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前言
孙中山曾说:“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
春秋时期,齐桓公摒弃前嫌,拜管仲为国相,进而修内攘外,坐上了春秋时代诸侯霸主的宝座。
秦始皇凭一封《谏逐客书》,慧眼识李斯,先提拔其为廷尉,后升任其为丞相,授之以举国行政大权,掀起变革之风云,最终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秦王朝。
秦末汉初,刘邦起于微末,胸怀天下,用张良之谋,借萧何之才,凭韩信之兵,破关入秦,争于楚河汉界,定鼎中原,开创大汉帝国。
纵观历史,但凡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除了拥有超群的能力之外,更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还拥有众多“千里马”,他们则是善于驾驭“千里马”的“伯乐”。
反过来,有“千里马”在侧却视而不见的人,往往最后都难有所成就。
凡此种种,无不说明知人善任的重要性。
“知人”和“善任”是领导者必备的素质。五代时期的王定保在《唐摭言·四凶》中说:“才者璞也,识者工也。良璞授于贱工,器之陋也;伟才任于鄙识,行之缺也。”
一个人有再大的本事,如果没有人赏识,就像是丢在乱石中的玉一样只能被埋没。
“知人”,考验的不仅是领导者的眼光,更依赖于领导者的眼力。眼光注重的是皮相,眼力则需要看透皮相,发现一个人的内在品质。
“善任”,有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善于发掘他身上的优势;二是善于把他的优势用在合适的地方;三是善于把握他的心理,让他的行为在自己的掌控中。
只有懂得“知人”,再配合“善任”,才能建立一种顶层的人才辨识和管理体系,更好地为自己赋能,为团队赋能。
“知人”和“善任”并非领导者才需要的品质。除了职场,日常人际社交也需要练就一双慧眼,这样才能知人知面知心。君子坦荡荡,但小人长戚戚,防人之心不可无。
本书总共分为六章,借助心理学分析如何识人、如何交人、如何用人。第一章介绍了如何先识人;第二章通过行为心理学讲解了如何洞悉人的品性;第三章剖析了心理防御机制与驭人之术;第四章阐明了用人贵在真心和诚意;第五章讲解了知人善任要因势利导;第六章介绍了如何运筹帷幄,以及带领团队所需要的大智慧。
每个人都是一个庞大的关系网的中心,只要利用好这个关系网,就能为自己带来源源不断的资源和利益。本书将带领大家建立强大、有效且稳定的人际关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