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7 陵寝制度和礼制

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五“墓祭”条说:“秦兴西戎,宗庙之礼无闻,而特起寝殿于墓侧。”顾氏认为,秦国兴起于西戎的环境之中,不懂得宗庙之礼,因此开创了陵侧起寝的制度。这一看法是没有根据的。秦国和中原诸国比较起来,固然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礼制方面原来比较落后,但是它一直在向中原地区学习而不断在改进之中。后来商鞅变法,也是吸取魏、楚等国实行变法的经验,具体结合秦国的情况而取得的成果。至于礼制方面,秦国也是不断地从中原诸国“采择其善”的。秦国很早就建立有宗庙制度,在旧都雍和新都咸阳都建有祖庙。当秦始皇去世、秦二世下诏建立秦始皇寝庙的时候,群臣就说“先王庙或在西雍,或在咸阳”,主张按照“古者天子七庙”之制,建立七庙(《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国很讲究宗庙之礼。

按照礼制,君主到成年,要到祖庙举行“冠礼”,举行“冠礼”以后才开始亲政。到战国时代,中原诸国君主早已不实行“冠礼”,但是秦国君主依然实行,秦惠王、秦昭王、秦始皇都曾在成年举行“冠礼”。《史记·礼书》说:“至秦有天下,悉内(纳)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虽不合圣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事实上秦国早就对中原诸国的礼制“采择其善”,等到秦统一以后,只是进一步择善而从。我认为,秦的陵侧起寝、陵旁立庙的制度,也是从中原诸国“采择”来的,并不是像顾炎武所说那样由于不懂得宗庙之礼而新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