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平阳秘:王彦晖谈中医调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 六纲辨证—— 中医看待疾病的关键

宇宙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空间有三个维度(上下、前后、左右),时间是第四维度。要使一颗卫星不断运行,需要不断通过调整,保持卫星在太空中的三维空间运行姿势正常。每个生命就像父母亲精心投放的一颗卫星,生命和卫星一样需要保持正常的状态。

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内核就是一套和卫星调控相似的生命状态调整系统,寒热类似于生命状态在空间左右维度的反映,升降类似于生命状态在空间上下维度的反映,只要将寒热和升降两个生命状态的关键维度维持好,生命将活得更长。中医学不但找到判断生命状态极为方便、有效的理论模型,而且创造了与之相适应的理法方药的耦合链,通过一整套稳定、生态、十分有效的调控干预方法,达到养生和治疗的目的。

导致寒热升降两个维度改变的因素是虚实这个维度。虚证是指机体必需的物质、信息和功能的不足、低下,实证是指机体存在不需要的物质、信息和功能。寒热升降异常,归根到底是正气不足(虚证)或邪气存在(实证)的结果,比如,寒证的原因无非是寒邪(实证)侵入或阳虚生内寒(虚证);热证无非是热邪侵入或内生(实证)及阴虚生内热(虚证);气机上逆的原因是气滞(实证)和阴阳离决(虚证);气机下陷的原因是气机为邪气所郁(实证)和气虚,因此中医学的任何治则治法都可以用扶正祛邪概括。

中医学寒热虚实升降的生命状态观察、评价维度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可以用在任何情况下的整体生命状态观察和评价,我们将寒热虚实升降称为“六纲”。六纲可以观察、评价常人和病人的生命状态,为养生和治疗提供关键的思路。

中医学的辨证程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步是用六纲判断机体整体的状态;第二步将六纲的辨证结果落实到具体的藏腑。比如,通过舌红、面红目赤判断属于热证,脉象弦浮有力判断为气机上逆和实证,再通过脉弦和目赤诊断为肝火上炎证。

体质调理和疾病的治疗按照六纲进行,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陷者举之、逆者降之,从寒热虚实升降六个维度调整人体状态,以达到扶正祛邪、平衡寒热、调理气机的目的。当整体的性质和局部性质矛盾时,必须遵循整体重于局部的原则,比如,曾见某人肾虚腰痛,自服西洋参竟然治好了腰痛,这是因为西洋参虽然是补气药,专业人士不会用它补肾,不过它毕竟属于补药,符合虚者补之的原则,所以服用仍然有效。经常见风寒感冒误用银翘丸治疗的情况。银翘丸具有辛凉解表作用,用于感冒治疗时,虽然病变藏腑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是违反了六纲中的寒热辨证,只能使病情加重。

证是从系统功能角度对整体生命状态的一种认识。由生活方式失调产生的内伤病,其发病过程通常是:生活起居失调,生命状态偏离轨道,机体内环境失调,当失调发展到一定程度,细胞中的疾病易感基因被激活,或导致菌群失调等,疾病过程启动,症状在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陆续出现。从阴平阳秘到疾病发生的整个过程没有绝对的界限,有些进程还可能因为生活恢复正常而结束,早中期完全没有症状,没有具体的疾病,只有舌象和脉象如影相随同步出现改变。因此,在疾病的早中期,如果不是根据舌象和脉象辨证,完全无从进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