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战略与宏观政策(上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

什么是战略?什么是国家发展战略?本章通过阐述战略的内涵、类型和国家发展战略的意义、定位、特点、要素构成等,结合一些实际案例来诠释这两个基本概念。

1.1 什么是战略

战略(Strategy)一词原为军事用语,源自希腊语Strategos(军事战略),是指在战争中通过对军事力量的计划部署,达到特定的军事目的的行为。相较于战术,战略是对战争全局的一种谋划、决策。基于这样的特点,战略的应用范围逐渐从军事斗争领域延伸到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

1.1.1 战略的内涵

战略思想是文明在发展中、人类在竞争中凝结的智慧结晶。“重谋”“善谋”“远谋”是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的一个思维特征。2 500多年前问世的《孙子兵法》,就是一部著名的军事战略著作,涵盖统筹全局的战略及战术、计谋,开篇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强调战略思想的极端重要性。其基本原则已渗透到现代商业竞争、企业管理、体育竞赛、外交谈判等多个领域,被译成多国文字,为国际商界、政界所推崇借鉴。

一般而言,战略可理解为一个组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的,基于对内外部条件的分析,制定相应行动策略的集合。从广义上说,战略即总体规划、取胜之道,是竞争丛林中的引领者,是管理者的核心活动。从狭义上说,战略有三层含义:

·战略是对组织目标的规划设计

目标是战略的灵魂。任何组织的发展都需要目标导向。战略以目标为牵引,具有强烈的导向性。目标是对期望状态的一种预设和规划,期望与现实的差距促使组织剖析问题,追溯原因,采取行动。缺乏目标,组织就会盲目行动进而失去方向。战略就是对资源配置、组织分工的优化,从而推动目标的实现。战略目标为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包含基本方向、行动准则和政策举措的蓝图,它既是对组织目标的设计,也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工具。

专栏1.1 诸葛亮“三分天下”的《隆中对》

东汉末年,雄心勃勃而又无所作为的刘备前往隆中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平天下之策。诸葛亮与刘备分析天下大势及曹操、孙权、刘表、刘璋等各方地缘实力,独具慧眼地提出“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同时,清晰地指出战略目标实现的路径与步骤:先夺荆州,再取益州,后图中原。在其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三分天下”的构想逐渐成为现实,形成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鼎立的格局。《隆中对》成为中国战略思想的典范。

附原文:“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资料来源:《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战略是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认知分析后的一种选择

一个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战略是组织对外部竞争状况、发展机会和内部资源配置能力、比较优势等进行综合分析后的一种平衡的选择。中国传统战略思想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从这个意义上讲,战略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一种认知分析,是一门在组织目标和约束条件之间寻找优化平衡的艺术。

·战略是获取竞争优势、创造预期价值的行动策略

战略是为了取胜,但又不止于取胜,重在登高望远,谋定而动。登高望远,就是抢占全局的制高点、未来的制高点,做好已知,应对未知,超前布局,提前行动,赢取长期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谋定而动,就是要深思熟虑,谋划好了、想明白了再干。你今天的认识水平,决定了你明天的发展水平。同时,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博弈,谋划也不是以不变应万变,而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在人机互联、万物互联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战略理论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向,强调战略的重心是创造预期价值,包括为服务对象创造价值,创造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元价值。

专栏1.2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产业竞争力“钻石模型”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通过分析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认为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是将企业与其所处的环境联系起来。战略需要对内部资源进行管理,使资源配置方式与外部竞争机会相契合,服务于组织目标。他提出内外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生产要素:如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相关及支持产业:是指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是指国际市场需求的拉力与国内竞争对手的推力。波特认为,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了一个钻石体系。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因此,在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时,需要对这四个因素及相关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波特提出的国家产业竞争力“钻石模型”可如图1.1所示。

图1.1 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

1.1.2 战略的类型

由于战略在服务的对象、服务的范围、时间的跨度上存在差异性、特殊性和层次性,战略类型的划分主要包括三大类:

·从服务对象看,分为国家战略和企业战略

国家战略服务于国家的繁荣稳定与人民的幸福安康。对内是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宏图大计,对外是国家在经济、安全、外交、军事等领域的竞合之策。国家战略的核心目标很清晰,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两句话:使国家更强大,让人民更幸福。

企业战略服务于企业商业竞争与长期发展。企业战略重点研究在市场环境和资源禀赋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同时尽可能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伦敦商学院战略领导学知名教授康斯坦丁诺斯·马凯思认为:战略必须决定我们玩什么游戏,以及怎样玩好游戏。好的企业战略的关键在于创造新市场、新产品及新产业,在争取现有的市场份额的同时,开发未来的市场和产业。国家战略与企业战略的比较可如表1.1所示。

