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教练技术:孩子谈及梦想,如何守护守望?
困惑再现
如果孩子和您谈及对未来的愿望,无限向往地说:“我想成为一名宇航员。”您会怎么回应?您的回应是不是这样:
“你想?仅仅做白日梦可不行。好好学习吧,只有通过踏实、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一步步靠近梦想!今天的古诗背诵了吗?今天的错题订正了吗?还不去?”
您的回应正确吗?非常正确!
这个回应有用吗?可惜,没用!
您的回应完全正确,却无法推进孩子的思考和行动。
此刻我们家长就错失了一个和孩子探索生涯发展的机会!甚至孩子在这样“正确”回应下内心升起的是“抗拒”!
心理卡片
关于教练技术
教练技术起源于体育领域,最初是教练用于培养运动员的技术。后来在20世纪80年代,企业管理领域也开始使用教练技术推动员工制定明确目标和开展切实有效的行动。职场领域教练的先驱者是来自英国的约翰·惠特默爵士,其所著《高绩效教练》广受企业高管的欢迎,该书被喻为教练领域的“圣经”,同时他也是GROW模型的联合创始人。
书中举到一个案例:约翰·惠特默在经营的教练机构的网球班缺少有胜任力的网球教练,就找了其他非网球项目的教练来指导学员,结果选手竟然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赛后分析发现,非网球项目的教练,无法给予球员具体的技术指导,而只是通过一些“强有力的问题”,让运动员找到自身最好的身体状态,发现自己的问题和局限,鼓励他们自省和激发潜能。
比如,在训练时,他们不会这样说:“你怎么没有关注球的方向和高度?一定要集中注意力!”运动员听了会有何感觉?被指责,更紧张!他们运用这样的提问方式:“回想一下,你昨天的发挥怎么会比今天要好?你注意到球的方向和高度是多少?接下来计划做怎样的调整?”运动员自身察觉的问题、认可的方案,才会更愿意去执行,并拥有持续的主动性。教练技术的本质,不是高高在上的指导和传授,而是同心同行,通过提问去引发当事人觉察和发现,从而全面发挥个人优势和潜力。
关于GROW模型
GROW模型是由以下四个英语单词的首字母组成:Goal、Reality、Options和Will。
G:目标——你的目标是什么?请尽量引导对方思考清晰的、具体可行的、可评估并有时间限定的目标,这样才会更具备实践可能。
R:现状——你目前的情形怎样?掌握了哪些信息?有哪些成败经验?有何可用资源?这是引发当事人看清自己的当下阶段和水平。
O:选择——目前你有哪些实现目标的解决方案?每个方案的利弊如何?在此阶段,尽可能让其充分进行头脑风暴,列举想到的方案和资源。

W:意愿——你更愿意采用什么方案?如果意愿最高是10分,分别是几分?你能进行这样的方案持续至少两个月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概率够高,如高达85%,你还可以多做点什么?如果概率较低,低至30%之下,你怎样调整计划让自己能坚持下去,实现阶段性目标?思考一下,当你取得进展的时候,你如何奖励自己?如何弥补暂时放弃的娱乐和放松的机会?这是在推进其进一步看到行动的价值、当下付出的意义和可以延迟满足的补偿。
家育心念
让我们回到本文开篇的情境:
孩子:“我想成为宇航员。”
回应:“如果想实现梦想,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孩子:“嗯,上最好的航空航天大学,或去当兵成为飞行员,应该更有机会。”
回应:“很好,去哪里可以查到这类信息?”
孩子:“也许可以去大学官方网站,还可以给招生办写邮件,或者问问辅导员,通过毕业的学长、学姐去获取进一步的讯息。”
这段对话,是目标的清晰化和明确性的关键。接下来进入对现状的探索。
孩子:“我就是认定这个目标了。”
回应:“请你想一下,你具备的有利于实现愿望的优势是什么?”
孩子:“我理科综合还不错,一直是强项学科。”
回应:“你觉得宇航员还需要什么条件和品格呢?”
孩子:“应该是自律、健康的身心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回应:“那你做了什么该做的事情?又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情?”
接下来进一步探索:请你在纸上列举一下哪些是可以借用的资源呢?然后选出最可能实行的前三个,并介绍缘由。还可以引导孩子思考:未来有许多不确定性,你会如何看待这段时间付出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是有关意愿的交流:接下来计划何时开展这些可选行动呢?如果被拒,你当下还可以做什么呢?假如最后你并没有实现最初的愿望和梦想,你会怎么看待这段时间的付出和行动呢?你会从中收获什么?
生涯规划,犹如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行。我们和孩子的对话,就是去激发孩子规划人生。当然,家长也要提醒孩子关注变化,关注目标的可行性,关注内心持续向前的动力!
当孩子谈及想成为宇航员的时候,也许是孩子内心中涌动的家国情怀,把自己的人生价值融入社会的发展之中,也许是浩瀚星空的召唤,唤醒心底对于未知的探索欲!
如果梦想没有实现,那么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去实现自己的心底深处的渴望和期待呢?也许孩子可以选择成为航空航天基地的一名工作人员,去近距离地靠近梦想,起着心理代偿的作用;也许成为一名平凡的社会工作者,那么这一段守护孩子梦想的探索,都会是一个榜样示范,去引领其对于下一段目标进行思考,负责和承担。而这段认真付出的旅程,会成为青春旅程中最珍贵的回忆。
梭罗在《种子的信仰》中这样说道:“如果你在附近的田野挖了一个池塘,很快就会看到池塘里不仅会出现水鸟、爬虫类和鱼类,还会有常见的水生植物。你的池塘一旦挖好,自然就开始进货。你可能不晓得那些种子是如何或在何时进去的,但大自然知道。”
教育是什么?也许就如同这一方小池塘,提供足够的空间、等待和滋养。
教育是成长,再重要,我们也要记得:孩子的白日梦也很美妙;教育是事情,再微小,也值得我们用心做好;教育是跟随孩子的节奏,让孩子追梦之前有充分的思考;教育是让孩子有机会走在成人之前,去体会小小成就感;教育是发现每个孩子的优势,从而有信心去应对当下的现实和奔向属于孩子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