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关于刑事责任的若干追问》
作者姓名:张旭
发表期刊:《法学研究》
发表时间:2005年第1期
获奖情况:吉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一 篇章结构和基本观点
本文分为三部分:刑事责任的体系定位与其价值认知的关系;刑事责任根据的解读;为什么要关注刑事责任。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提出了“改造模式”,主张应采取“改造模式”解决刑事责任的定位问题。所谓“改造模式”,就是突破刑法学的既有框架,以刑事责任为主线重新构筑刑法学的体系;刑事责任根据的哲学前提不同于刑事责任根据本身;刑事责任的理论根据不同于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不同于加重、减轻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关于刑事责任地位的意义。
二 主要创新和学术影响
本文的主要创新和学术影响主要表现在:在刑事责任的定位问题上,第一次提出了“改造模式”,主张应采取“改造模式”解决刑事责任的定位问题。“改造模式”的提倡也有利于进一步对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差别明确化,而两者差别的明确化有助于刑事制裁体系科学化、合理化,有助于打防并举的刑事政策形成。本文建议在修改刑事诉讼法时,明确区分“不追究刑事责任”与“免予追究刑事责任”及“免除处罚”,严格将不同的事由区分开,以便与刑事责任相关用语的使用更加准确、科学。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不同于加重、减轻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作为具体刑事责任能否产生的事实根据与影响刑事责任程度的其他事实回答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符合犯罪构成的行为事实是刑事责任最主要、最基本的根据,而犯罪构成以外的其他对刑事责任有意义的事实则是一种补充和辅助的根据。