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普通话技能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能用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都需要很好的普通话水平,因此高校师范生必须讲普通话,并按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的要求通过测试。普通话技能也是口语表达技能的基础,普通话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就无法进行口语表达技能的训练。而在口语表达技能训练中,又能够进一步提高讲普通话的水平。只有普通话达到要求后,才能重点进行口语表达技能的训练。
一、普通话技能训练要求
通过训练,师范生的普通话水平要达到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的二级甲等标准,即能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对话、交谈和讲课,能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从事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树立或加强推广普通话意识,了解普通话的形成和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了解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政策和任务。了解发音器官、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掌握好《汉语拼音方案》,掌握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掌握变调、轻声、儿化音等。熟练掌握现代汉语3500个常用字所组词语的标准读音,学习《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能直呼音节,正确拼写汉语词语。
二、训练方法和途径
首先是给学生准备学习普通话的材料、音像资料供学生上课或自学使用,并建立普通话学习中心,学生在这里可以看到资料,得到相关的指导。其次是各班设1名推广普通话的委员,在二级学院、系统一领导下开展各班级的推普工作。再次是建立普通话活动小组,培养推普骨干,以点带面。最后必须按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对所有师范学生进行普通话测试,达标者发给证书,不达标者参加学习班学习和进一步训练,直到达标为止。最为关键的是每名师范生必须认真反复地进行普通话相关内容模拟训练,在练习过程中同桌或同宿舍之间进行相互帮助和测试,在发音不标准时相互提醒和纠正,共同快速提高普通话水平。
三、用普通话训练口语表达技能
师范学生口语表达技能训练的目的是形成较强的朗读、演讲、讲话,特别是讲课的能力。口语表达做到清晰、正确、得体,掌握教育、教学、交谈的口语特点,力求做到科学、简明、生动,并具有启发性。首先是学会用普通话进行朗读。朗读先要熟悉内容,明确目的,了解对象,并能正确、清楚、流畅,区别文体,恰当而充分地表达思想感情。掌握吐字归音、重音、停连、语调、节奏等朗读与朗诵的区别与联系,要求熟读3篇诗词,并基本达到朗读的各项要求。其次要学会用普通话进行演讲。演讲的特点是有鲜明的目的性、感人的艺术性、和谐的综合性,演讲的要求是内容正确感人,表达流畅生动,感情朴实真诚,态势自然得体。演讲的选材要典型,感情真实,事例新颖,语言优美。在演讲时要做到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语调优美,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表情丰富。每名师范生要做演讲4次,并基本达到用普通话演讲的各项要求。最后是学会用普通话进行上课,结合初中或高中化学的一节课内容,用以上演讲的要求上课,重点注意上课的节奏感,学会控制语音和语调的轻重缓急,至于上课时的语言技能与技巧方面如何进行训练,请继续学习第四节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