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余杭火线入党
大约在毕业前两个月,学院党委突然通知余杭,说宋书记找他。
原来余杭在网络上发表小说,引起了学院党高官的关注,宋书记当年也是个文学青年,他直接召见了余杭。
余杭读了四年大学,第一次见这么大的领导,还没有到宋书记的办公室,就开始紧张,见了宋书记竟然说不出话来。
宋书记亲自给余杭泡了茶,看出了他很紧张,笑着说:“余杭同学是吧?”
余杭回答:“是的,宋教授好。”余杭来之前打听到宋书记喜欢别人叫他教授。
宋书记依然笑着说:“看来我们写文章的人,都不善言辞啊。”
余杭抬头看宋书记:“啊?”
宋书记说:“别紧张。我在网上看到你写的小说了。写的挺好的。”
余杭:“谢谢。”
余杭不知道怎么和宋书记聊天,基本是宋书记说话,他回答。宋书记说是自己不好,如果早点发现像余杭这样的文学苗子,大一大二时就会好好培养他。
余杭说自己刚进大学时确实有在学院里创办文学社的念头,只是后来学业太紧张,放弃了这一梦想。
宋书记鼓励余杭,说:“余杭啊,到了社会上,还是要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要像我一样,文学梦说放弃,就放弃了。”
余杭点头:“我知道,宋教授,我会坚持文学梦的。”
余杭说这话时,其实没有一点底气,他是喜欢文学,但文学这种东西,就像余杭他爸说的,能当饭吃吗?当然不能当饭吃,而更加讽刺的是,余杭所学的物流管理专业,本来是想当饭吃的,但是他们所学的都是一些理论知识,前些日子,余杭和几个同学到物流公司去面试,结果发现人家就是想招收开货车的人。余杭当然不会去开货车。他也开不了货车。
宋书记见余杭不说话了,他又继续说:“我要是回到你这个年纪啊,肯定不来学校当老师了。”
余杭终于问了宋书记一句:“宋教授,那你要干什么?”
宋书记说:“当然是坚持文学梦啊,我读大学那会儿啊,喜欢写诗,也和你一样,发表了不少作品,当然没有在网络上发表,都是发表在我们校刊上的。”
余杭点点头,没有说什么。
宋书记又说:“我要坚持下去,那就没有后来的海子他们的事情了。”
余杭想海子是卧轨自杀的,宋书记你应该不会干这么悲壮的事情。这话他当然没有说出口。余杭说:“不知道现在哪里还可以拜读到您的作品?”
宋书记说:“早就找不到了啊。到了学校后,教学公务繁忙,后来也不写了,所以也就没有作品发表了。像你这个年纪真是好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余杭在心里说了句:“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真的没有什么可以干。”
宋书记拍拍余杭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小余啊,不要放弃梦想。”
余杭说:“我记下了,谢谢宋教授。要是没有什么事,我就先回去了。”
宋书记说:“好好好,你看看我,一聊文学,就会太投入。”
余杭和学院党高官的谈话就这样结束了,他以为宋书记就是一时兴起,找个学生聊聊天。余杭也没有放在心上,他心里焦虑的事情,不是放不放弃梦想,而是工作能不能找到。他看到有些同学已经找到了工作,还有一些在备考研究生或是公务员,沈富阳就在准备考公务员,但余杭对考公务员完全不感兴趣,就算是去考也不能考上。
大四的男生宿舍楼也变得安静下来,终于没有人三更半夜还打游戏。余杭他们宿舍只剩下他和沈富阳两个人。沈富阳在大四第二学期正式辞掉了学生会主席的职务,一下子就少了很多饭局。
沈富阳说:“真是人走茶凉啊,我在当学生会主席的时候,一天两三个局,排都排不开,现在两三天都没有一个局。”
余杭在床上看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听到沈富阳说话,回了一句:“这样不是更好,清静了你刚好可以认真学习考公务员。”
沈富阳说:“也只能这么想了。噢,对了,我听说你要入党了。”
余杭看着书说:“入什么党啊,我又不想考公务员。”
沈富阳回头说:“余杭,你是什么时候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
余杭说:“好像是大二吧,早忘记了。这个对我没什么用。”
沈富阳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就算你不考公务员,但是我感觉啊,以后大部分的公司都会有党支部,你要在大学里入了党,老板都有可能会对你另眼相看的。”
“我的工作还没个影,还考虑这个啊。”在余杭心里,他最着急的事情还是找工作,至于入不入党,他压根就没有想过。
不料,一周后,学院党委又来通知余杭,让他到学院党委开会。那天沈富阳和他一同去的。
沈富阳说:“我说的没错吧。余杭,我做你的入党介绍人吧。”
余杭问:“真给我入党啊?”
