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梁山好汉,开局程咬金模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7章 宋江:师师姑娘,你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当官的?当官的还敢来梁山?”

那士兵眸子中有些奚落,但手下动作却没什么耽搁。

立即让人放了一只信鸽,然后道:“大当家说了,要以梁山为核心,建造一座大城,这地方,现在都是我梁山地界,此地是梁山城外城界碑处。”

“不过不阻止外人前来投奔,只需要验明身份即刻。”

“但你既不是贫苦百姓,又不是来投奔的,还是个当官的,所以……”

“进肯定是可以进去的,却需要我检查行李,并且派人跟随。”

“你可听清楚了?”

“听清楚了,听清楚了。”宋江答应着,内心却瞬间涌动着滔天巨浪。

梁山,要在此处建造一座城市?

这,这,这…是谋反的节奏啊!

本来,盗贼们占山为王,其实就相当于谋反,官兵也一直派兵时时征缴的,但占山为王的好处就是,可以依据地理优势,展开恰当的防御。

是以,官兵征缴的多,但贼寇很难剿灭干净,反而越来越多。

很多地方,因无足够财力,兵力,也就放任自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但这梁山倒好,直接建立一座城市…且不管城市建造的如何,这就相当于建造了一个国中国啊,靶子也太大了,这不是自取灭亡之路吗?

那梁山大当家,怎么敢有如此“雄心壮志”呢?

心头惊疑不定时,梁山军已经检查了他的车队,并无什么过分打扰,然后派了十个人,骑马跟着,和他们一起往梁山而去。

宋江骑在马上,沉默不语。

好半晌才消化了这个信息,但越想却又越觉得不可能!

自古以来,修筑城市,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说别的,光是需要的金银钱粮,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自古以来,也只有当权者,才能够做这种事。

梁山只是一片水泊,山下有不少村庄而已,就算有万人民众,可就想要建一座城市?

怎么可能!

“莫非是梁山大当家虚张声势?”

宋江这般想着,越想越可能,但直到转过了一个弯,看到眼前场景时,宋江的想法,彻底烟消云散了。

宋江之前没有来过梁山,但是来之前是做了功课的。

知道梁山脚下,有不少村子,但这些村子,都是很贫穷的,绝大部分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都靠着仅有的几亩薄田,过日子,可以说,相当辛苦。

但也相当普遍。

只是……

眼前的景象,还是他印象中的梁山附近村庄?

这一眼望去的千亩良田是怎么回事?

这千亩良田上尽是各种农作物是怎么回事?

这良田上为什么硕果累累?这该是一亩田地承受的总量吗?

看起来为什么收成很高?

还有,这养猪场为什么这么大?

梁山怎么养了这么多头猪?

还有养鸡场……真的假的?居然漫山遍野都是鸡?

养羊的……

卧槽,这是去辽国把大草原偷过来吗?

还有那个…是纺织厂?

这么大的纺织厂?

只听过江南那边纺织厂,规模极大,聘用人数不少,可眼前这个纺织厂,太让人震惊了吧!

这一天得出产多少衣服啊!

宋江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越看越觉得心惊。

越看越觉得……离谱!

这个梁山脚下,感觉种瓜得大瓜,种豆得大豆!

简直富的流油!

但此时,这些富的流油,居然在路上,自发组成了一支支大小部队,每支部队中,或者连绵一片尽是粮食,或者是肉类,或者是各种木料……浩浩荡荡的。

尽数发往了梁山方向。

宋江目瞪狗呆跟着,没用太久,到了梁山面前,真正的梁山脚下。

宋江才算知道了梁山士兵口中的“梁山城”是怎么回事,才知道了,这些富得流油的村民们,把物资运到哪里。

就在这儿!

就在这梁山脚下!

居然被规划,平整出了一块巨大的空地!

“看来,大当家就是要在这儿建造一座大城了。”

“梁山脚下建造大城,梁山之中为禁宫,以梁山城为中心,四周辐射的小村子,或者乡镇,作为外城延展……”

宋江这般猜测。

此刻,宋江站在梁山之前,面前一片芦苇荡,风吹过,哗啦啦作响,如同藏着千军万马,再抬头,巍峨梁山高耸而立,几座大小山峰连绵一片,光照之中,如晕成了一圈神圣的光晕。

但宋江只感觉头晕目眩,忍不住想要呐喊。

“这特么,该是一个贼寇们的地方吗?”

“这都要比我们郓城县繁华了!!!”

宋江此时还想要吟诗一首,表达此时复杂的心情,奈何文思受到刺激,没法激荡出来,脑海中只剩下了“大海啊,你全是水,毛驴啊,你四条腿……”,索性作罢。

但脸色,却一直很复杂。

……

聚义厅中。

“宋江,见过大当家的。”

“宋押司客气了,快快请起。”

程风笑道:“上次多亏宋押司书信,才让梁山提前做了准备,不至于被官兵打了个措手不及。这份恩情,梁山记下了。”

“不知道宋押司这次上来,可是来要恩情了?”

宋江被这句话说的满脸涨红,虽然他就是这么想的,但被点出来,就有点不好意思了,只要硬着头皮道:“大当家的,宋江受人之托,希望,可以以金银财物,还有八个美女,换李师师下山离去。”

“宋江此行,带了一百黄金,百两白银,还有两个美女做定金。”

“若大当家答应,后续还有十倍银钱供上。”

“这是礼单,请大当家过目。”

程风没接,反而笑道:“宋押司,一路来想必看到了不少,觉得,梁山缺钱吗?”

