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荆芥反佐紫草(散风凉血)
【反佐药性】
荆芥,在本药对中主要取其疏风解表,透疹消疮作用。临床多用文火微炒,以去其辛散发汗;用于透疹者,则多用生药(生荆芥),发而透之。
紫草,在本药对中主要取其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作用。临床多用生药(生紫草),以利于外透内清。
荆芥与紫草,性味、药性及功用均不相同,荆芥味辛微温善于走表,紫草甘咸而寒,最能凉血活血。两者配合,辛温而不燥,走表亦能入里;甘咸寒全是入内,亦能和表。其作用与原单味药截然不同。
【独特功效】
本药对辛温又甘润,咸寒又辛散,表寒可散,里热可清。具体有凉血化斑、清热祛风、解毒消肿作用。
【临证运用】
本药对适用于热邪内阻,久郁化毒,复感风邪的病证。如斑疹吐衄、隐疹瘙痒、痈肿疮疡等,类似西医的过敏性紫癜、玫瑰糠疹、荨麻疹、皮肤浅表性脓肿等而具有下述证候者。
1.斑疹吐衄
此药对适用于内有伏热,复感风毒,邪袭血分。症见皮肤斑疹紫红,或吐血、衄血、尿血便血,或身热微恶风寒。药用炒荆芥6~10g,出血多者宜用荆芥炭,生紫草8~12g。
2.隐疹瘙痒
此药对可用于外有风邪,内有热毒,内外合邪,溢于肌肤。症见隐疹骤发,先以皮间恶寒,后以脏腑灼热,或丘疹成片,或风斑成团,瘙痒难忍。药用生荆芥8~10g,生紫草8~12g。
3.痈肿疮疡
此药对可用于湿热内蕴,风邪外犯,内外合邪,伤营腐肉。症见或疖或痈,皮肤红肿疼痛,兼或身热恶风。药用生荆芥8~10g,生紫草8~12g。
【加味活法】
若斑疹吐衄而热毒甚者,可加水牛角增强清热解毒作用。荆芥得水牛角外透内清力胜,紫草伍水牛角凉血败毒力雄。隐疹瘙痒而热毒甚者,可加大青叶增强清热解毒作用。荆芥得大青叶散风清热力强,紫草伍大青叶凉血泻热力宏。痈肿疮疡而热毒甚者,可加蒲公英增强解毒消肿作用。荆芥得蒲公英散结消肿力优,紫草匹蒲公英善疗痈肿疮毒。
【心悟纵横】
紫草与紫草茸是两种药。紫草茸系昆虫紫胶虫在树枝上所分泌的胶质。有清热、凉血、解毒作用。适用于麻疹、斑疹透发不畅,疮疡肿毒等病证。因其功效倍于紫草,故称之为紫草茸。但因植物药紫草,亦有别称为紫草茸,切勿相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