表1.1 国家战略与企业战略的比较

·从服务范围看,分为总体战略和局部战略

总体战略,具有全局性、纲领性,确定总目标、总任务,发挥统领作用。比如,每五年召开一次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每五年编制一次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都是国家战略的总体性安排。

局部战略,具有针对性、特定性,也称专项战略。以总体战略为依据,聚焦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重大问题,落实总体战略确定的重点任务,突出补短板、强弱项。比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等。局部战略还包括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制定的地区性战略。

·从时间跨度看,分为长期性战略和阶段性战略

长期性战略是组织着眼未来的一种远景设计,需要在较长周期中推进,通常分几步走。最经典的案例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最早由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1987年写进党的十三大报告,最终预期在本世纪中叶实现,时间跨度超过70年。

阶段性战略则是针对当前和一个时期特定的目标任务所采取的行动策略,通常是长期性战略的组成部分。比如,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从2016年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做到“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并以此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这也是现代化战略的一个阶段性目标。

1.2 什么是国家发展战略

这里所讲的国家发展战略,主要是指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以及由此而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重大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中国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1.2.1 国家发展战略的意义

客观地说,从当代史看中国、看世界,中国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稳定,而世界变得越来越不确定、越来越不安宁。这无疑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意识、战略思维以及背后的体制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战略问题

习近平同志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战略思维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思维方式。

“三个世界划分”理论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奠基者,毛泽东同志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从黑夜走向光明,顶天立地站了起来。他在《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提出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创建发展了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以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抗日战争爆发后,针对“亡国论”“速胜论”等错误论调,他提出的打持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敌后根据地等一系列战略方针,成为抗日战争总战略的核心部分。当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以驾驭全局的战略思维指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向前,“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正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他晚年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理论,对建立最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反对美苏两霸、捍卫世界和平产生了深刻影响。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以放眼世界、放眼未来的历史眼光和战略思维,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响亮地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主张。他强调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他指导我党制定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实现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这一伟大进程中,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写下了精彩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充分展示了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开拓奋进的战略思想。

·经济体制决定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决定发展模式

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决定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最终形成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发展成果。从世界范围看,主要有三类情况,这里简要地作一个回顾分析:

一是自由主义经济。自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问世,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便被西方国家奉为金科玉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自发调节经济运行,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1929—1933年的全球经济大危机,宣告自由放任主义的失灵。1936年,凯恩斯在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国家应该积极干预经济,通过宏观政策这只“看得见的手”管理需求,从而达到充分就业。凯恩斯主义为美国总统罗斯福应对经济大萧条的新政提供了思想支撑,并深刻地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的发展,美国进入国家资本主义垄断时期。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整个西方世界陷入“滞胀”危机,凯恩斯主义束手无策,败下阵来。新自由主义成为西方经济学主流学派,核心的政策纲领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并得到英国首相撒切尔、美国总统里根的极力推崇,这剂药方缓解了危机,恢复了增长。

199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美国财政部等牵头,在华盛顿召开研讨会,为指导拉美经济改革提出了十条政策主张,被称为“华盛顿共识”,其理论基础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宣称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灵丹妙药”,也成为苏东国家改革的“圣经”。但是,在“华盛顿共识”的指导下,拉美国家不仅没有出现黄金时代,反而引发严重的经济衰退。据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统计,1950—1980年拉美国家年均经济增长5.3%,1990—2000年反而降到3.2%,“休克疗法”导致苏东地区政局更迭、社会动荡。大规模的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使得这些国家的产业向外国资本集中,金融主权受到极大的削弱,社会和经济不平等加剧,贫富两极分化。2000年至今,拉美国家年均经济增长仅为2.7%。据世界银行统计,基尼系数超过警戒线0.4的前十名的国家,主要是拉美国家。这种政策主张在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加大了经济结构失衡和金融风险,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华盛顿共识”遭到重创。目前,西方国家经济政策也在回调,并非完全自由放任,政府的干预同样存在。

专栏1.3 美国政府的再工业化战略

欧盟2020战略(2011—2020年)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欧洲陷入增长泥潭。为提振经济,欧盟积极应对,发布《欧盟2020战略》,结合欧洲自身的特点,提出把实现智能型、可持续和普惠性增长,作为21世纪第二个十年建设欧洲社会市场经济的三大战略优先任务。智能型增长:主要是打造并巩固知识与创新经济,让知识与创新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可持续增长:主要是发展更具资源效率、绿色和竞争力的经济,建设资源高效、可持续和具有竞争力的经济。普惠性增长:主要是培育高就业经济,实现社会和地区融合。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及教训,奥巴马政府在2009年宣布实施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的同时,增加科技投入133亿美元,采取税收补贴等手段,利用杠杆效应撬动社会资本加大对新兴产业领域投资;设立民用空间项目计划,组建公私合营企业探索清洁煤技术的商业化模式,鼓励私人投资进入宽带服务领域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再工业化”和“重振制造业”战略。2012年,美国总统行政办公室和国家科技委员会发布《先进制造业战略计划》,提出五大目标:加大先进制造企业技术投资,加强工人技能培训,强化产学研合作,推进跨政府部门行动,增加先进制造业研发的总投入;出台了与企业、大学、社区共同建立全国制造业创新研究网络的倡议,联邦政府首期出资10亿美元,10年内在全美创建45个制造业创新中心。例如,位于俄亥俄州的3D打印中心,是由80多家公司、9所研究型大学、6所社区学院和18家非营利机构参与的广泛联盟,共享资源、经验和成果。

