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食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5 戒穿凿

原文:

物有本性,不可穿凿[90]为之。自成小巧,即如燕窝佳矣,何必捶以为团?海参可矣,何必熬之为酱?西瓜被切,略迟不鲜,竟有制以为糕者。苹果太熟,上口不脆,竟有蒸之以为脯[91]者。他如《遵生八笺》[92]之秋藤饼,李笠翁之玉兰糕,都是矫揉造作,以杞柳为杯棬[93],全失大方。譬如庸德庸行[94],做到家便是圣人,何必索隐行怪[95]乎?

译文:

每种食物都有自己的本性,不可以牵强附会来制作。天生精巧的食物,比如燕窝,本身就是佳品,何必再捶碎做成团呢?海参本身也不错,何必把它熬成酱?西瓜被切开后,时间略长就不新鲜,竟然还有把西瓜做成糕的。苹果太熟了,吃起来就不脆,竟然还有人把它蒸了做成果脯。其他像《遵生八笺》的秋藤饼、李笠翁的玉兰糕,都太矫揉造作,就像用红皮柳枝编成杯子,完全失去其本来的自然大方。日常小事一件一件做好,便可算作圣人了,何必故弄玄虚、隐居修行那么古怪呢?

延伸阅读:

袁枚是清代大诗人、大文学家,但很多人是从吃上认识袁枚的。袁枚不光会吃、懂吃,还了解食品的内涵,明其事理,借鉴他人所长变化为己有,发展美味,此境界非一般人所能到达。因为需要许多主客观因素,如金钱、环境、缘分、时间、机遇,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文化,这是现在一些号称烹饪大师、厨皇食神的人无法相比的。真正达到美食家者,自古以来又有几人?

名家杂谈:

袁枚早在二百多年前就对这种牵强附会进行过批评。每一种食品都有它的本性,不必要牵强行事,顺其自然就能得到巧妙效果,李渔李笠翁曾用玉兰花做过一种玉兰糕,名虽华美而不实,用袁枚的话叫“阏于鼻而蜇于口”,是陋儒附会之作,还有《遵生八笺》记载的秋藤饼,都是违背事物的本性,做出来的东西是故意做作,好比把杞柳做成杯盘,使它失掉了自然大方的生性,例如燕窝本来就是好东西,何必把它舂碎做成团,海参也是好东西,何必把它熬成酱,现在也有人用鱼翅包饺子还美名曰创新而洋洋得意,实际上是不懂饮食真谛,属瞎做瞎吃糟蹋东西。所以做菜如做人,踏踏实实,按照一般人的道德品质行为去为人做事就行了,能做到家就是圣人,何必去做一些稀奇古怪的行动,饮食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