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就能读懂的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典型的无差异曲线

对我来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存在完全替代关系,而左右脚的鞋则是存在必须配套使用的互补关系。完全符合以上关系的两种商品其实并不多见。

大多数情况下,两种商品可能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替代性或者互补性。就拿面包和咖啡来说,虽然早餐时既想吃面包又想喝咖啡,可即使二者之中只有一种,也总比什么都没有好。再比如钱和空闲时间,人们也是希望能够二者兼得,因为一直休假的话便没有钱生活,只顾工作又不利于身心健康。我们需要健康的饮食,也需要工作和闲暇之间相互平衡。许多时候,人们更喜欢能够形成某种平衡的商品组合。

图1-10和图1-11还是我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无差异曲线(直线),以及我对左右脚鞋子的无差异曲线(形成直角的折线)。而图1-12所示的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无差异曲线。因为介于直线和L形直角折线之间,它呈现出圆滑的曲线状。也就是说,典型的无差异曲线,既不是完全替代关系也不是完全互补关系,是像图1-12所示的圆滑曲线。

图1-10 完全替代关系

图1-11 完全互补关系

图1-12 介于完全替代关系与完全互补关系之间的更普通的无差异曲线

这样一来,无差异“曲线”的名称就再合适不过了。实际上,典型的无差异曲线不是直线,而是曲线。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例子来说,直线的无差异曲线只能表示极为简单和有规律的偏好,比如像我一样认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总是等价”,或者像父亲一样认为“只有百事可乐才有价值”,以及像图1-7一样认为“2瓶可口和1瓶百事总是等价的”。恐怕大多数人的偏好都不会这么简单和有规律吧。

无差异曲线体现了人们对商品组合的偏好。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偏好。比如图1-13的无差异曲线体现了某个人的偏好,这个人喜欢A超过B,对B和C则是同样喜欢。因为A的无差异曲线位于B的无差异曲线上方,而B和C则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图1-13 某个人的无差异曲线。他喜欢A超过B和C,对B和C的偏好程度相同

人们的偏好多种多样,因此曲线的形状也各有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无差异曲线也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弯曲性状。图1-14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经过点A的无差异曲线和经过点C的无差异曲线形状完全不同。这幅图就是本章的终点,接下来我们再通过它来复习一下重点吧。

图1-14 体现某个人的偏好的无差异曲线。虽然图中只画了3条,但其实图中应该存在无数条这个人的无差异曲线。鉴于曲线太多不便于读者理解,所以只根据需要画了3条

· 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点,对这个人来说是无差异的。比如点A和点B是无差异的。

· 位于上方的无差异曲线上的点代表喜爱程度更高。比如与点C相比,这个人更喜欢点A(或点B),与点D相比更喜欢点C。

 

最后是技术上需要注意的问题。前文我们说“2瓶可口可乐”“3瓶百事可乐”,都是用整数来表示商品数量的。后文我们也会使用“2.5瓶可口可乐”等整数之外的数字。这是因为,如果只用整数进行说明,就只能关注图上的刻度点,必须增加不必要的说明,并让作图变得更复杂。此外,在考虑消费大量可乐的长期趋势时,小数点之后的“0.5瓶”数量极为微小,实际上有没有都不会对问题产生影响。既然这样,我们就允许小数存在,以便让说明和作图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