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读蒋九如主编的书稿《台湾货币史略》,倍感亲切,近三十年来的许多往事涌上了心头。我多次参加过福建省钱币学会组织的学术活动,当时的场景一幕幕展现在眼前:福建省钱币学会的领导和秘书处的同志,以及相关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同好,一张张热情的面孔,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一个个发人深思的启迪……其中自然也会有关于台湾钱币和货币历史的故事,譬如关于我国早期自制银元——福建、台湾地区的自制军饷银饼的发行时间及其性质的讨论,不同的观点,各抒己见,心平气和,畅所欲言。这样的氛围的确有利于学术讨论的开展,学术研究的深入,学术成果的诞生。
台湾和福建隔海相望,清光绪十一年(1885)台湾建省以前,分归福建管辖,而澎湖列岛又是连接海峡两岸的天然通道和纽带。所以在讨论福建的钱币学和货币史的时候,免不了要涉及台湾的钱币、台湾的历史货币。因为海峡两岸有着切不断的历史渊源,有着怎么也无法绕开的各种情节。于是,从90年代起,福建省钱币学会便多次议论过有关台湾钱币和相关资料的问题,于是,对于台湾钱币的研究自然就成了福建省钱币学会的一项工作,并一直在做着系统研究台湾货币历史的前期准备。有时候,我也给九如先生敲敲边鼓,也会时不时地给他加点“压力”,说:“这是福建省钱币学会责无旁贷的工作。”而台湾地区历史货币专题研讨会的召开,则是这项工程的正式启动,编撰台湾货币史的时机终于成熟,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现在终成正果,可以正式交稿了。
因为这本书是福建省钱币学会组织编撰的,是九如先生主编的,所以就形成了它鲜明的个性特征,那就是:钱币学和货币史的密切结合,实物考证和文献史料的相互印证。书中的每一章节,几乎都离不开以钱币研究的成果作为立论的基础,从实物出发,从实际出发,有理有据,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和可信性。正是因为这个缘故,钱币实物的图版资料成为这部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本书立论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因此,图文并茂、图文并重,成为这本史书的又一特色。通读此书,更可以体会到: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是这本书立论的宗旨。作者本着务实的精神,通过对遗存的台湾钱币实物的分析研究,再结合文献史料的分析探索,以求取客观、科学、真实的结论,这样孜孜以求,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所以我相信,这部书的出版发行,一定会赢得广大读者的欢迎,赢得良好的学术效果和社会效果。
所以我真心希望这部书早日面世,谨以此为序,聊表心意,并谢九如先生和福建省钱币学会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戴志强
2013年10月2日写于北京续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