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召回白公胜
“大王,把公孙胜召回来吧。”熊申对楚惠王道。
公孙胜,即前废太子熊建之子。想当年,楚国太子熊建受特大奸臣费无极陷害,被迫逃亡,受到了郑国的礼遇。
但熊建受晋国人唆使,不听追随自己的伍子胥苦劝,在郑国阴谋作乱,事败被郑国人所杀。
伍子胥带着少主熊胜仓皇逃到吴国,公子熊胜便在吴国定居了下来,当时的熊胜,年仅6岁。
少年熊胜在吴国,伍子胥自然就成了熊胜的老师。
伍子胥是一个怎样的人大家都知道,为了报仇可以不择手段的人。当然,他也是一位极富才智、文武兼备的人。
伍子胥在吴王阖闾年代得到了重用,到阖闾去世,还叮嘱继任的吴王夫差,视伍子胥如父。
伍子胥在吴国受到的待遇,成为春秋史上齐国管仲那样的大人物。
吴国的迅速强大,给熊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国家要强,那就是军队要强,要铁腕治军。军队要打胜仗,除了将士英勇外,主帅必须懂兵法,善谋略,明军纪。
在吴国,熊胜接触到了兵圣孙武,再加上自己的老师伍子胥本就是一位极富谋略的人,所以青少年熊胜对军事兵法非常感兴趣,逐渐成长为一名杰出的战将。
杰出的战将,还有一点当然是自己的武艺也是高强的。熊胜苦练本领,结交勇武之士。
习武之人,大都性格爽朗,豪迈大方,熊胜名声渐起,很多人看好他。
楚国令尹熊申便十分看好这位逃亡去了敌国的楚国王族中人,楚惠王也急需用人,听熊申介绍了公子熊胜的基本情况后,便由熊申设法与熊胜秘密联络上了。
“答应我一个条件,那我就回楚国。”熊胜非常干脆,他提出的条件也非常直接:灭了郑国!
因为父亲熊建是死在郑国的,当时熊胜才六岁。父亲被捕处死的消息传来,他感到了极大的恐慌。
如果没有伍子胥当机立断,第一时间带着他出逃,估计自己也已经死在了郑国。
这一路的逃亡,给年幼的熊胜留下了永远的记忆。
这是一种不知多少次走投无路的绝望记忆,多少次忍饥挨饿露宿野外的潦倒记忆。
少年熊胜心中早就种下了对郑国人的仇恨。
受到老师伍子胥心怀满腔仇恨的影响,随着自己慢慢长大,这份仇恨越来越强烈。
熊胜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便是灭了郑国!
就象伍子胥为了报父仇可以引吴军侵入自己的祖国,把曾经养育自己的祖国变成人间地狱一样,为了灭掉郑国,熊胜可以付出一切的一切!
这是何等的仇恨!
但是,在吴国,熊胜知道吴王夫差是不可能为自己去灭郑国的。
夫差之志,在于天下,在于霸主,是齐国、楚国、晋国这样的大国。
多少次,熊胜对着姑苏城上的星空大声喊着《礼记·曲礼》中的这段话:“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
父亲被杀,与仇人当不共戴天;兄弟被杀,随身携带利刀,随时为兄弟复仇;好友被杀,与仇人当不在同一个国家生活!
熊胜怒吼着命运对自己的不公,他总是想起自己父亲,那位本可以成为楚王却被迫逃亡的熊建,那位本有希望在郑国起事成功从而返回楚国的父亲。
但是,为父亲报仇,看来是遥不可及了。
是啊,自己已经三十多岁了,空有一身本事,却不能为父报仇,“不复仇,非子也”。
父亲,你在天之灵,就佑护孩儿达成为您复仇之毕生心愿吧。
熊胜几近绝望,但楚国派人来召唤自己回国了。熊胜大喜,他便提出了这个自己唯一的要求。
“没问题,大王对郑国本来便有意见。想当年,楚军兵败柏举,全都是囊瓦这个家伙害的。
他居然弃二十万楚军于不顾,逃到了郑国,郑国人居然还收留了他。
放心吧公子,令尹大人肯定答应你,大王也肯定会满足你的心愿。”来人拍着胸脯保证。
熊胜大喜,公元前487年,流亡吴国长达近三十年的熊胜带着家人,也不向时任吴国相国的伍子胥告个别,偷偷回到了楚国。
熊申大喜,楚惠王看着自己这位英气逼人的堂兄,也非常高兴。
鉴于熊胜对吴国情况了若指掌,楚惠王将白邑封给熊胜为食邑。并令其镇守巢邑,封巢邑大夫。
白邑,即楚吴交界一重镇,位于今河南息县包信镇西南一带。
熊胜受封后,人称白公,史称白公胜。
白公胜到了白邑后,深知自己肩负着为楚国卫戍边境的重任,故白公胜勤练士兵,加强军备,礼遇当地士人,恩抚百姓,可谓是厉兵秣马,枕戈待旦。
他本就深谙军事,喜好武艺,在白邑结交了大批能人,深得白邑士族、百姓爱戴,颇有当年在统兵于城父的父亲太子建风范。
很多人都非常欣赏白公胜,但有一个例外,他便是楚国大夫沈诸梁。
早在令尹熊申有意召回熊胜时,沈诸梁便对熊申道:“令尹大人欲召公孙胜,下官认为不妥。下官听说,公孙胜此人,为人狡诈,叛逆性极强,召之恐成国之祸害啊。”
熊申不以为然:“叶公可能是误解了吧。公孙胜此人,勇而不惧死,信而必践诺,未曾听闻他有何恶行。
楚国急需用人,公孙胜乃将才,大王有意召之而卫戍边境。”
沈诸梁叹了口气,道:“公孙胜在吴国,一心想着报仇,四处寻访死士,实乃危险之人。
下官听闻,诚信者,须合乎仁爱;勇敢者,须遵循道义。
他的诚信,是不管是否合乎仁爱,都会去践行;他的勇敢,不管是否遵循道义,都会为之而奋不顾身。这不是真正的诚信和勇敢啊。”
但是熊申意已决,最终召回熊胜,令熊胜镇守巢邑,以拒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