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生态视域下“医”“药”协同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2.2 资源依赖理论

资源依赖理论属于组织理论的重要理论流派,萌芽于20世纪40年代,在70年代以后被广泛应用到组织之间关系的研究。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作是《组织的外部控制》(Pfeffer与Salancik,1978)。

资源依赖理论提出了四个重要假设:一是组织至关重要的问题是生存,二是组织为了生存需要依赖大量的资源,而组织自身通常不能自行产生这些资源,三是组织必须与它所依托环境中的各类要素互动,这些要素中也包含其他组织,四是组织的生存是建立在控制自身与其他组织关系的能力基础之上。资源依赖理论的核心假设是组织需要通过获取环境中的资源来维持生存,没有组织的资源是自给的,都要与环境进行交换。为此,普费弗提出应当把组织视为政治行动者而不仅仅是完成任务的工作组织(1978)。

从资源依赖理论的角度看,任何组织的生存都离不开对资源的依赖,然而,任何组织又不可能完全拥有其发展所需要的一切资源。为了弥补资源上的短缺,组织就会想方设法与它所处环境中拥有或控制着这类资源的其他组织之间进行互动,即采取合并、联合、游说或治理等手段,从而增强对其所依赖资源的控制力、减少不确定性(邱泽奇,2020)。资源依赖理论认为因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缺乏足够的资源,组织可能会追求更多的资源,以保障自己的利益,减少和避免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与此同时,为组织提供资源的其他组织,能够也确实对这些组织发挥巨大的影响力。

如果将“医”“药”分别看成是两个大的、相互依存的“组织”,根据资源依赖理论,无论是“医”还是“药”都存在着某些资源上的短缺,因此,两者之间需要互为环境,只有通过合作而获得所需资源,方能实现生存与发展需要,而这一过程恰好是“医”“药”协同发展的重要机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