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审判》
乔托·迪·邦多纳
(Giotto di Bondone,1267—1337)
1306年
湿壁画
帕多瓦,斯克罗韦尼礼拜堂,竞技场礼拜堂
1300年,恩里科·斯克罗韦尼(Enrico Scrovegni)买下帕多瓦的一处古代圆形竞技场遗址,为自己修建宅邸,并建造了后来得名“竞技场礼拜堂”的家族礼拜堂。佛罗伦萨艺术家乔托·迪·邦多纳当时已经为另一份委托来到帕多瓦镇,斯克罗韦尼请他创作,大约是想节省一些费用。乔托虽才华盖世,但当时年纪尚轻。斯克罗韦尼的父亲雷吉纳尔多(Reginaldo)是个见利忘义之徒,靠放贷敛了一笔财;他如此臭名昭著,以至但丁(Dante)在《地狱篇》(Inferno)里描写永世受地狱之苦的人时提到了他的名字。这位赞助人建造礼拜堂的目的在于弥补其父之罪、恢复家族名誉,但他大概并未料到,自己将由此委托创作一件具有开创意义的艺术作品,引领艺术界踏入文艺复兴的新纪元。
乔托将小礼拜堂的四面墙及桶形拱顶全部绘满湿壁画。两套主要组画沿侧墙铺开,描绘圣母生平和基督生平。这些叙事画情感温柔而充沛,再加上对建筑的高明处理和令人回味无穷的风景,这些就足以青史留名。不过,入口墙上的壁画才是影响最广的作品:整面墙被一幅极具艺术创新力的场景填满,那就是《最后的审判》(Last Judgment)。
基督作为荣耀的审判官端坐画面中央,身周环绕着天使和一圈彩虹色的杏仁形光轮(mandorla)。光轮的色彩由数百根逐一绘制的羽毛组成,让人想起《诗篇》中有关上帝的翅膀和羽毛的章节[13]。他伸出双手,主宰着拥挤人群中每个人的命运,把即将获得救赎之人抬升至其右侧,把被判入地狱去经受烈焰烧灼的人掷向其左侧。基督上方的天空中有一大群排成紧密队列的天使,另有两位天使在画面顶端拉开天幕。使徒们坐于圣座上,一字排开,位置与基督齐平。画面左下方有死者从墓中爬出。即将进入天堂的灵魂列队升天,秩序井然。在上帝的选民中,排头阵的是一位女性,应该是圣母马利亚;她转身向后面的一个人物伸出手去,画面中此人保存状况欠佳,应是施洗约翰(John the Baptist)。在这开阔的场景中,乔托借助尺寸等级体现各类人物的相对重要性。还有一排体形较小的人物也在升向基督。与清楚有序的左侧相反,基督的杏仁形光轮向画面右下角喷出四条火焰之河,一片混乱中,个头更小的赤裸躯体接二连三地在火河的推动下坠入黑暗深渊。在那里,他们要么被恶魔折磨,要么被魔鬼碾碎和吞噬。
门道正上方的画面中央,就在十字架脚下,一群天使前来迎接恩里科·斯克罗韦尼,还有一位托举着竞技场礼拜堂复制品的奥斯定会修士。乔托借此表明,整个壁画工程都是斯克罗韦尼怀着获得救赎的希冀献给基督的贡品。
[1] Psychopomp,或音译为普绪科蓬波斯。——译者注(如无特殊说明,本书注释均为译者注。)
[2] “活泼的”的英文“mercurial”衍生自赫尔墨斯在罗马神话中对应的名字墨丘利(Mercury)。
[3] Kylix,古希腊的一种双耳浅口大酒杯。
[4] 即胭脂虫。
[5] 泰伦提乌斯(Terence,约公元前195/185—约公元前159?),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喜剧作家。这句格言出自《阉奴》,他身前最成功的作品。
[6] 贺拉斯(Horace,公元前65—公元前8),罗马帝国奥古斯都时期的诗人和翻译家,代表作《诗艺》。
[7] 喀巴拉(kabbalah),犹太教神秘主义思想。
[8] 意为“弥尼,就是上帝已经数算你国的年日到此完毕”,见于《圣经》新标点和合本(上帝版),《但以理书》(5:25)。全书的《圣经》经文翻译都出自同一译本,后文不再赘述。
[9] 原文“the writing on the wall”直译为“写在墙上的字”,比喻“不祥之兆”,正典出“伯沙撒王的盛宴”这个故事。
[10] 罗马神话中的幸运女神,常常站在象征祸福无常的球体和车轮上。
[11] 古希腊神话中的天空之神。
[12] 古希腊神话中关押诸神敌人的极深层地狱,亦指住在此地的泰坦神。
[13] “他必用自己的翎毛遮蔽你;你要投靠在他翅膀底下。”(《诗篇》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