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3,我家的豪门日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善良的女生

老陈家的人全部都是住在一栋两层高的红砖楼房内,夏天的时候就去楼上吹吹晚风。

他女儿还有一次差点摔下来,搞得他再也不让自己女儿去楼顶玩。

这大房子还是他爷爷耗尽一生之力建起来的,也是因为这房子,老陈家的人全部挤在一块,平时矛盾可不少。

家里但凡有点鸡毛蒜皮的小事,经过亲戚间这么一添油加醋,隔壁四婶子早上不小心摔了一跤。

中午就能传成摔断腿,下辈子都要坐轮椅那种。

他们这村里村外的,大部分都是延着计划经济的既定道路,该种地的种地,该养鱼的养鱼。

最多就是有不少年轻人,包括村子里的壮汉去外面工厂或者是工地上打工。

每次外面的人回来,村子里的小孩那叫一个好奇啊,还有一些特别能装的。

明明就是在厂里扭螺丝,他能跟你吹成在外面改变世界。

陈汉林带着自己女儿一块去给妻子徐雅婷打电话,他老婆也是蛮可怜的。

好不容易等到知青可以回城的日子,结过婚有子女的却都不能返城。

她母亲毅然决然的离开他们这个小村,剩下她跟自己父亲相依为命。

村子很多小孩都这样,一个时代的特色。

后面还是因为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等到儿子陈夏满半岁的时候,他老婆就去魔都找母亲了。

母亲找到了,但却重新有了自己的家。

对她这个十几年未见的大女儿,谈不上太冷漠,但也无法接纳。

后面就介绍她去黄河路的大饭店打工了,这一干也快两年了。

岁月唏嘘啊。

想要打电话,只能去村头那个唯一的小卖部,那边有台红色座机。

陈汉林到了这边之后也没有排队,现在的电话费多贵啊。

五块钱打不了两分钟,简单说两句话就要挂。

好在他老婆的饭店也有电话,很快就能接通。

“雅婷,你还好吧?”

“我还好啊,你是不是又没钱了,我还有十天才发工资。”

“不是没钱,就是想你了,我想带女儿去魔都看你。”

“瞎说…魔都什么都贵我这又没住的地方,你把女儿照顾好,我再有两个月就会回家一趟。”

徐雅婷匆匆将电话给挂了,接不起啊,电话费太贵了,都来不及跟她女儿说两句。

她这一天从早忙到晚,哪里能在这么贵的电话里述衷肠啊。

“爸,妈妈有没有问我啊?”

“当然问了啊,她问你在家有没有好好听话。”

“我当然听话啊。”

陈安安歪了歪脑袋,一脸期待地问他:“爸,你说带我去魔都看妈妈,是不是真的啊?”

“肯定是真的啊,不止是真的,我还要带你去魔都跟妈妈一块生活。”

大时代的开端啊,魔都那种地方才是國内最璀璨的舞台。

他们这个地方虽然同样有机会,但机会还是太小了一点。

而且现在的人野蛮得很,没那么多规矩可言,想去跑长途运输都得备几把利器在身上。

打死路霸无罪,很多地方都贴了这样的标签。

一看时间,打了一分三十二秒按两分钟来计算。

他这口袋里的五块钱也就没了。

父女俩一道回家,陈安安也不知道她父亲有没有骗她,但她还是充满期待。

那可是电视上演的上海滩啊,只要到了过年的时候,她就最喜欢听徐雅婷讲上海滩的故事。

外滩的轮船,和平饭店的杜月笙,南京路的繁华,还有黄河路的璀璨。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她从妈妈嘴中听到的,她既想妈妈也想去看看大魔都。

可惜现在去不了,陈汉林很清楚,他们要是就这么去魔都,别说火车票都没钱买,去了那边也找不到地住。

他老婆每个月赚到的钱差不多都给他了,自己只会留一点点而已,他要去魔都前提就是要攒够一笔钱啊。

父女俩回家之后,正恰赶上家里开大会。

奶奶正跟家里人说一块凑钱的事,为的还是他妹妹读大学的问题。

他家三兄妹他是最大的,后面还有一个刚刚高三毕业的亲妹徐格格,以及小他三四岁的亲弟陈浩。

小妹徐格格也是家里最受奶奶喜欢的,成绩一直非常好,靠自己努力还考了一所很不错的魔都大学。

可惜啊,他们家在前两年的时候赶上母亲生大病,老陈家的人或多或少都拿了不少钱出来。

这才勉强帮他们渡过难关,而现在小妹徐格格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他们家又拿不出钱,奶奶干脆提议一家子来凑钱。

这可把四婶子她们气得不轻,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反正这次说什么都不会再出钱。

这世上有种最难治的病,那就是穷病。

毫无疑问,他们家现在就得了这个病,还是非常严重的那种。

前世他妹妹也是因此而放弃读大学。

现在这个时代的大学,虽然比不上七十年代的首批大学生,但也不是后世那种廉价大学生能比的。

可以说他小妹错过这次大学,不止成了她自己一辈子的遗憾。

也成了她人生当中最大的转折点。

只有回到现在,陈汉林才知道年轻时的自己到底有多离谱。

“奶…别讨论了,我妹的学费问题我自己会搞定的。”

“你搞定?”

奶斜着眼看她,那眼神说不出的不信任。

至于其它人,同样都是撇撇嘴当笑话一样听。

但凡他有这个能力,家里也不会只靠他老婆去赚钱了。

“我知道你们都不相信,但请放心,我家的事我自己都会慢慢解决的。”

他们老陈家之所以到了九十年代还这么穷,那也是有原因的。

主要就是家里出了一个大先进四婶子,宁愿饿死也要坚守计划经济。

啥意思呢?

他去摆摊,四婶子第一个跳出来举报。

乡里要搞分田包产到户的时候,四婶子也是第一个站出来带着全家不同意。

以前她还能找到不少志同道合的人,现在就不行了。

改革的东风在南方讲话之后就吹到了他们这小村,现在的人有钱就是大爷咯,可不像以前。

再这么一直守着那二亩地,全家都得跟着饿死才行。

一家子现在都不相信他,包括他自己的妹妹徐格格也是一样。

总感觉她哥这么说是不想让她去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