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精神、意识与企业外部适应
第1节 文化、精神与意识的概念
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使人们懂得物质第一性,即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反作用于物质。
精神与意识两个概念含义不同,其所指更有不同的侧重。它们与企业文化的概念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联性?我们来看一个关于麦当劳的案例。
【案例】
关于麦当劳消费的调查
一位著名的管理学家曾在一个会议上对上百位参会人员做现场调查,他问:“您或您的家人到麦当劳消费的原因是什么?”(每人只说一个原因。)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顾客选择麦当劳的原因
由调查结果得知,大多数人选择麦当劳的首要原因并非选择汉堡、薯条等特色食品,而是看中了它的方便快捷或把它当成会友聊天、读书或放松心情的好场所。仅有12%的受访人明确表示自己选择麦当劳就是为了汉堡等食品。
在另一个会场的调查中,由于人数相对较少,结果让人更为惊讶,几乎找不出几个人明确表示自己仅仅是为了汉堡而去麦当劳消费。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直接回答,自己每次约会肯定约对方在麦当劳见面。
问题随之而来,很多顾客认可麦当劳的环境氛围,难道坐在里面不消费吗?当然不是!
以上调查结果说明,有不少顾客的消费行为可归因为对店内环境氛围的一种反应,属于顾客的心理活动,符合意识的概念,而顾客在店内的心理状态则符合精神的定义。
精神与意识两个概念有不同的侧重,通过生活中的很多例子都可以看得出来。
很多企业在颁发年终奖或绩效奖金时会举办一个隆重的仪式,并在全体员工面前将现金直接发给获奖员工。这样的激励方式产生的效果比没有仪式而仅将奖金打入个人账号要好很多(见图2)。
图2 精神奖励的结果
正所谓心态决定一切,人在精神层面获得正能量(激动、兴奋等健康向上的情感)后主观能动性会增强。如果能完全领悟此道理,人们就可以在生活中充满智慧地灵活处理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