二是苏联计划经济模式。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指令型经济,核心是国家所有制和计划经济。国家管理经济,制订、下达、实施经济计划,生产、分配、消费都由计划安排。这种模式一度显示出它的优越性。1937年与1913年相比,这24年间的工业产值,资本主义国家只增长了44.3%,美国增长了54.3%;而苏联却增长了7.5倍,其工业总产值的排位从欧洲第4位上升到欧洲第1位,从世界第5位上升到世界第2位,为苏联赢得卫国战争并实现战后经济恢复奠定了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计划经济体制内生的效率低下的弊端暴露,苏联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份额不断萎缩,1970年为15.9%,1975年为14%,1980年为11.6%;苏联的人均消费水平从1917年的世界第7位下降到1990年的第77位。1991年苏联解体、苏共解散,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计划经济体制结下的苦果。

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我国参照苏联的经验,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为谁生产,完全依赖国家的计划安排。那时,位于偏僻山区的工厂,修建一个厕所都要上报北京的主管部委审批。改革开放40年,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我国经济体制在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发生了深刻变革,实现了根本转换,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1978—2017年,我国经济增长年均达到9.5%,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年均增长7.6%;贫困人口减少约8亿人,对世界减少贫困人口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我国的经济体制及发展战略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所形成的发展模式、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引起国际社会关注,一些规律、理念和方法是值得总结的,是可以借鉴的。这里面本身也吸收和借鉴了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当然,我们还有不少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我们的体制、理论和战略也在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应该相信,面临的各种问题、矛盾和风险,都会逐步化解。

十九大提出构建“三有”经济体制

市场机制有效: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实现要素自由流动,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打破垄断,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市场监管体制完善。微观主体有活力:完善产权制度,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宏观调控有度:发挥规划和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预期。

1.2.2 国家发展战略的定位

国家发展战略的定位,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面向未来的宏伟蓝图,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政府履职的重要依据。

·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

国家意志是国家利益、国民利益的反映。国家意志的形成与国家、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制度设计息息相关,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最重要的力量。对于国家意志而言,国家发展战略是一个载体、一个工具,其使命就是充分体现国家意志,通过一系列思想、策略、行动的组合,向社会、公众阐述和传递国家的战略意图,落实国家的战略目标。

·面向未来的宏伟蓝图

国家发展战略立足眼前,谋划长远,提出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愿景、总体布局,有目标,有方法,有路线图,有时间表,让人们清晰地知道,国家将朝着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将采取什么样的方针和政策,将集中解决哪些难题和努力办成哪些大事,将取得什么样的成效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就是要把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有机统一起来,以维护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目的,使之成为代表全民利益诉求的权威性、合法性的施政纲领,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政府履职的重要依据

对于政府而言,国家发展战略具有双重意义。首先,它为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职能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权力边界。其次,它为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勾画出了一个合理的框架。市场按其规律运行,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适时适度进行宏观调控,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产生预期效应,推动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形成有效合力。

1.2.3 国家发展战略的特点

古人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国家发展战略是一个顶层设计,从它的内涵和定位看,有四个鲜明的特点,即全局性、前瞻性、导向性、统筹性。

·全局性:把握宏观、统揽大局

国家发展战略所确立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方针、总目标、总任务和总要求,所服务的对象是一国范围内的经济社会活动,必须从全局的高度,从宏观的层面去思考和谋划。1956年2月至4月,毛泽东同志在先后听取34个部委汇报的基础上,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针对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带有全局性的十个问题,即正确处理十大关系,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其视野、格局可谓顶天立地,纵横开阖。

《论十大关系》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论十大关系》是其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代表作,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需要,对当时和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作用。十大关系包括: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党和非党的关系

·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是非关系

·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前瞻性:谋划长远、未雨绸缪

国家发展战略是事关长远的根本大计,需要认清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预见未来的大势和发展的前景,未雨绸缪,趋利避害,甚至引领潮流。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格局如何构建,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当时沿海地区基础条件、区域优势比内陆地区要好得多、强得多。对于沿海与内地的关系,邓小平同志从当前和长远的结合上,极具前瞻性、指导性地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1988年9月,他与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导向性:问题导向、目标导向

