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史地考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七、结语

胪列纳兰的生平,可知渌水亭贯穿了纳兰一生的大部分:

 

康熙十一年,性德18岁,娶卢氏;

康熙十二年,性德19岁,病起,读书于渌水亭,随手写录笔记;

康熙十五年,性德22岁,《渌水亭杂识》毕,是年,中进士,为皇帝侍卫,入上驷院(御马监);

康熙十六年,性德23岁,于渌水亭作《大易集义萃言》,是年五月,卢氏卒叶舒崇:《皇清纳腊室卢氏墓志铭》:“年十八,归余同年生成德……康熙十六年五月三十日卒,春秋二十有一。”

康熙十七年,有《渌水亭春望》复因此与侍卫、在养鹰鹞处及内外养狗处当差的曹寅相交,康煕三十四年秋,曹寅、安徽庐江县知县张纯修(见阳)、江宁知府施世纶于楝亭夜坐,念及性德,曹寅题张见阳《楝亭夜话图》诗中写道:“忆昔宿卫明光宫,楞伽山人貌姣好;马曹狗监共嘲难,而今触痛伤枯槁。”正是彼时二人初为侍卫时的写照。

康熙二十三年,性德30岁,有《渌水亭秋夜》;

康熙二十四年,性德31岁,卒。

 

总之,渌水亭在纳兰一生中、在清初政治文化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历史留给青龙桥一带的重要财富,在如今“三山五园景区”打造的大背景下,应该引起关注,并给予适当的恢复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