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生命的价值在于质而非量
美国雕刻家罗拉多·塔夫脱曾雕过一座名为“时间的泉流”的大雕像,这座雕像的主角是时间之神。
塔夫脱把他雕成为一副富于英雄气概的姿态,他站在高处瞭望一群人,包括婴孩、儿童、青年、少女、壮丁、美丽的女人,这些人从泉源往前行进。他们都显出很热诚的态度,抬头挺胸,眼睛凝视着他们看不见的目标。正是这个看不见的远景,促使他们继续前进。时间之神在看到了人类的积极精神后,也一定会表示出歆羡。因为人生不仅仅是“来自尘土,复归尘土”的短暂循环,而是一段长长的、向上向前的行军历程。不容易受制的人类,自有先见的远景。所以雕这座雄伟雕像的艺术家塔夫脱,就把一位英国诗人奥斯丁·道布森的两句诗刻在了这座雕像的基脚上,以作为注解:
你说时间飞驰而去吗?不!不!时间停驻,是我们飞驰而去。
从此,这座杰出的雕像,在人们心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久不忘。
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知道。时间就是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东西,谁也无法逃出它的范围。是不是可以将衡量人永恒的部分称为时间?还是时间就只是假想的东西?它就是用来分割日和年的?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回答。总之,即便时间停留,我们也只能往前去。沧桑变幻,当我们重临早年游钓之地时,当地人则会把我们视为陌路人,甚至想也想不起来了。
在不同时期,时间好像有几种不同的速度。在青少年时期,一天过得很快,而一年却慢得像蜗牛一样在爬行;到了老年,则恰恰相反,一年年飞梭而去,不知不觉间,秋去冬来,一年就完了,可是一天一天的日子却十分难熬,就像懒汉做工一样拖得很长很长。
因此,在时间上有几种标准:时钟时间、心理时间和生理时间。有时候时钟上的时间也会同你作怪。譬如说,当你眼睁睁地盯着一壶冷水煮沸时,会感到时间过得很长,但有些时候你在干其他事情时一个钟点一瞬间就过去了。
人们一般把时间分成过去、现在和未来三部分。不过这也只是一种权宜之策。过去的,并没有真正过去,它仍活在我们心中,铸成我们气质的一部分。我们用记忆控制过去;用信心征服现在。这信心也是一种勇气,我们又用希望来制胜未来,这希望是人类最大的天赋。
在不朽的世界里,时间并不存在,一千年如同一日。没有岁月,没有老年,也没有死亡,只有永续不断的现在。所以书籍或言谈中提到神秘的永恒,总是把它视为眼前的事实一样来加以描述,对于这一点我们一时半会儿很不容易理解。
我们为什么要把人的生与死划成两大部分,好像他在那一天出生,过了几年就会死去呢?有些人根本就没有好好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一生有1/3的时间消耗在睡眠上,即使是醒着的时候,也至多只能算活了一半,其他一半全是迷迷糊糊地虚度过去了。
换句话说,人生的价值在于质,而不在于量。英国诗人济慈虽然仅活了29岁,可是从他留下的诗,留下的文学遗产而言,他却比一般人要长命得多。时间对有些人非常宝贵,譬如说圣奥古斯丁的一刻,价值就值千金大,简直无法用时钟来衡量。因为这些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他所产生的力量,足以影响我们的一生。不论年代嬗变,这些精英仍是千秋万世,子孙后辈汲取力量与喜乐的泉源!
记得我12岁那年夏天,在听过勃拉姆斯和古诺的乐曲以后,便不再感到孤独,也不再害怕死亡。我所获得的这些答案,使存在于我脑海中的回忆,以及亲身经历的许多事情明朗化,也使我的心中得到了平安。
在耳边响着的乐声和话语,珍藏在心的伟大友情,这些都是没有时间性的,它们历久不变。这些都不是过去就了事的。当初我们接触这些事物时,我们所感受到的力和美,现在回想起来,如同当年一样强烈与生动。我们一生中,即便其他粗糙无味的时光全白白度过,不留踪迹,而只要有这些没有时间性、历久不变的事物永铭心扉,那么我们也可无憾了。因为有了这些值得怀恋的时间,才算是真正的人生!
如此喜乐和振奋的时光,一面可以充实我们自己的人生,一面也可以充实旁人的人生。
也许你会觉得这种说法太虚妄,不太实际,那只是你的看法。我们现在遵循的都是很古老的法典。很久以前,有一位伟大的英国律师约翰·穆勒写了一本《论自由》,它使我们的权益有了保障。我们之所以如此忠诚,也许就因为有许多人也曾如此忠诚。所以,我们的问题是要把时间变成我们的生命,并不只是仅仅把这一段时间度过去就算了,而是要使人生更深沉,更丰富。如果我们不能用永恒的思想或事物来充实眼前的时光,就只有任凭时间虚度过去,渐渐侵蚀我们的生命。
因此,我们要警醒,好好生活下去!相信自己,不要惧怕。只有不再惧怕时,我们才能开始过上真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