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封地和就藩
“启禀陛下,赵王殿下与赵王世子殿下到了。”
乾清宫的门口,朱高燧和朱瞻坺父子俩在殿门口外等着,听着进去禀告的总管太监的声音传出来。
“让他们进来吧。”
“是。”
随着老爷子的声音响起,太监总管很快就退了出来,对着朱高燧父子俩躬身行礼。
“二位殿下,请。”
朱瞻坺看了自己父亲一眼,跟在父亲身后走了进去。
“儿臣拜见父皇,父皇万福金安。”
“孙儿拜见皇爷爷,皇爷爷万福金安。”
“朕安。”朱棣靠在龙椅上,表情有些不太好,但还是对着二人招了招手。
“过来坐。”
朱高燧和朱瞻坺父子俩低着头,走到老爷子的两边,规规矩矩地坐了下来。
“怎么,今天胡广说的话让你不高兴了?上来就要辞掉市舶司指挥使的职位?”
朱高燧父子俩刚坐下,朱棣就看着朱瞻坺说道。
“啊?”朱瞻坺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显然他是没想到老爷子会这么开门见山。
“没有没有。”
“还没有?”朱棣看着面前的孙子,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不过语气却好了不少。
“爷爷还记得去年你得了市舶司指挥使一职的时候是很高兴的,因为你说你对下西洋的事情感兴趣。”
“这前前后后不过半年多一点,要说你真正担任市舶司指挥使的时间连半个月都没有,这就要请辞,还说没有不高兴?”
“回爷爷的话,真的没有。”面对老爷子看似责备实则是慈爱的话语,朱瞻坺低着头回道。
“孙儿只是觉得,有些事情还是不要去接触的好。”
“接触的多了,不说别人会说闲话,孙儿也怕自己会滋生一些不该有的想法。”
“毕竟,贪婪是人的本性,孙儿是赵王世子,以后是要承袭父亲的爵位的,不能掌握太多的东西,有点钱能过过舒服日子就行了。”
……
朱瞻坺此言一出,场面瞬间就冷了下来,整个乾清宫里都弥漫着一种阴沉的味道。
但是,不知道过了多久,朱棣却是长叹一声。
“你倒是实诚,也不藏着掖着。”
“这样的道理,你一个孩子都懂得,但世间那么多人却没有几个懂得的。”
说着,朱棣站起了身,走到了朱瞻坺的身后,双手在朱瞻坺的肩膀上按了按。
“不过,市舶司指挥使的位置你安心坐着,爷爷不是是非不分的人,谁是为了大明谁是为了私欲,爷爷能看得清。”
“再说了,你这才刚把郑和送走,还没等他回来呢,你就要辞官?”
感受着肩膀上传来的压力,朱瞻坺低着头没有说话,但却将头偏向了自己父亲的方向。
“爹,还是算了。”得到了自己儿子传递过来的信号,朱高燧想着进城时在马车上儿子所说的,缓缓开口。
“经过此次北征,无论是文还是武,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有一些想法。”
“瞻坺的身份比较敏感,这个时候如果再不退一退,就容易被那些人给推到台前,哪怕我们父子俩都没有这个想法,但有很多事情也都由不得我们。”
“所以,儿臣想着倒不如趁此机会,我们父子俩都把肩膀上的担子卸一卸,这样既能让那些人老实一点,也免得咱们家里闹腾。”
……
随着朱高燧将此前和儿子商量的结果说了出来,乾清宫里再次安静了下来。
没有得到回应,这和朱瞻坺预期中的一样,但是,随着肩膀上压力的骤减,朱瞻坺的心里也开始毛毛的。
“你们爷俩,这是商量好了?”坐回自己的位置上,朱棣面色阴沉,显然心情很是不好。
“你说得对,有些事情的确是很容易被别人推动,不管你们的意愿如何。”
“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真的像你们说的那样去做了,世人会怎么说朕?会怎么说大明?”
“你们就没有想过,有些事情,可能连朕也控制不好?”
“儿臣想过了。”朱高燧低着头,闷声说道。
“不管怎么说,此次北征,瞻坺的手段的确是有些过于残忍了。”
“今日朝堂之上,且不管胡广有没有私心,但您也知道他说的话是没什么问题的。”
“先是不分老弱妇孺全部将其葬身火海,后又将几乎全部看到的兀良哈人都筑了京观。”
“别说是大明了,纵观历朝历代也没有几个人这么做过。”
“不过,这对于我们大明来说又何尝不是个机会呢?”
……
朱高燧停顿了一下,抬头看着朱棣,似乎是想要朱棣开口让他继续,然后坐在龙椅上的朱棣就这么看着他,目光冷冷。
“父皇。”朱高燧见状暗叹一声,低下了头继续说道。
“二哥他总是想证明自己,您也知道这不是好事儿。”
“此前,二哥总是说您把他的封地安排在云南是要流放他,何不趁着这个机会,把儿臣和二哥的封地换一换。”
“您已经定下了迁都的大计,彰德府距离大明未来的国都又不远,到时候儿臣再顺势领命就藩,二哥怕是也说不了什么。”
……
“所以,你是铁了心要走了?”
沉默良久,似乎是感受到了儿子的决心,朱棣五味杂陈地开口。
“不,不是儿臣铁了心的要走。”面对自己父亲的问题,朱高燧缓缓的摇了摇头。
朱棣闻言双眼一亮,似乎是有些期待,但很快,随着朱高燧的下一句话,朱棣眼神中的光芒也熄灭了。
“而是这样做对于我们朱氏皇族,对于我们大明天下的稳定有好处。”
看着低着头的儿子,朱棣的眼神中充满了失望。
但很快,他就将目光投到了孙子的身上。
“你也是这么想的吗?”
然而,回应朱棣的却是朱瞻坺的沉默。
“罢了,罢了……”
朱棣见状无力地靠在椅背上,满心复杂地长叹一声。
“你们先回去休息吧。”
……
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朱高燧和朱瞻坺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老爷子是怎么想的。
不过,很显然,无论是答应还是拒绝,今天这个气氛都不太适合继续下去了。
“儿臣告退。”
“孙儿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