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巴蜀人,叹息后主禅——“扶不起的阿斗”究竟是真是假
清霜凋百草,亦令脆者坚。 士不遇患难,智虑何由全。 玄德髀肉生,重耳十九年。 一为三国雄,一称五霸贤。 苟不辨菽麦,何足揽大权。 至今巴蜀人,叹息后主禅。
——明·杨基《感怀·清霜凋百草》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杨基写的十四首感怀诗的其中一首。该诗围绕着“磨难出人才”的观点,先是举了刘备和重耳的例子:颠沛流离半辈子的刘备最后成了蜀汉之君,流亡在外十九年的重耳成了春秋五霸之一。而后话锋一转,指责连稼穑都不识、菽麦都不辨的人如何能成为独揽大权的皇帝呢?比如蜀汉后主刘禅就是这样一个人。
杨基出生在元明之交,祖籍是四川的,后来随着父亲迁到了吴中(今江苏省苏州市)。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杨基早年的时候曾经辅佐诚王张士诚反元,还官拜丞相府记室,但不久就辞官了。朱元璋后来统一天下,开始广纳贤才,杨基被征召为荥阳知县,官至山西按察使,后因谗言被罢官,并被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他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杨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写的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
这首诗是杨基何时所作已不得而知了,有人说是张士诚败亡后,朱元璋征召之前所作,也有人说是被谗言诬告夺官后所作。从其诗中提到蜀汉后主刘禅来看,杨基对刘禅评价并不高。那么,这“扶不起的阿斗”在历史上又是何种境遇,又如何败掉蜀汉的呢?
阿斗真的扶不起?刘禅真是个昏君,甚至愚钝的君主吗?
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这是后世对他的抹黑。要了解为何有部分人会持这一观点,那就得从他们举证用的一些例子说起。
一是史料评价。
首先,在《三国志》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说诸葛亮对人称赞刘禅,听到称赞的人又将这件事告诉了刘备。刘备很高兴,在其遗诏中有这么一句话:“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简单来说,就是连诸葛亮都称赞刘禅智谋过人,那朕对身后事还有什么担忧的呢?刘备希望刘禅好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学习成才。无独有偶,诸葛亮在《坐上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朝廷主公今年始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那么,要理解诸葛亮如此称赞刘禅,就得弄清楚这到底是实事求是,还是客套话。有人认为,诸葛亮不是阿谀奉承之人,而刘备也以识人著称,撰写《三国志》的陈寿更犯不着弄虚作假,所以,在最亲近、了解他的人眼中,刘禅绝不是像传说中的那么无能。可事实上,诸葛亮在某些情况下还真会奉承人。同样是《三国志·关羽传》记载:“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诸葛亮夸奖刘禅,目的是为蜀汉招揽人才(杜微)。用年少英明来提升蜀汉的形象,他对刘禅的较高评价是基于这样一个理由。
二是在位时间绵长。
很多人认为,刘禅在位时间绵长也是一个可以用来衡量的综合指标,毕竟“一个懦弱无为的君主是不可能在位那么久的”。诸葛亮只是辅弼了刘禅十一年,可刘禅四十年的皇帝生涯有一多半时间是在诸葛亮去世后。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刘禅能在位那么多年,很大的原因在于外部的形势。诸葛亮北伐过后,东吴的权臣诸葛恪也开始北伐,当时曹魏的主要防御方向从西南的蜀汉转到了东吴这边。这等于说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东吴帮助蜀汉解了燃眉之急。
除了和东吴的战争,当时曹魏内部也是乱作一团。司马懿和曹爽争权,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开始逐步削弱曹氏宗族势力。紧接着反对司马氏专权的“淮南三叛”又相继发生,曹魏内部问题颇多。在此期间,刘禅又安然地度过了十多年。等到司马氏彻底掌握曹魏大权后,蜀汉的末日也就来临了。从司马氏发动灭蜀战役起直到蜀汉灭亡,仅仅三个月。若刘禅有才,何至于此呢?而五代十国时期,也有个人和刘禅类似——后蜀后主孟昶。孟昶在位三十一年,是十国中在位最长的,可是后来赵匡胤灭后蜀只用时两个月。孟昶得以高居帝位多年是因为他有才?不见得吧,只是外部强敌不怎么看中他罢了。真要灭他,不过是须臾之间。
三是笼络臣下。
