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瞬时竞争优势带
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丽塔•麦格拉思(Rita McGrath)认为:“到如今,已经鲜有公司能保持真正具有持续性的竞争优势。消费者和竞争对手已变得越来越不可捉摸,行业也变得越来越松散和不稳定。”
我非常赞同麦格拉思教授的研究成果——拥有瞬时优势的公司,当优势逐渐消退时,公司需要更快速地度过战略生命周期,且更加频繁地切换优势周期。的确,如麦格拉思的研究呈现出来的状况一样,行业环境快速变化,优势的“有效期”越来越短,持续性越来越差。因此,企业决策者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提炼和打造竞争优势。
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瞬时竞争优势带,即企业把多个瞬时竞争优势组合起来,共同发挥竞争对手难以比拟的优势,使企业在某一个阶段里,完成使命,达成利润目标。
我们可以把瞬时竞争优势带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结合起来(见图3.4)。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伊查克•爱迪思(Ichak Adizes)创立。美国主流媒体把爱迪思教授评为20世纪90年代“唯一一名处于管理尖端领域的人”。他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企业发展、老化甚至衰亡的发展演变过程,概括了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归纳了企业生命周期的基本规律。
现在,我们把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竞争优势放在一幅图上,就可以清晰地对比可持续竞争优势和瞬时竞争优势带,发现两者的不同:
第一,前者的有效期明显长于后者。
第二,前者的投入成本高于后者,维护成本低于后者。大型制药企业通常会投入数年时间,数百万甚至上亿美元研发一项新药,申请专利。虽然前期投入巨大的成本,但在专利期内,维护成本会相对低廉许多。

图3.4 企业生命周期中的瞬时竞争优势带
第三,当行业变化越来越快速时,后者的适应性更好。尤其当我们和我们的企业一起站在移动互联时代的大门口,时间碎片化了,注意力碎片化了,工作也碎片化了。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行业变化越来越快的特性视为行业也碎片化了。同样,我们提炼的竞争优势也可能面临着碎片化的命运,这就需要我们把众多“优势碎片”黏合成为瞬时竞争优势带。
第四,瞬时竞争优势带拥有更好的灵活性。单一瞬时优势的提炼成本较低,持续时间短,不过我们可以快速更换优势带中的瞬时优势,以保持优势带的生命力。
本章围绕竞争优势进行了集中讨论,也介绍了波特竞争力模型,并对SWOT分析法进行了优化。最后,在麦格拉思教授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开创性地提出“瞬时竞争优势带”概念。一旦掌握了优化后的SWOT分析法,我们就可以快速打造独有的瞬时竞争优势带。
在《抢道》一书中,我曾这样强调:“在网络营销过程中,懂得用SWOT分析法定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极大提高网络营销的成功率。
《抢道》一书上市已有8年,销售已达数十万册。在此期间,我的研究越来越精进,越来越深刻。我仍然认为,营销工作应该与企业的优势相结合,才可以将其作用发挥到极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