沈富阳说:“宋教授亲自点名的,他也做你的入党介绍人。”
余杭看了一眼沈富阳,心想这个沈富阳都快毕业了,还想和学校领导保持亲密关系,以后要是考上公务员了,在官场里肯定吃得开。
到了党支部办公室,宋书记还没有到,其他人倒是都坐好了,余杭发现一个位子上竟然放着写着他名字的牌子,这是余杭第一次有这种待遇,坐下后,反而紧张起来。
沈富阳悄悄拍了一下余杭手:“淡定,淡定,有我在。”
余杭装着无所谓的样子:“我……很淡定。”
沈富阳笑了笑,余杭以为他是在嘲笑他,沈富阳说:“入党了,记得请客啊。嘿嘿。”
余杭说:“啊?可以的。”
沈富阳说:“快毕业了,弄个党员也好的,至少说明你在学校里还是优秀的嘛。”
余杭从小到大从来都没有觉得自己优秀过,在他的记忆里小学时获过一次学习积极分子,后来到了镇子上读初中,因为那年暑假班主任杨老师叫他们补课,杨老师是教数学的,余杭数学不是太好,初一的数学只能考个及格分,于是就去补课了。一个暑假大概补了半个月,每天补课两小时,结束前两天,杨老师让学生随便交点补课费就行,实在困难的不交也行。余杭就把原话告诉了他爸,余杭的爸爸虽然是个农民,但似乎也理解了杨老师的意思,第二天让余杭把五百块钱的补课费交给杨老师。其实那时候余杭从来没有一次性拿过五百块钱,他一分钱也没有悄悄留下,全部交给了杨老师。那次补课结束的时候,余杭得到了杨老师充分的表扬,也许是补课真的有用,反正到了那学期结束的时候,余杭的数学成绩一下子冲到了八十多分,也是那一年余杭获得了他学习生涯中,唯一一次“三好学生”。这让余杭记忆深刻,那年寒假里,余杭的爸爸逢人就给他们看儿子“三好学生”的奖状,余杭也成了他表弟表妹堂弟堂妹学习的榜样。
余杭觉得初中的那次“三好学生”就是他学生生涯中最优秀的时候,此后再也没有拿过什么奖状,但没有想到临近大学毕业时,他竟然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爸要是知道了,肯定得高兴的三天三夜睡不着觉。
余杭还在想他爸怎么高兴的时候,宋书记走了进来,沈富阳立即就站了起来,但宋书记却对余杭笑了笑。余杭急忙也站了起来,问候宋书记。
宋书记说:“大家都坐下吧。今天这个会,我们主要是讨论一下关于余杭、习安江等五位同志加入党组织的事情。”
余杭人生中第一次被人称为“同志”,他感觉到一种神圣庄严的气氛,他的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两位地下党员在一个小弄堂里接头,相互称对方为“同志”。
果然宋书记开始滔滔不绝讲述我党的历史,从中共在南湖的一大,一直谈到了十七大,从苦难讲到辉煌。余杭听得津津有味,心里还挺佩服宋书记的口才。
宋书记又说:“在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有许多年轻人是火线入党的。这是一种光荣的传统,所以我们也要继承,像余杭这样的同志,大学四年认真学习,课余时间还投身于文学创作,从不声张,在杂志上,还有网络上发表了许多精彩的文章,这样的同志如果我们不把他吸收进党组织,就是我这个做书记的失责了。”
余杭被宋书记夸的都不敢抬头看大家。
沈富阳带头鼓起掌:“宋教授说得好。”
其他人也跟着鼓掌,但是为宋书记的口才鼓掌,不是为火线入党的余杭鼓掌。
宋书记指着余杭说:“这位就是余杭同志,大家可能都不认识他,作家嘛,都是默默无闻的,下面请余杭同志讲几句。”
余杭没有想到今天还要他发言的,一点准备也没有,虽然他写东西还可以,但是口才不行,尤其是当着这么多人发言,他一时愣在了那里。
沈富阳说:“余杭,宋教授让你发言呢。”
余杭站了起来,宋书记又摆摆手说:“坐着说就行。”
余杭又坐了下去,他吞吞吐吐开口道:“今天,很感谢宋教授,还有各位老师们,我叫余杭,今天大四了,很高兴能在树人大学里学习四年,其实我也没有什么特长,就是喜欢写点东西……”
余杭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发完言的,沈富阳后来说他讲的和幼儿园小朋友的水平差不多。余杭想自己的口才确实不行,主要可能还是太紧张。
不过幸好宋书记喜欢讲话,又讲了一通高大上的理论。至于余杭说了什么不重要,反正宋书记让余杭火线入了党。
沈富阳说:“余杭能火线入党,就是天上掉馅饼,刚好让余杭给捡到了。”
余杭也觉得自己捡了个馅饼,虽然他们这一代年轻人对于入不入党的兴趣不是很大,但这至少也是荣誉。余杭突然感觉到自己身上有一种使命感,他知道自己在学业上并不优秀,这主要还得感谢自己的兴趣爱好,是写小说,让他获得了这一份荣誉。
毕业后,余杭回学校来看望过一次宋书记,他才知道,原来那天宋书记和余杭聊完后,就和余杭的辅导员说这个学生一定要好好培养一下,结果辅导员刚工作一年,想在学校里立足,正愁找不到表现的机会,为了在宋书记面前显示一下他的办事效率,他当天就去调了余杭的资料,一看已经大四快毕业了,幸好余杭早已写过入党申请书,辅导员想宋书记看好的人,学习成绩肯定也不会太差,刚好有一批大三的学生要入党,余杭运气好,就这样插了队。
余杭一直觉得这是狗屎运,不过这狗屎运还真像天上掉馅饼,能砸在你头上就是万分之一的概率,之后想要这么好运,就太难了。比如找工作,余杭觉得这才是他人生中最迷茫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