有人说,刘禅善于笼络臣子。比如,诸葛亮死后,阿斗将军政大权分开,这就使得两者互相牵制,巩固了皇权。虽然姜维的九伐中原使得财政年年赤字,可阿斗谨记教诲,大力支持北伐。他还将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关羽的孙子,并娶了张飞的两个女儿,先后册立为皇后,利用政治联姻将他父辈的关系进一步巩固。后来,司马家族掌握曹魏大权,夏侯霸(夏侯渊之子)被迫归降蜀汉。刘禅派人相迎,见面时特别解释了当年定军山之战,还指着儿子对夏侯霸说道:“这也是你的亲人(张飞当年娶夏侯渊侄女为妻)。”把夏侯霸感动得眼泪哗哗地流,最终为蜀汉战死疆场。
刘禅为何后来要将军政分开,他是否已经意识到再有人像诸葛亮这样统揽军政大权,可能会引发内部的不稳定,还是因为后来接替诸葛亮的人不善于统军?我认为,后者的可能性大一些。接替诸葛亮的人叫蒋琬,蒋琬这个人起初是刘备要杀之人。当时刘备让蒋琬做地方官,结果蒋琬醉酒怠政,引得刘备要杀他,靠诸葛亮斡旋才捡回一条命,而后就一直跟随诸葛亮,但并没有什么出色的领兵才干。他在诸葛亮死后,居然提出了要走水路的建议,即从巴东伐魏,但被诸葛亮提名的“二号丞相”费祎给驳回了。还好蒋琬的计划没实施,否则,蜀汉灭亡得更早。
至于刘禅和关张后人的联姻,这些都是古代帝王所通用的套路,他这么做并不能显得他多么谙熟朝堂之道。而夏侯霸那件事不过是他的一次真情流露,我们可以认为刘禅本性善良,仅此而已。
后来,曹魏大将邓艾领兵逼近成都时,朝堂之上固然有诸葛亮之子诸葛瞻这样为国捐躯的人。但更多的人则是劝刘禅投降,尤其是谯周,刘禅听了他的建议,开城投降了。试想一下,当年曹操吞并荆州,兵锋直指江东的时候,孙权的处境并不会比刘禅好多少,可孙权手下却有鲁肃这样的人劝他誓死不降,而刘禅手下多是主降之人,所谓他笼络臣下又是从何谈起呢?
四是乐不思蜀。
这个成语也是与刘禅有关的,但认为刘禅聪明和认为刘禅庸碌的人都会以此为论据展开论述。说是刘禅归降后司马昭宴请刘禅,故意安排蜀汉的歌舞。在旁的蜀汉旧臣都为蜀汉灭亡感到悲伤,而刘禅却欢乐嬉笑,无动于衷。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就对贾充说:“想不到刘禅竟没心没肺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也辅佐不了他,何况是姜维呢!”贾充说:“不是这样,殿下您又怎么能吞并蜀汉呢。”
有一天,司马昭问他:“是否会思念蜀地?”刘禅回答说:“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地。”知道了这事,随侍刘禅的郤正就指点他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你应哭泣着回答说:‘先人的坟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着。’”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着郤正教他的话回答。司马昭于是说:“为何这像是郤正说的话?”刘禅听了大惊,睁眼望着司马昭说:“您的话确实没有错。”左右的人都笑了。
从表面上看,刘禅是个没心没肺、庸碌无能之人。但也有人会反其道而行之,从反面去看这个问题。认为司马昭若想杀刘禅,可谓易如反掌,身为阶下囚的刘禅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刘禅想要保全自己的性命,就必须让司马昭觉得他懦弱无能、不足为虑,而“此间乐,不思蜀”正是刘禅能保住性命的方式。在当时的环境中,这是刘禅最为明智的选择。
在这个问题上,有人援引李后主之死的案例作为证明。传说,李后主在投降后,动不动就写思念故土的诗词,最后被宋太宗以“牵机药”鸩杀。要说它是个传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传说宋太宗毒死李后主,有个主要原因是他看上李后主的小周后了,所以想杀掉李后主将小周后据为己有。
抛开真实性不谈,依我看,单从这两位宋朝皇帝历史上表现出的性情来讲,李后主的死在很大程度上,是身不由己,取决于上面是谁。李后主投降的时候是宋太祖赵匡胤在位。那个时候,李后主也写诗词,也没见宋太祖把他赐死。宽容如宋太祖,他自然能活命,就算他整天思念故国,宋太祖也不会杀他;但阴险如宋太宗,哪怕李煜整天谨小慎微,也未必能寿终正寝。
而且我们回过来再去看,很多判断是“事后诸葛亮”——因为有了李煜传说的死,才会去研究刘禅的生。假如没有李煜的事,没有这有些牵强的对比,那就该没有刘禅大智若愚的说法了吧?
那么,千百年来,究竟是世人都误解了刘禅,还是说他就是一个软弱无能、贤愚不辨、不战而降、苟且偷安的皇帝呢?不妨再来看看后世的学者对刘禅的评价。
孙盛:刘禅暗弱,无猜险之性。禅虽庸主,实无桀、纣之酷。战虽屡北,未有土崩之乱。纵不能君臣固守,背城借一,自可退次东鄙以思后图。
李特:刘禅有如此江山而降于人,岂非庸才?
常璩:主非中兴之器。
裴松之:刘禅凡下之主,费祎中才之相,二人存亡,固无关于兴丧。
孙盛是东晋的史学家,李特是十六国之成汉政权开创者李雄的父亲,常璩也是东晋的史学家,刘宋的裴松之更是注解了《三国志》。可见,在刘禅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史学界的泰斗还是后继称霸蜀中的枭雄,对刘禅的评价都是相对贬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