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组织环境下教师心理授权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的

本书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试图在高校的组织环境下从影响教师心理授权因素中寻找教师获得心理授权的途径,并研究教师心理授权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目标主要包括:编制出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的高校组织环境、结构授权、领导授权、教师心理授权、组织承诺和工作绩效测量量表;以心理授权为核心梳理授权研究的方法;考察高校教师心理授权的状况;研究高校教师获得心理授权的有效途径;研究心理授权和工作绩效、组织承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机制;提出提高高校教师心理授权体验的方法,并从心理学视角为提高高校教师内在激励提供理论依据。本书的研究将为高校教师管理提供新的思路,探索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稳定优秀教师队伍的新方法,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二 研究思路

本书研究的基本思路为:首先通过心理授权研究文献梳理和高校教师管理现状提出研究问题,对理论研究和实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分别从教师心理授权的获得和产生影响两个方面建立理论研究模型和基本假设,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和模型验证,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提高教师心理授权感知,以及心理授权影响教师组织承诺和工作绩效的途径。

三 研究内容

根据以上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本书各章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 导论。阐述本书研究的背景,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和本书的研究意义;对心理授权研究及本书要研究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介绍;说明本书研究目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心理授权研究基本理论与方法。介绍权力、授权、心理授权及与其相关的结构授权、领导授权的概念;对国内外已有的心理授权模型和常用的结构维度进行梳理;总结已有的心理授权作为结果变量、前因变量和中介变量的研究,影响心理授权的主要因素有个体因素、工作因素和组织因素,心理授权主要对员工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方面产生影响;介绍国内外常用的心理授权测量量表;最后总结心理授权研究面临的问题。

img

图1-1 研究思路

第三章 高校组织环境下教师获得心理授权的途径研究。初步确定高校教师心理授权的结构维度;从理论上分析高校组织环境及对教师心理授权的影响;从授权理论的研究方法角度介绍结构授权、领导授权的维度和测量方法,并分析二者对心理授权的影响,建立高校教师授权管理理论的整合框架;总结心理授权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高校组织环境下教师获得心理授权的模型与假设。

第四章 高校教师心理授权对工作状况的影响。梳理高校教师组织承诺和工作绩效理论研究现状,以高校教师心理授权作为前因变量,选取教师组织承诺和工作绩效作为反映教师工作态度和工作结果的变量,对其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构建高校教师心理授权对工作状况影响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

第五章 调查研究问卷与检验分析。介绍本书研究使用的六个变量量表(高校教师心理授权、高校组织环境、高校结构授权、高校领导授权、教师组织承诺和教师工作任务绩效)的问卷设计及检验流程。介绍各初始量表问卷的形成、预测试的范围及结果、对初始量表进行信度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检验结果修正量表的题项、形成正式问卷、介绍正式调查范围及结果、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正式问卷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效度。

第六章 假设检验与模型验证。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别对第三章建立的高校环境下教师心理授权四维度获得途径模型和第四章建立的高校教师心理授权对组织承诺和工作绩效影响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和模型验证,经过模型拟合与模型修正分别得到高校教师心理授权四维度获得途径的研究结果和高校教师心理授权对组织承诺和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归纳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与措施,指出本书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四 研究方法

本书的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为解决高校发展中出现的关于教师工作绩效不高及教师队伍稳定性差的现状,从心理授权理论角度出发,通过提高对教师的内在激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和系统研究法。

(一)文献分析法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有关心理授权研究的成果,对与之相关的组织环境、授权管理、结构授权、领导授权、组织承诺和工作绩效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提出本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基础。

(二)问卷调查法

本书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方法,从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中选取本研究可以借鉴和参照的相关变量量表,结合高校特点和教师特征设计出研究使用的测量量表和问卷,为提高问卷测试的信效度,进行问卷的预调查和检验,将修正后的量表进行正式调查,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数据分析法

本书主要采用SPSS和LISREL软件进行问卷的统计分析,对使用的量表进行信度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采用LISREL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和假设验证,来探讨高校教师心理授权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结果变量。

(四)系统研究法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从整体和部分、内部和外部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来对高校教师心理授权进行分析,在高校组织环境下建立高校教师获得心理授权的授权理论整合模型,并对心理授权的影响结果变量进行系统设计,从提高教师内在激励的视角为稳定高校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工作绩效提供理论参考。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gov.cn/jrzg/ 2010-07/29/content_ 1667143.htm,2010年7月29日。

[2]《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 lfiles/moe/moe_ 633/201208/141305.html,2012年8月30日。

[3]《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 lfiles/moe/moe_ 633/201308/155798.html,2013年8月16日。

[4]王瑞文、陈根来、韩永进:《论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与价值评价》,《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

[5]Thomas,K.W.,Velthouse,B.A.,Cognitive Elements of Empowerment: An Interpretive Model of Intrinsic Task Motiv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15,No.4,1990,pp.666-681.