国家发展战略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是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产物。问题是因,目标是果。国家发展战略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以实现目标为落脚点,针对什么样的问题,确定什么样的目标,采取什么样的行动。2015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对中共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作说明时强调:“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既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倒推,厘清到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又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这两个导向,阐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逻辑关系,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芒。

·统筹性:综合平衡、协调各方

国家发展战略必须注重和强化统筹性,通过综合协调,解决城乡、区域、不同群体等多个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有效配置资源,平衡重大关系,形成协调发展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同志在阐述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时强调:“没有西部地区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2003年7月,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些战略思想充分反映了国家发展战略中统筹兼顾的属性。

1.2.4 国家发展战略的要素

国家发展战略通常由战略环境、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保障等要素构成,相互之间是一个逻辑关系严密的整体(见图1.2)。战略环境是基础,战略方针是指南,战略目标是核心,战略任务是重点,战略保障是支撑,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图1.2 战略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战略环境

战略环境是指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包括发展的内部基础和外部条件及未来趋势、面临的历史机遇与风险挑战等。这些因素在不断动态变化,有的可能是稳定性趋强,有的可能是不确定性增加,从而形成对落实战略方针、目标、任务的正向支撑和反向约束。

专栏1.4 日本“脱亚入欧”和“脱欧入美”

作为一个内部资源匮乏、发展空间狭小的岛国,日本的崛起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特色:以强为师,革新图治;以强为友,外向增长。这可以说是日本对战略环境进行研判后作出的战略选择。

近代日本的“脱亚入欧”。1835年黑船事件让日本看到了曾被奉为圭臬的东亚文明在治理体制、科学技术和军事力量上的全面落后,而1840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惨败,更坚定了日本摆脱东方礼制文明,全面转向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决心。1860年明治维新后,日本派出岩仓使团前往西方各国考察,确立了政治体制上从幕藩体制转向君主立宪制度,从封建小农经济转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型目标。

现代日本的“脱欧入美”。日本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严重受挫。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冷战开始后,美国出于全球战略的考量,意图维持在远东的有利地位,将亚洲政策中心放在日本。日本紧紧抓住这一机会,及时构建起美日同盟,借美国之手推进政治改造、经济复兴和管理革新,奠定了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政治、经济和管理基础,在日本开始了持续至今的“脱欧入美”之路,美日同盟成为日本现当代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战略方针

战略方针是指发展遵循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等。国家发展战略规划通常都有一个主题、一条主线。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为例,“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三五”规划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战略方针处在战略的最高端,管方向、管全局、管根本,贯穿战略和实施的全过程。

·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指根据面临的战略环境分析、提出的战略指导方针而确立的目标体系,包括主要目标、具体指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时限。其中既有宏大的定性目标,描述未来发展的图景,又有细化的定量目标,列出一系列精确的数据;既有预期性指标,如经济增速等,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又有约束性指标,如节能减排等,强化政府职责。目标体系可比较,可评估,可考核。

·战略任务

战略任务是指战略方针、目标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它针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若干重大问题而设计,力求破解难题,寻求突破从而影响和带动全局。它处于整体和局部、长远与当前的交汇点上,对战略方针、目标的实现通常具有事关成败、事半功倍的作用。

专栏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三五”规划纲要目录

注:“十三五”规划纲要共二十篇,八十章。对应五大要素,第一篇涵盖了战略环境、战略方针、战略目标,第二篇至第十九篇即战略任务,第二十篇即战略保障。限于篇幅,此处仅详细列出前几章和最后两章的内容。

·战略保障

战略保障包括组织实施、政策协同、资源配置、评估反馈等机制,是战略能否成功的支撑。在战略方针、目标、任务明确后,通过一系列的策略、手段、途径和监测、评估、考核,推动战略的实施,总结实施中的经验和教训,保证实施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同时,根据战略环境的变化,对战略目标、任务进行调整和修正。

内容小结

本章论述了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一般而言,战略的内容可理解为一个组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的,基于对内外部条件的分析,制定相应行动策略的集合。具体来说,战略是对组织目标的规划设计,是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认知分析后的一种选择,是获取竞争优势、创造预期价值的行动策略。战略的类型可分为国家战略和企业战略、总体战略与局部战略、长期性战略与阶段性战略。国家发展战略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面向未来的宏伟蓝图,是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职的重要依据,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导向性、统筹性的特点。国家发展战略的要素包括战略环境、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保障。

关键概念

战略的内涵

战略的类型

国家发展战略的意义

国家发展战略的特点

国家发展战略的要素

国家发展战略的定位

思考讨论题

1.谈谈你对国家发展战略的认识和理解。

2.举例说明国家发展战略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产生的影响。

3.以“十三五”规划纲要为例,阐述五大战略要素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