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兴大明](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401/48252401/b_48252401.jpg)
第56章 朝堂之争
回朝第一件事,那就是上朝。
其实从朱瞻坺的角度来说,他是不想上这个朝的,因为他实在是不愿意去面对那些叽叽喳喳的文臣。
想也知道,在草原的时候顾忌身边没人,不敢硬怼朱瞻坺的胡广,在回朝之后肯定是要参他一本的。
况且,从政客的角度上来说,这本也必须要参。
如果不考虑个人情感,单从政事方面来说,这个时候参朱瞻坺一本是最好的时机。
在草原时为了避免出现军心不稳的情况,对于先以火攻歼灭阿鲁台部,又率军歼灭兀良哈三卫的大功臣朱瞻坺,自然是不能动的。
但在回朝之后,却必须就北征时过激的手段进行一番小惩大诫。
一来是这可以避免武将阵营过于飘,二来可以避免这种不正之风滋长,毕竟大明的名声还是很重要的。
最起码,胡广是这么认为的。
“陛下!手段过于激烈,这会让其他藩属国害怕的啊!”
看着坐在高位之上的朱棣,胡广如是说道。
“唔……”朱棣眉眼低垂,似乎是在权衡利弊。
过了好久之后,朱棣才微微抬头,看着下面的朝臣,开口说道:“瞻坺,你觉得呢?”
“回皇爷爷。”朱瞻坺从自己的位置走了出来,低头拱手。
“孙儿觉得胡大学士说得对。”
……
一时之间,满堂皆寂。
其实在胡广参朱瞻坺的时候,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认为朱瞻坺会像去年进京的时候一样,在朝堂上再次上演舌战群儒的一幕。
只不过,文臣是在担忧,而武将是在期待。
然而,事实让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
“嗯?”就连朱棣也被朱瞻坺的这种反应给惊到了。
“你说什么?”
“回皇爷爷,孙儿说胡大学士说得对。”朱瞻坺仍旧低着头,语气平稳。
“无论是火烧飞云壑歼灭阿鲁台部,还是全歼兀良哈三卫,都有些过激之嫌,于我大明的名声不利。”
“是以,孙儿请辞市舶司指挥使一职。”
……
相较于之前的寂静,朱瞻坺这句话说出口,那就是满堂皆惊了。
所有人都觉得朱瞻坺会趁着这个机会再向前一步,最起码掌控一些以前掌控不到的东西,就算是采取保守的态度,那也保持不动就好了,不求也不要。
但没想到,朱瞻坺却要放弃自己去年才得到的市舶司指挥使一职。
一时之间,包括朱棣在内的所有人心中都浮现出了一个词:以退为进。
不过,就算是以退为进,朱棣也不可能按照朱瞻坺所说的那样去做。
有功之臣在战后得不到封赏,反倒是要被削官降职,这要是传出去,那不是得寒了天下武将的心?
“行了!”眼见局势不受自己控制,朱棣猛地拍了一下扶手。
“你们要不要看看自己都在说些什么!?”
……
随着朱棣的勃然大怒,朝堂上瞬间鸦雀无声。
朱瞻坺见好就收,低着头不说话,胡广也和朱瞻坺一样,但他却不是见好就收,而是不得不闭嘴。
从朱瞻坺开口的那一刻开始,胡广就知道今天朱瞻坺不可能会受到任何惩罚,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皇帝会在战争刚刚结束就处罚一个有功之臣,而且还是有着宗室身份的功臣。
别说什么朱瞻坺所用的手段都太过残忍,有伤天和,有损大明天威,这些都没有用。
在眼前的这种情况下,对于有功之臣,只要犯的不是谋逆的大罪,最多也就是个功过相抵,更何况朱瞻坺用得着功过相抵吗?
方才从码头到皇宫,周遭百姓的议论声没有听到吗?你听有多少人都在说朱瞻坺所作所为才是真正的好办法,才能让大明最彻底的免除边祸?
这个时候处罚朱瞻坺……呵呵。
“行了,其他的事情暂且搁置。”眼看着满朝文武没人再开口了,朱棣开口打算结束这次的朝会。
“兵部和吏部统计这次北征的功劳,户部尽快把此战的缴获给处理掉,瞻基和瞻坺,你们俩各自处理好显忠庙和抚恤的事情。”
“就这样,退朝!”
说完,朱棣不容置疑地转身离开。
在他的身后,满朝文武跪地叩首,口中高呼着恭送陛下。
只不过,再之后,随着满朝文武都站起身来,文臣们几乎同时将目光都投在了胡广的身上。
感受着周遭同僚的目光,胡广感觉浑身都不舒服。
原因无他,他从这些同僚的目光中没有感受到期许,也没有感受到安抚,感受到的就只有冷意。
至于原因……胡广明白。
作为战后的第一次朝会,文官要做的事情是很多的。
弹劾朱瞻坺,这只是其中之一,只不过因为朱瞻坺比较好拿来做突破口所以胡广才选择先从这里开始。
在他的计划中,后续他还要引申出显忠庙的事情。
武将坐大,这是文臣们不愿意看到的。
但现在,因为没有掌握好尺度,惹得朱棣生气,导致此次朝会草草结束。
虽然显忠庙一事不会不了了之,文臣们以后还会努力,但今天提还是明天提那可是有区别的。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明天之后,这显忠庙的事情就几乎是板上钉钉了。
因为胡广清楚,对于文臣来说,他们是将所有的身家、仕途都挂在了太子的身上,但太子却不是。
想要压制觊觎储位的汉王,除了有文臣的支持之外,太子还想要得到武将的支持。
不过,对于朱瞻坺来说,这些都无所谓。
朝会结束,文武百官们也都准备离开奉天门,休沐的回家,当值的去自己的位置,朱瞻坺也准备跟着自己的父亲返回在应天府的赵王府。
不过……
“奴见过赵王殿下,见过世子殿下。”
走出奉天门的大门,朱瞻坺想着和自己的父亲回家,却被总管太监给拦了下来。
“陛下召二位殿下去乾清宫。”
朱高燧皱了皱眉,没有说什么,但却转头看向了身后的儿子。
然而,他的儿子却双手一摊,以一副我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来回应他。
“知道了,带路吧。”没有找到原因,但皇帝的召见显然是不能不去,朱高燧也只能让总管太监先行带路。
在文武百官们的目光中,朱瞻坺跟在朱高燧的身后,朝着乾清宫的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