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何乐不为
听见戴裕迟的询问,陆允川笑了笑,戴裕迟奇怪也很正常。他第一次和陆盛国说起这事时,陆盛国也很不理解。
陆盛国觉得村民们看书读报没什么用,他们连扫盲班都得强制着才能来,来了也都在聊天织毛衣,好几次都把他这个村支书气得够呛。
陆允川回忆着当时他和陆盛国说的,笑着回答戴裕迟的问题:
“读报这事儿,你就当我心血来潮吧。”
他看着堂屋里摆放着的收音机,语气感慨:
“你从大城市来,看过电视,坐过火车,见过大海,但在村子里,别说电视了,收音机好多人都是第一次见。
昨晚咱们刚把收音机买回来时,多少人来瞧新鲜啊。村子里其实很封闭,很多人可能一辈子最远就去了趟县城。他们也有好奇心,也很渴望能了解新事物,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但是没有途径啊,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看不见山外边的世界。他们的眼界太窄了,窄到觉得自己受穷吃苦都是理所应当的。
有些人种完地,得了粮食和钱,只要不饿着,就把剩下的拿去换酒。吃饭、喝酒、生娃,这就是他们人生的全部意义了,将来,他们的孩子可能也得过这样的日子。
他们没见过,所以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他们愚昧,所以他们穷。
我就想让他们知道外边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你说丰富广大人民的精神世界,也算是沾边吧。
当然,这个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国家也得耗费好久呢,我没把自己当英雄,能力也没那么大。
但有些小事,我自己抬手就能做,能给他们一个小窗口,让他们先窥视一眼外边的世界,何乐不为呢?”
下午四点,陆允川、戴裕迟准时来到了大队部,陆盛国已经等在了那里。
经过了之前和陆允川的交谈,对于读报的事,他比陆允川都重视,他直接叫人把自己的报纸箱挪到了广播室,还把广播室唯一的一把备用钥匙也交给了陆允川。
如果不是不放心湖堤上的工作,他甚至想留下来和陆允川一起筛选要读的新闻,但公务繁忙,他也只能作罢。
将两人带到广播室,教会陆允川大喇叭要怎么操作后,他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翻看着报纸,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五点半时,陆盛国前来送饭,陆允川也已经大概有了自己的“播音计划”。
陪同他一起来的还有陆有钢,他似乎也对这件事情很感兴趣,笑呵呵的在一旁听父亲和陆允川交流。
六点钟整,陆盛国先坐到桌子前,打开了播音开关:
“喂!喂喂......都能听见吧!我宣布个事情啊,以后每隔上三五天,大队都会在晚上增加一个节目,给大家伙读读报纸,让你们知道山外头发生的事儿。大家伙都认真听啊!”
对于读报纸的事儿,陆盛国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描述,当下只能潦草的说一下大概,再给村民们介绍了今天的“嘉宾”陆允川后,就把座位让给了他。
陆允川也没扭捏,他连自我介绍都没有,而是直接读起来了报纸——
“在粤省,有这样一个公社,竟然存在30多位万元户......”
他没有选择那些精炼、严肃的政策新闻,而是选择了语言更加通俗、风趣的社会纪实和报告文学,它们介于新闻报道和小说之间,更容易被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们接受。
结合着这些通俗易懂的事件,陆允川把承包责任制、个体经济等等的概念传播给了村民们。
播音的时间不长,半个小时左右,也就两篇报告文学和一则城市见闻,加上额外解释一些新名词的空档,时间刚好。
陆允川还记得自己“乡村少年”的人设,没有讲述太多惊世骇俗的东西,只是照着报纸照本宣科,但即便这样,效果已经足够明显。
在他关掉广播电源后,陆盛国在他身后拍着巴掌:
“哎呀,允川,你这报纸读的真好!这两条新闻我之前也看过,可没想到经你这么一读,我居然还有新的收获!”
戴裕迟和陆有钢也是心有戚戚焉。
陆允川笑,他放下手中的报纸,将它们仔细的折好,才开始说话: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五爷爷,读报纸咱们暂时就照三天一次来,如果太频繁,大家也接受不了那么大的信息量的。”
又聊了几句,几个人才一起离开了大队部。
走在回去的路上,陆允川能感觉到,双湖大队有些不一样了。
往常晚饭后,大家互相串门,聊的都是家长里短、各家八卦,但是现在,他明显能够听见路边的房子里,传出了诸如“万元户”、“劳动致富”等等名词。
有些在院子里互相聊天的村民,在看见陆允川后,甚至会热情的打招呼,跟他询问更多关于报纸上的事儿。
连戴裕迟这位大家日常觉得有些不着调的“省城记者”也开始大受追捧,人们开始围着他,探问更多山外头的事儿。
直到陆允川和戴裕迟说的口干舌燥,才能在他们意犹未尽的目光里告辞离开。然而前边,又会有一波村民等着他们。
回到家,就连爷爷也饶有兴致,开始追问陆允川那个“万元户”公社的细节,连收音机都不听了。
应付完爷爷后,陆允川回房准备休息,地铺上的戴裕迟突然又来了一句:
“老陆,我突然有点懂你下午说的那些话了,读报纸,真的挺有意义的。”
————————————————
读报纸后的第三天,沈知意亲爹出车回家,一大早,在村民们热情的问候下,陆允川和戴裕迟就骑着从大队部借来的自行车,重新回到县城。
经过了又一天的修整(陆允川做题、戴裕迟看小说),两个人都是状态回满,一路保持着竞速的状态来到县城。
不知道是80年代的新气象影响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他们明显感觉县城更“鲜活”了。
三天的元旦大庙会之后,在这座小县城,更多的“个体户”们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虽然依旧有些半遮半掩,却多了些往日没有的大方自信。
陆允川甚至看见了有人在自家门前用小竹竿挑着两个假领子,旁边还摆了一个纸板,上边写着:“代做假领子、各式成衣”。
此外,还有摆摊租借小人书的,卖头花小首饰的,都是以前很难见到的摊位。
两人骑着车,一路走马观花,不时指指点点,心情大好。
就在经过一条小巷时,陆允川正想指着一块“代做正宗盛海假领子”的招牌和戴裕迟开玩笑,冷不防他身边的巷口突然飞出了一个黑影。
事发突然,躲避已经来不及了,陆允川只能果断跳车,看着那个黑影和自行车一起跌落到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