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麻黄反佐当归(祛风和血)
【反佐药性】
麻黄,在本药对中主要取其散寒通络,化滞破结,平喘止咳作用。临床有用生药(生麻黄),以散寒破结为优;有用蜜炙药(蜜炙麻黄),以平喘止咳为胜。
当归,在本药对中主要取其补血活血,利肺止咳作用。临床多用酒炒药(酒炒当归),以利于益血行血,畅达脏腑和肢节。
麻黄与当归,前者味辛微苦性温,后者味甘辛性温。药味药性有同有异,同者均有辛味,咸为温性。其功用则属大异,一为散寒攻邪为主,一为补血扶正为主。凡疾病发生和疾病发展过程中,常存在着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寒中有热,热中有寒,表中有里,里中有表,相互夹杂,所以反佐药对的应用非常重要,如麻黄与当归配合,既可辛温解表以散外寒,又可辛甘化阳以祛里寒,更有辛苦化滞以破结,不良偏性可除,有益之新功产生,与原单味药完全不同。
【独特功效】
本药对辛温散寒不伐阴血,补血活血生新去旧,表寒里寒能散,血瘀血虚能除。具体有祛风蠲痹、平喘止咳、温阳破结作用。
【临证运用】
本药对适用于寒湿内阻,阳气郁滞,血瘀痰凝之病证。如风湿痹痛、痈疽疮疡、久咳痰喘等,类似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骨髓炎、肌肉深部脓疡等而具有下述证候者。
1.风湿痹痛
此药对可用于寒凝血滞,风湿痹着。症见骨节肿胀疼痛,活动不利,遇冷痛甚,皮色不红。药用生麻黄5~8g,酒炒当归9~15g。
2.痈疽疮疡
此药对适用于寒邪内阻,营血虚冷,致寒凝痰滞,阻于肌肉筋骨血脉之中,如阴疽、流注等。症见局部漫肿无头,脓成不溃,皮色不变,肤不灼热,兼有口不渴,舌淡苔白,脉象沉细。药用生麻黄2~4g,酒炒当归10~15g。
3.久咳痰喘
此药对可用于寒痰内阻,肺气不畅,络脉瘀滞。症见咳喘日久,反复不愈,咯痰色白,苔白脉滑。药用炙麻黄5~8g,酒炒当归9~12g。
【加味活法】
若风湿痹痛而疼痛剧者,可加制川乌增强散寒止痛作用。麻黄得川乌散寒止痛力猛,当归匹川乌和血散寒,通络止痛力胜。痈疽疮疡而精血不足宜加鹿角胶,脓成不溃宜加黄芪。麻黄得鹿角胶温化补益兼顾,麻黄得黄芪外消内托并顾,当归伍鹿角胶补益精血力专,当归伍黄芪专补气血。久咳痰喘而症势甚者,可加紫菀或款冬花增强止咳化痰作用。麻黄得紫菀或款冬花止咳平喘力强,当归伍紫菀或款冬花止咳化痰力优。
【心悟纵横】
麻黄平喘止咳,众所周知,而当归止咳平喘,用之较少,但有常用的两首名方,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苏子降气汤,《景岳全书》金水六君煎,均以当归配伍他药,治疗咳喘气短,验之临床确有疗效。当归治咳,源于《神农本草经》之“主咳逆上气”。当归的主要功用在于补血活血,肺虽为主气之脏,但肺朝百脉,与血关系甚大,血液充盈,气血交通,不治咳逆,而咳逆自除。
麻黄与当归药对,除治疗上述病证外,还可用于血虚风冷之隐疹、血滞寒湿之湿疮,均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