只风俗不同,朝堂之上,汉满亦分列而座,如此汝行汝道,我行我道,久而久之,孰优孰劣,自然得知。”

左懋第闻言便是笑了:“若不为君故,则百年之后,必我华夏礼兴,不,十年!只需要十年,则无汉满之分!入则为华夏,出则为夷狄,君亦曾闻!”

“只恐怕……”

左懋第笑着摇摇头,神秘的看了一眼又奇库摇了摇头:“贵国的君主等不到那个时候!”

左懋第说完就不再跟又奇库探讨这个问题了,又奇库以为左懋第是说的气话,咒自家皇帝死,却完全想不到左懋第所预言的,乃是日后满清皇帝只会比他们更敏锐的发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