[6]叶文梓:《觉者为师——教师专业化的超越与回归》,《教育研究》2013年第12期。

[7]Conger,J.A.,Kanungo,R.N.,“The Empowerment Process: 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13,No.3,1988,pp.471-482.

[8]Thomas,K.W.,Velthouse,B.A.,“Cognitive Elements of Empowerment: An Interpretive Model of Intrinsic Task Motiv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15,No.4,1990,pp.666-681.

[9]Spreitzer,G.M.,“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in theWorkplace: Dimensions,Measurement,and Valid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38,No.50,1995a,pp.1442-1465.

[10]Menon,S.T.,“Employee Empowerment: An Integrative Psychological Approach”,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Vol.50,No.1,2001,pp.153-180.

[11]Robbins,T.L.,Crino,M.D.,Fredindall,L.D.,“An Integrative Model of the Empowerment Process”,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Vol.12,No.3,2002,pp.419-443.

[12]Akey,T.M.,Marquis,J.G.,Ross,M.E.,“Validation of Scores on The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Scale: AMeasure of Empowerment for Parents of Childrenwith a Disability”,Educational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Vol.60,No.3,2000,pp.419-438.

[13]李超平、李晓轩、时勘等:《授权的测量及其与员工工作态度的关系》,《心理学报》2006年第38卷第1期。

[14]李超平、田宝、时勘:《变革型领导与员工工作态度: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心理学报》2006年第38卷第2期。

[15]陈永霞、贾良定、李超平等:《变革型领导、心理授权与员工的组织承诺——中国情景下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6年第1期。

[16]雷巧玲、赵更申、段兴民:《企业文化与知识型员工心理授权的关系研究》,《科研管理》2006年第27卷第5期。

[17]王国猛、郑全全:《心理授权、心理氛围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心理科学》2008年第31卷第2期。

[18]魏峰、袁欣、邸杨:《交易型领导、团队授权氛围和心理授权影响下属创新绩效的跨层次研究》,《管理世界》2009年第4期。

[19]刘云、石金涛:《组织创新气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过程研究——基于心理授权的中介效应分析》,《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3期。

[20]王国猛、郑全全、黎建新等:《团队心理授权、组织公民行为与团队主动性关系的实证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年第1期。

[21]王顺江、陈荣、郑小平:《心理授权对员工满意、忠诚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系统工程》2012年第30卷第5期。

[22]王金良、张大均:《中小学教师心理授权的测量》,《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第1期。

[23]姚计海、刘丽华:《中小学校长心理授权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第5期。

[24]王国猛、郑全全、赵曙明:《团队心理授权的维度结构与测量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12年第15卷第2期。

[25]王桢、李旭培、罗正学等:《情绪劳动工作人员心理授权与离职意向的关系:工作倦怠的中介作用》,《心理科学》2012年第35卷第1期。

[26]徐细雄、淦未宇:《组织支持契合、心理授权与雇员组织承诺:一个新生代农民工雇佣关系管理的理论框架——基于海底捞的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11年第12期。

[27]何铮、谭劲松、陆园园:《组织环境与组织战略关系的文献综述及最新研究动态》,《管理世界》2006年第11期。

[28]Rentoul,A.J.,Fraser,B.J.,“Developmentof a School-level EnvironmentQuestionnaire”,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Vol.21,No.1,1983,pp.21-39.

[29]Hart,P.M.,Wearing,A.J.,Conn,M.et al.,“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Organizational Health Questionnaire: A Measure for Assessing Teacher Morale and School Organizational Climate”,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Vol.70,No.2,2000,pp.211-229.

[30]Melenyzer,S.J.,“Teacher Empowerment: The Discourse,Meaning,and Social Actions of Teachers”,ERIC Document: ED327496,1990.

[31]Short,P.M.,Johnson,P.E.,“Exploring the Links among Teacher Empowerment,Leader Power,and Conflict”,Education,Vol.114,No.4,1994,pp.581-593.

[32]Short,P.M.,Rinehart,J.S.,“School Participant Empowerment Scale: Assessment of Level of Empowerment within the School Environment”,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Vol.52,No.4,1992,pp.951-960.

[33]齐晓栋、王佳宁:《高校教师心理授权的现状及其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继续教育研究》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