一句话,彻底让宋江无语了。

来之前,他以为梁山是个贫民窟,来了后才知道这特么富的流油。

所以手中拿着的这份极为丰厚的礼单,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程风哈哈一笑,道:“宋押司,这事情可不能依你,不过押司既然来梁山了,就好好逛一逛,转一转,看一下梁山风景,我片刻后,安排林冲作陪。”

“他可是原八十万禁军教头,现在是梁山的军长。”

程风对宋江释放着善意。

而这其实是程风认真想过的。

宋江毕竟是府衙内的人,虽是小吏,却有一定的知情权,而且,宋江摆明了,又和梁山交好的姿态,那么此人便可为他所用,最起码,能够传递一些消息。

而哪怕只有一条消息对梁山有用,他都是赚了的。

所以,才会安排林冲亲自作陪。

但宋江却着急了,慕容彦达派来的人,对他多次叮嘱,一定要办成那事,宋江虽没敢贸然应承,但也知道,若是空手而回,一无所获,下场不会好。

所以还是道:“大当家的稍待,请容宋江一禀。”

“慕容知府说了,只要大当家肯放了李师师,他愿意答应大当家的任何要求。”

程风心头一动,道:“任何要求?”

“是,慕容知府就是这么说的。”

“好。”程风满脸笑容。

李师师这个女人吧,怎么说呢,上了梁山后,就一直躲在房间里没出来过,说明对梁山还是没什么归属感的。

又从秦明那儿得知了,李师师对于贼寇们是相当厌恶的。

所以,程风即便馋人家身子,也没有用强。

一个心不在自己身上的女人,留着干嘛?

等哪天送自己一顶绿帽?

但此时,慕容彦达既然愿意答应任何条件,他程风若是不要,那就是傻逼,于是,开口道:“两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请慕容知府,拨个梁山附近的盐矿给我。”

卧槽!

听了这第一个条件,宋江就被吓到了!

盐矿!!!

大哥你是真的敢要啊!

自古盐就是朝廷经济命脉,那是要被牢牢掌控在手中的,难道不知道,卖私盐都是死罪?

你这倒好,直接要盐矿……

这,慕容知府能答应吗?

他有那能力能答应吗?

宋江心头直犯嘀咕,都不太想听第二个条件了。

程风却已经开口了。

“第二个条件,李师师如果同意跟你们走,我不阻拦。”

宋江微微松了口气,这第二个条件,不算什么。

想来李师师处在贼寇窝,也是一日都不能待下去了吧。

应该是非常同意的。

只是,第一个条件,太难了……

宋江没有一点把握,道:“大当家的,能否……能否让小人见师师姑娘一面?回去,也好交差。”

“这好办。”程风答应的很爽快,“石宝。”

“在!”

“带宋江去见李师师。”

“是!”

石宝带路,宋江亦步亦趋跟在后面。

到了那第一栋小区里,宋江走的更小心,也更震撼了。

毕竟,这种“高楼大厦”,从外部看,和走在里边的感觉,全然不同。

身上都透着一股紧张。

“砰砰砰!”

到了李师师房门前,石宝敲门,然后让宋江进去,他则关门等在门口。

也不探听两人要说什么,大当家说了,没必要!

“小人郓城县押司宋江,见过师师姑娘。”

“小人是奉了慕容知府的命令,前来救姑娘的。”

宋江进门后,就看到了李师师。

只一眼,就惊为天人,但他多少知道点内情,知道将会是当今官家的女人,根本不敢多看,说了来意后,垂手而立。

“来救我吗?”李师师满脸兴奋,她等这一天等了好久了。

“是的,师师姑娘,慕容知府让我和梁山联系,然后用钱财赎买师师姑娘,计策已商定,我这就回去,找慕容知府复命。”

宋江说着,话锋一转,问道:“不知,师师姑娘,现下如何了?”

这话问的隐晦,但李师师也是聪明之极的人,如何听不出来。

当下,认真道:“这梁山大当家,应该对我有意,且不是粗鲁草莽之性格,是以,待我甚为客气,只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她送我这等天上才有的房子,让我居住。”

“请了不知多少名厨,每日变着花样给我做天下少见的美食……用心极深。”

“还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天下一等一的女红,做出了天下一等一的华服。”

“他的这番心思,无非是想让我乖乖归顺而已。”

“我李师师见得多了。”

“不过也幸好如此,他对我倒是不曾有任何侵犯。”

宋江的脑海中,此时却是大大的问号。

这房子,在梁山不是人手一个吗?

天上才有?

那美食,什么火锅,番茄炒鸡蛋,面条……

郓城县的龙门客栈就卖啊,价格还很亲民。

请了无数名厨?

至于那衣服,宋江说不清楚。

但,好像梁山人人都穿是这样吧?

这李师师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算了,反正这也不关他的事,倒是有一条信息,非常有用。

那就是,梁山对李师师秋毫无犯!

这就是好消息中的好消息,只凭这一条好消息,他的前途就定下了!

当下,就要拜别离开,速速回去复命。

走到门口时,李师师叫住了他,道:“宋押司,请你转告慕容知府,师师宁死,不为贼妇!”

这话说的斩钉截铁,语气中还带着一股悲戚。

听得宋江心头一震,扭身重重行了一礼,想要越发快的离开梁山,回去复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